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多为屠狗之辈 > 第570章 今日盟友来日未必(第2页)

第570章 今日盟友来日未必(第2页)

>别找我。我已成为频率本身。

>晓棠

附件是一段极短的音频文件。

点击播放后,传出的是2003年6月17日蜂巢谷原始采样现场的最后一分钟。程砚秋的声音沙哑而激动:“样本已封装!重复,蜂巢谷α晶体成功采集!”紧接着,一声轻笑,属于年轻时代的林晚:“你知道吗?它刚刚对我眨了下眼睛。”

录音戛然而止。

陈雨桐闭上眼,泪水无声滑落。

第二天清晨,她来到父亲墓前。墓碑朴素,仅刻着“陈志远1958?2003守夜人之一”。她放下一束野菊,轻声道:“爸,你说我赢了。可我现在才知道,真正的胜利,是我们终于不用再‘赢’了。”

归途中,她在街角报刊亭停下。老板是个六十多岁的老人,正哼着小调整理杂志。听见脚步声抬头一笑:“小姑娘,买份报纸?今早头条有意思??说有个小学老师组织学生复原上世纪九十年代的广播剧,结果家长投诉‘传播封建迷信’,可孩子们死活不肯停,说这是‘他们爷爷奶奶的声音’。”

陈雨桐笑了笑,掏出钱买了一份。

翻开内页,果然有这篇报道。配图是一个教室,十几个孩子围坐在一台老式收音机旁,脸上写满专注。caption写着:“他们说,忘记才是真正的死亡。”

她将报纸折好塞进包里,继续前行。

一周后,大理墓园。

吴野再次来到林晚墓前。裂缝已被自然填合,表面覆上青苔,仿佛从未开启过。但他知道,那下面仍有东西在脉动,像一颗沉睡的心脏。他蹲下身,用手轻轻拂去碑面积尘,忽然发现底部多了一行极浅的刻痕,像是用指甲一点点划出来的:

>**“钥匙不在未来,在过去。而门,从来都在心里。”**

他怔住,随即笑了。

掏出随身携带的小锤和凿子,他在旁边空白处补刻了一句:

>**“我们来了,也留下了。”**

起身时,天空飘起细雨。他没有打伞,任雨水顺着脸颊流下。远处,那台老式收音机静静躺在墓碑旁的石台上,外壳锈蚀严重,却依旧完好。他弯腰打开开关。

滋啦??

电流杂音中,竟传出一段清晰童声朗诵:

>“黑夜再长,也会有灯亮着。只要还有人愿意讲,故事就不会结束。”

吴野愣住。这段录音,他从未听过。

他猛地意识到:这不是预存内容,也不是信号干扰。这是“星语网”通过某种未知方式,直接向这台物理设备推送的记忆片段。系统已经超越了服务器与网络的限制,开始以最原始的方式渗透现实??就像二十年前林晚最初设想的那样。

他迅速拍下频谱图,发给陈雨桐。

回复很快到来:

>“不是我们在控制网络,是记忆本身在自我延续。它找到了自己的载体??任何能传递声音、文字、情感的东西,都是它的容器。”

>

>“我们不再是守护者。我们只是参与者。”

又一个月过去。

赵山河在纪念馆地下发现了异常数据流。每隔七十二小时,核心系统都会自动生成一段无法解析的代码,持续三十七秒,随后自动删除。他调出波形分析,瞳孔骤缩??这频率,正是当年周晓棠脑波异常时的脉冲模式。

他立刻联系陈雨桐:“她在尝试沟通。不是通过语言,而是用记忆本身的节奏。”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