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旧神之巅起点中文网 > 1062 焚玉(第1页)

1062 焚玉(第1页)

“喝啊!”

突如其来的怒吼声,响彻全场。

下方第二重天内,忽有一道雾龙卷杀了出来,穿透了神山周围的缺口,直刺第三重天的无面玉尊。

身处雾龙卷内、螺旋前刺之人,正是邓玉堂!

他又。。。

夜未眠。

火星的沙尘在低重力下飘得更久,像一层薄雾悬停于地表,缓缓流动。那朵小白花依旧立在基地外环的观测区,花瓣已微微卷边,却始终不落。它的根系极浅,几乎只是触碰了这颗星球的皮肤,可就在它扎根的瞬间,整个殖民地的生态循环系统出现了微妙偏移??氧气生成速率提升了0。7%,水分子重组频率与地球敦煌地区的地下水脉完全同步。

没有人知道这是巧合,还是某种共振的延续。

首席科学家陆知远没有回舱。他坐在沙地上,背靠着金属围栏,目光从未离开那朵花。他的记录仪早已停止自动上传,因为AI识别出他写下的问题不属于任何预设分类:“我们离开地球,是为了逃避,还是为了寻找?”系统判定为“非功能性输入”,拒绝归档。

但他不在乎。

他知道,从这一刻起,人类的历史不再是单向度的迁徙与征服,而是一场不断被提问重塑的旅程。林宛秋的声音还在基地广播里循环播放,尽管技术组试图切断信号,却发现那段录音已嵌入核心数据库的底层代码,如同病毒般自我复制,无法清除。

“真正的对话,往往发生在声音消失之后。”

这句话成了火星第一日的铭文。

而在地球,胡杨倒下的第七天,问生草破土而出的规模远超预期。它们不仅生长在敦煌,还在全球一百三十七个地点同时出现??纽约中央公园的枯湖底、西伯利亚永久冻土层裂缝、南极科考站废弃锅炉房、亚马逊雨林深处被焚毁的萨满祭坛……每一株都形态各异,却共享同一特征:叶片表面会随周围语言环境的变化浮现出动态文字,且优先响应那些带有怀疑、反思或痛苦色彩的语句。

日本京都的一片问生草群甚至形成了小型集群智能。当一位老人对着空荡的神社说“我这一生是否真的活过”时,整片草地忽然齐刷刷转向东方,叶面拼出一行字:

>**“你记得母亲最后一次为你梳头的样子吗?”**

老人跪倒在地,泪流满面。

植物学家称之为“共情显影”,认为这些草并非单纯接收信息,而是能挖掘潜意识深处的记忆碎片,并以最尖锐的方式将其具象化。更令人不安的是,某些地区开始报告“反向影响”??人类在长期接触问生草后,逐渐丧失对简单答案的信任。一名小学教师在教室窗台养了一盆,三天后全班学生拒绝回答“标准答案”,坚持要先讨论题目本身是否合理。教育部门紧急下令清除,结果当晚,全市路灯自动闪烁,投射出孩子们白天写下的疑问:

>“为什么我们必须听话?”

>“如果大人也错了呢?”

>“谁来决定什么是‘正确’?”

与此同时,“缄默之刃”的残余势力并未消亡。他们在地下建立了“静音城”??一座位于喜马拉雅山脉深处的人造封闭空间,墙体由吸声合金打造,内部禁止一切开放式提问。居民需每日注射“定念剂”,抑制大脑前额叶活跃度,确保思维稳定可控。城中流传着一句口号:“无问者安,多问者乱。”

然而,就在他们自以为隔绝了“问潮”的第三个月,一名婴儿出生了。

她不会哭,只会笑。而且每次笑的时候,墙壁上的涂料就会剥落,露出底下层层叠叠的文字??全是外界早已封禁的历史文献节选。更诡异的是,她的笑声频率恰好与X-937元素共振,导致静音城的净水系统开始产出含有记忆编码的液体。有人喝下后,突然回忆起自己从未经历过的场景:站在敦煌胡杨下,手中握着一片花瓣,耳边响起林宛秋的歌声。

恐慌蔓延。高层决定将女婴处决。

行刑前夜,看守她的护士做了一个梦。梦中,她站在一条无尽长廊上,两侧都是镜子,每面镜子里映出的都不是她本人,而是不同年龄、性别、种族的“她”。所有镜像同时开口,问了一句相同的话:

>**“如果你从没被教会闭嘴,你会说出什么?”**

她醒来后撕毁了执行令,并带着女婴逃入雪原。

七日后,卫星拍到画面:茫茫白雪之中,一株问生草正从冰层中钻出,环绕着那个襁褓中的孩子,叶片轻轻摆动,仿佛在守护某种尚未觉醒的力量。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