首演定在退潮后的礁石滩。没有舞台,没有灯光,只有篝火映照着海浪。曹阳盘膝而坐,双手轻抚新琴。他不知道该怎么弹,只能闭眼冥想,回想那位老妇人在幻象中注视他的眼神,回想海底传来的那句“你还记得我吗”。
第一个音落下时,风停了。
第二个音起,浪退了。
第三个音扬起,天空裂开一道缝隙,月光如银瀑倾泻而下,正好笼罩在石碑之上。刹那间,所有人听见了??不只是箜篌的声音,还有无数女性的歌声从海底升起,交织成一片浩瀚的合唱。音域跨越五个八度,语言无法辨识,却能让听者瞬间泪流满面。
苏晓雯的检测仪当场崩溃。她说,那一刻空气中的声波不仅携带情感信息,还激发了人体松果体的共振反应,引发集体催眠效应。十几个围观村民事后表示,他们看见了已故亲人的身影站在海边,微笑着挥手告别。
演出结束时,曹阳的手指已被琴弦割得鲜血淋漓,但他毫无知觉。他只知道,自己完成了某种交付。
数日后,国家非遗中心紧急召开闭门会议。根据曹阳团队提交的证据,“天南遗音”被列入“中华失落乐器复兴计划”第二批重点项目。同时决定,在三亚设立首个“水下声遗产监测站”,长期追踪南海沉船区域的异常音频活动。
临行前,阿?交给曹阳一封信,用黎文书写,附有汉语翻译:
>“东有琴鸣,北有鼓恸。
>西陲未宁,南音待通。
>四隅若有声,山河方可重生。
>你已打通南方之脉,但西方风眼未启,北方雷鼓未响。
>前路险恶,非一人之力可竟全功。
>愿你始终记得:
>最深的音乐,不在耳中,而在心中;
>最真的传承,不是复制,而是唤醒。
>??阿?绝笔”
曹阳将信折好,放入日记本夹层。
飞机起飞时,他望着下方碧蓝大海,忽然明白了一件事:这些乐器从来不是文物,它们是**活着的记忆容器**,是文明在灾难时刻自我保存的方式。每一次复现,都不是简单的复古,而是一次灵魂的召回仪式。
手机再次震动。
新消息来自新疆喀什:
>“你好,我是当地文管所工作人员。
>昨夜地震后,艾提尕尔清真寺地下密室出现裂缝,
>里面传出持续不断的鼓声。
>守庙老人说,那是‘雷骨鼓’醒了,
>它在等一个不怕雷霆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