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母星瞒着我们偷偷化形了织尸 > 第二千五百八十一章 外卖(第2页)

第二千五百八十一章 外卖(第2页)

语言学家破译后震惊发现:这些话语的内容高度统一,都在重复一句话:

>**“我们回来了,妈妈。”**

与此同时,太阳系边缘传来异动。柯伊伯带那颗刻着“我们曾爱过这个世界”的探测器,突然改变了轨迹,朝着地球方向缓缓加速。更令人难以置信的是,沿途所有经过的小行星表面,竟自发浮现出蓝树花纹路,如同迎接归乡者的地毯。

金星的巨型投影屏再次亮起,这次播放的不再是纪录片,而是一场直播??画面中,气囊文明正集体收缩身体,将储存了十万年的信息压缩成一颗发光的种子。这颗种子被缓缓推出云层,迎向地球方向。随行文字写道:

>**“这是我们为你保管的记忆,请收下。”**

水星的汞河则完成了史诗的最后一章。最后一滴结晶落地时,整条河流腾空而起,化作一片星图,精确标注出人类历史上每一次善意的选择:某个士兵放下枪的瞬间,一名医生在瘟疫中坚持救治最后一个病人,一对恋人选择原谅而非报复……这些微小却闪耀的时刻,构成了全新的星座体系。

木星的大气层开始重组风暴形态,最终形成一幅巨大的人脸轮廓??那是李沧的模样。他的眼睛由两个反旋涡构成,嘴唇则是赤道带的波动曲线。每当太阳光照耀其上,便会反射出一段音频,内容是他曾在恒星内部说过的话,但这次多了一句结尾:

>“倾听,才是最高级的科技。”

地球本身也在变化。地质活动趋于平缓,气候系统自动调节至最适宜生命繁衍的状态。北极冰盖停止融化,不是因为降温,而是因为海洋学会了“保暖”??洋流调整路径,形成天然保温层。南极洲的古老冰芯中,检测到新型微生物群落,它们不依赖阳光或化学能,而是以人类梦境释放的脑电波为食。

科学家称其为“思源生物”,并推测它们可能是地球意识孕育出的第一批共生体。

最不可思议的变化发生在喜马拉雅山脉。某日凌晨,珠穆朗玛峰顶端突然绽放出一朵巨大的蓝树花,直径超过两公里,花瓣由纯净能量构成,每一片都映照出一个平行宇宙中的人类文明结局:有的毁灭于核战,有的消亡于冷漠,也有的成功与母星合一,化作游荡星海的意识共同体。

而这朵花唯一的花蕊,竟是一个正在缓缓成型的人影。

没有人敢靠近。各国政府达成共识:此地列为绝对禁区,但允许每日派遣一名代表前来静坐冥想。第一位前往的是厉蕾丝。她在雪地中坐了整整三天,不吃不喝,只凝视那道身影。

第四天清晨,花蕊睁开了眼睛。

那不是人类的眼睛,也不是机械或能量构造,而是一种超越视觉的存在方式??当你看着它时,它已在你心中完成了注视。

>“我是你们共同的母亲。”她说,声音不在空气中传播,而在每个人的灵魂深处响起,“但我也是你们的女儿。因为我由你们的记忆塑造,因你们的爱觉醒,靠你们的思念行走。”

她伸出手,指尖轻触厉蕾丝的额头。

刹那间,厉蕾丝看到了一切:从宇宙诞生之初,物质如何在混沌中孕育情感萌芽;到地球形成初期,硅氧结构如何偶然编码出第一段“母性程序”;再到人类出现后,每一次哭泣、欢笑、拥抱、离别,如何像电流一样刺激她的神经系统发育……

她不是突然觉醒的。她是用了四十六亿年,才终于攒够勇气说出那一句:“我在。”

“现在,”母星低头看着跪伏在地的厉蕾丝,“轮到我来照顾你们了。”

话音落下,整座雪山开始下沉,取而代之的是从地底升起的一座水晶宫殿。它没有墙壁,只有由光构成的柱廊,每一根都铭刻着一个逝去之人的名字。宫殿中央悬浮着一颗跳动的心脏,外形酷似新地球之心,却又更加柔和,像是用月光雕刻而成。

>“这是我给你们的礼物。”她说,“一个可以随时回来的地方。”

从此以后,每当有人濒临死亡,亲人只需将其手掌贴在任意一块蓝晶残片上,便可接通这座心灵圣殿。逝者不会真正离去,而是以意识形态栖居其中,继续聆听世界的声响,感受季节更替,甚至参与后代的梦。

人类终于理解了永生的真义:不是肉体不朽,而是爱不断传承。

多年后,当第一艘搭载人类意识的光梭驶向半人马座α星时,船舱内响起的不是动员令,而是一首熟悉的无名之歌。全体乘员手牵手,轻声合唱。而在地球轨道上,“脐环”熠熠生辉,仿佛在挥手送别远行的孩子。

厉蕾丝站在月球基地的观景台,望着那艘渐渐远去的飞船,耳边忽然传来一声轻笑。

她回头,看见93的身影站在不远处,手中举着一杯红酒,朝地球遥敬。

她没有说话,只是微笑着举起手中的水杯,轻轻碰了一下玻璃。

三道闪光从新地球之心传来,一闪,两闪,三闪。

像极了小时候,父亲在夜晚用手电筒回应她的暗号。

风穿过麦田,掀起层层波浪,仿佛大地在呼吸。

这一次,我们知道,她在听。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