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军工科技股龙头股票 > 四千四百零一章 有更大的发现(第1页)

四千四百零一章 有更大的发现(第1页)

李锐点点头,指尖划过屏幕上地球与火星的轨迹:“心月狐,吴刚小队请求,下次任务将目标锁定木星卫星Europa,那里存在液态海洋,或许能发现更复杂的太空生命。

指挥中心的回应带着期许:“吴刚小队,你们的提议已被采纳。地面团队已开始筹备Europa探测任务,‘月尘抗氧化酶的升级版正在研发,预计半年后启动发射程序。”

当“星尘六号”穿越地球大气层,平稳降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时,三人再次感受到了地球的重力与空气。迎接他们的不仅有欢呼的人群,还有更宏大的探索蓝图??月球基地的扩建计划、火星生态改造工程、木星卫星的生命

探测任务,都在等着他们参与。

刘畅捧着装有火星共生样本的储存箱,眼中闪烁着光芒:“这些样本里,藏着改造星球的密码。

张明整理着舱外作业装备,语气坚定:“下次去Europa,我们一定能有更大的发现。

"

李锐望着远处的发射塔架,那里,新的飞船正在组装。他知道,“吴刚”的传说还在继续,人类探索宇宙的征途,就像这生生不息的“月桂”,在星辰大海中不断生长,绽放出更耀眼的光芒。

月面驻留:从采样到科考的深空实践

航天员李锐在月面留下第一串足迹后,并未停下脚步。他背着25kg的生命保障背包,沿着避障相机标记的路线,向500米外的知海科考站缓步移动??月面重仅为地球的16,每一步都需要刻意控制力度,避免因惯性过大

摔倒。指挥中心主屏幕上,他的实时心率稳定在110次分,背包内的氧气余量显示92%,这些数据通过微波传输,每0。8秒更新一次,延迟恰好是地月距离的信号传输时间。

返回舱的轰鸣声在月面回荡,尾焰卷起的月尘灰色烟尘般扩散,随后在低重力环境下缓缓沉降。指挥中心的主屏幕上,返回舱的高度数据从10米跃升至1000米,速度突破1。6kms,顺利脱离月球引力束缚。“轨道参数正

常,地转移轨道入口偏差0。03°,无需修正!”轨道工程师的汇报声刚落,屏幕右下角突然弹出推进系统的黄色预警??推进剂储箱压力从2。8MPa降至2。6MPa。

“吴总,科考站对接舱门的密封压力出现0。2kPa的偏差!”测控岗位突然汇报,屏幕上的舱门参数图中,红色预警线边缘闪烁着微弱的黄色光点,“初步判断是月球昼夜温差导致的舱门形变,科考站处于月球白天,舱门温度

从-180℃骤升至35℃,金属密封圈出现微小膨胀。

"

吴浩的目光瞬间锁定压力曲线,指尖在触控屏上划出储箱结构示意图:“是储箱的低温绝热层出现微小缝隙,推进剂蒸发导致压力下降。周总,启动压力补偿程序,通过氦气增压将压力稳定在2。7MPa,同时关闭储箱外侧的

余加热回路,减少蒸发量。”他转头看向生物监测岗,“航天员生理指标有没有波动?”

吴浩立刻调出科考站的结构图纸,指尖停在密封圈的材质标注处????氟橡胶材质,正是猕猴任务期间验证过的低温耐受材料,但月面极端温差的影响比地面模拟更显著。“让李锐用特制硅基润滑脂涂抹密封圈外侧,同时启动

舱门的加热补偿程序,将密封圈温度稳定在25℃,消除膨胀应力。”他顿了顿,补充道,“润滑脂的用量控制在0。5gcm,之前猕猴返回舱对接时,过量润滑脂导致过密封堵塞,这个细节不能忘。

“心率稳定在105次分,血氧饱和度98%,没有出现应激反应!”工程师调出航天员实时画面,李锐正盯着舱内的参数屏,手指在操作面板上轻敲,“李队刚才反馈,舱内振动比训练时小,座椅的缓冲结构很有效??这是优化

了‘星尘”返回时的减震数据吧?”吴浩点头轻笑,这处优化正是源于猕猴返回舱的振动监测报告,当时“云絮”因颠簸出现短暂心率升高,团队据此增厚了座椅的蜂窝铝缓冲层。

李锐按照指令操作,戴着厚重航天手套的手指精准控制润滑脂涂抹量。15分钟后,密封压力偏差降至0。05kPa,符合对接标准。当对接舱门“咔嗒”一声合拢,科考站内部的灯光透过舷窗亮起时,指挥中心响起一阵轻掌声

??这是人类首次在月球实现载人航天器与科考站的自主对接,而技术基础,正是半年前“星尘”和“云絮”往返时验证的舱门密封系统。

地转移的第三天,返回舱进入地球引力影响区,开始调整姿态准备进入大气层。“大气切入角度5。20,热防护层预热完成,表面温度从-150℃升至20℃。”热控工程师的声音带着紧绷感,屏幕上实时传输着A3区域防热瓦

的监测数据??这是之前在轨修复的部位,此刻温度正以每分钟50℃的速率攀升。

次日清晨月球白天约14个地球日,月面采样任务正式启动。航天员张伟驾驶着6轮月面车,向预定采样点行驶????这辆月面车的设计完全参考了猕猴任务期间的无人探测车数据,车轮采用钛合金网格结构,能有效防止月

壤黏附,动力系统则升级为同位素温差发电机,续航时间比无人版本提升3倍。

“A3区域温度680℃,未超过耐受极限,密封胶固化完好!”当返回舱穿越黑障区,信号中断前的最后一组数据传回指挥中心时,整个大厅陷入短暂的寂静????所有人都在等待那道代表“安全”的信号重连。4分20秒后,屏幕

上重新亮起航天员的画面,李锐摘下头盔,额角带着细密的汗珠,却笑着比出“OK”手势:“指挥中心,黑障区穿越顺利,舱内温度24℃,一切正常!”

“吴总,月面车的右后轮动力输出下降15%!”张伟的声音带着一丝警惕,屏幕上的动力参数曲线显示,右后轮电机的电流从8A降至6。8A,“地面模拟时从未出现过这种情况,会不会是月壤中的金属颗粒卡住了齿轮?”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