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晋王宫布局和以往没有分变化,仿佛时间凝固了一样。卫渊想想,距离上次过来,居然已经快十年了。
自从修为日高,卫渊就发现时光流逝得越来越快。有时只是打了个坐,精纯了微不足道的一点法力,就是数日半月过去。
青冥益州两地事务繁忙,卫渊无法长时间闭关静修,否则一个闭关就有可能是数年甚至数百年之久。
卫渊此刻在晋国的受封魏王,加九锡,一应殊荣俱全,又是青阳节度使,南方军机大臣,可说权倾朝野。此时当年的左右相均已告老还乡,故旧门生更是作鸟兽散。现在朝野上下再也看不见一个当年的对头。
以卫渊此刻身份,已可自如出入王宫,无人敢阻拦,也不敢上来打扰。只有赵统闻讯匆匆赶来,看到卫渊信步而行,若有所思的模样,赵统也不敢多说话,只是保持在落后两丈之处,小步疾趋,不敢发出一点声音。
王宫在旁人眼中一模一样,但在卫渊眼中还是能看出细微的残破痕迹,许多墙角处有了苔藓痕迹,地上的落叶积了一层,墙壁上有细细裂纹,又该粉刷了。
卫渊忽然停步,一片黄叶缓缓在他眼前飘落,落在地上。卫渊抬头一望,就见一株梧桐,已经是半绿半黄。
原来,又入秋了。
不知为什么,卫渊总觉得这是个忧伤的季节。
停了一刻后,卫渊继续向前,将那片落叶踩碎。弘景十五年秋,卫渊踩碎了宫中的第一片秋叶。
见到晋王的地方,不是正殿,也不在御书房,而是书房旁边的一间暖阁。阁中已经开启了阵法,温暖如春。宫女内官都热得有些面色潮红。而晋王则是裹着厚厚的貂裘,缩在椅中,沐浴在秋日暖阳下,有些呆滞地看着阳光中
飞舞的微尘,许久不动。
当卫渊走进房间时,晋王浑浊的眼睛才转了一下,轻抬指尖,向着旁边的暖椅指了指。卫渊就走过去坐下,坐姿放松自然。
晋王深深地吸了一口气,胸腹间发出浑浊的声音,如同有一团淤泥在滚动。他叹了口气,说:“这一年中,孤终于感受到什么叫大限将至。现在居然能够平静地发呆一整天,就像现在这样,从阳光初升坐到圆月高挂。这,就
是等死吧?”
卫渊道:“大王春秋正盛,还有机会,不必如此伤春悲秋。”
晋王眼中闪过一抹亮光,随即隐去,苦笑道:“跟你也没什么可隐瞒的,其实孤很清楚,你先后两次献上的延寿药都是取自同一味主药,应是来自上古凤血的残迹。这已经是难得一见的延寿宝药,孤服了两次,第二次更是出
自炼丹圣手的绝品。
就算还能有第三次,药效必然大不如前,还能延个三四年也就是顶天了。而且日日都是现在这样日暮黄昏的,活着也没多大意思。
卫渊道:“大王这些年将南方委托于我,自己又在北方整顿吏治,与民休息,北境边军又换装新械,战力大增,辽人已经难以破关南下。这种种都是德政善举,必然有大量人运。但大王怎么变得如此虚弱?”
晋王自嘲地笑了一笑,道:“孤为了对抗吕长河,不想成为操于他手的一枚提线木偶,是以于中年时转修了邪法,以。。。。。。为核心,如是自有大能相助。于是孤依法而行,放松吏治,不理天灾,北方西法兵祸连结,果然孤的修
为节节攀升,寿元也有所增加。
几十年来,此法已深入神魂心魄,人运加身,就是让孤修为倒退,寿元加速流逝。”
卫渊这才明白过来,为何本应还龙精虎猛的晋王,会变得如此苍老迟钝。而晋王则才说到一词,就自动失声,卫渊也没有听到,并且随即就忘掉了缺失一词之事。
但卫渊此时有大气运加身,且诸界繁华时时会对所见所闻的一切进行备份,然后对备份再进行备份,如是就如石子落入池塘,荡开层层涟漪,一圈圈一层层无穷无尽。
卫渊刚忘掉晋王话语中缺失一词,记忆就被重新覆盖回来,再忘掉再覆盖,如是反复几次,诸界繁华就意识到遇上了因果抹除事件,于是专注对此段不断复制备份。
转眼间卫渊忘却了上千次,终于挺过了抹除因果生效的时间,彻底记住了晋王说话时缺少一段之事。
整个过程其实就只是刹那间事,普通人或许都意识不到时间有所流逝。但卫渊自是清晰记住每一次备份覆盖,于是克服了因果抹除。
只是卫渊不知道的是,在天外深处,有人咦了一声,随即有目光垂注过来,就看到了卫渊。但在他眼中,看到的是一片洋洋洒洒的青色气运大海,于是又收了回去。
整个过程,卫渊都是一无所觉。
卫渊看着晋王,心中有数,能够说出被因果抹除之词,再加上晋王身份,都不用怎么动脑就能知道定是与武祖布局有关。
只是既然已经被因果抹除,晋王又是如何说出来的?
到了现在的高度,卫渊自是知道世上并无偶然,也无幸运。一切的巧合都有无数丝线在幕后操控。
听晋王后半段话,卫渊才知道晋王所修功法,似乎就是要让国运疲敝,人民流离失所才能有所进益。听起来与纪国有异曲同工之意,看来都是幕后想要破局之人在推动。
话说到这里,卫渊就明白了晋王功法原理,就是通过削弱西晋国力,间接动摇武祖布局,从而赢得众多幕后仙人的支持。得此支持,吕长河就不敢轻举妄动,只能暗中做些偷换血脉之类的见不得人的勾当。
但直到晚年,不知晋王为何忽然良心发现,不再修行此法,而是与卫渊妥协,然后安心等死。晋王与民休息,就是加速自杀。
只是晋王也没有想到,卫渊居然会两次献上延寿宝药。卫渊也未想到晋王将南方交与自己,自己取够所需人运后就韬光养晦,将德政归功于晋王,让人运加于晋王之身,居然差点将晋王害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