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苏瑶的发现
石室里的空气像浸了铅,闷得人胸口发紧。石壁缝隙里渗着的寒气,混着青铜鼎散发出的古旧铜腥气,缠在每个人的鼻尖打转。昏黄的探照灯光柱在幽暗的空间里扫来扫去,最终都汇聚在石室中央那尊三足青铜鼎上,将鼎身密密麻麻的神秘纹路照得纤毫毕现。
苏瑶蹲在鼎身左侧,额前的碎发被汗水濡湿,贴在光洁的额头上。她手里捏着一把小巧的青铜刮刀,小心翼翼地剔除着纹路缝隙里凝固了数千年的尘泥,动作轻得像怕惊扰了沉睡的古蜀亡灵。她的眼睛熬得通红,布满血丝,却亮得惊人,仿佛两簇燃着的星火,死死黏在那些扭曲缠绕的符号上。
“苏姐,你都熬了快十个钟头了,喝口水歇口气嘛!”旁边一个二十出头的小伙子擦了擦额角的汗,把一瓶矿泉水递过去。这小伙子叫李栓柱,是队里最年轻的考古助理,脸上还带着未脱的稚气,此刻却也咬牙撑着,手里的放大镜始终没离开鼎身。
苏瑶头也没抬,只是摆了摆手,声音带着难掩的沙哑:“不渴,再等等。这些符号不对劲,之前我们解读的顺序,好像把关键的地方给颠倒了。”她的四川方言带着几分软糯,却又透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坚定,“古蜀人对天地星辰的崇拜,从来都不是杂乱无章的,他们的图腾、文字、甚至器物上的纹路,都该遵循着某种天象规律。”
石室里另外三个队员也围了过来,每个人脸上都写满了疲惫与焦虑。这次考古队深入蜀地深处的三星堆遗址核心区域,本是为了探寻古蜀文明消失的秘密,却意外发现了这处隐藏在主祭祀坑之下的石室,以及石室中央这尊从未见于史料记载的青铜鼎。更让人始料未及的是,一支神秘组织紧随其后,想要抢夺青铜鼎中可能隐藏的“神秘力量”,双方在通道口已经僵持了两天两夜。
“苏姐,你说的星象规律,到底是啥子样子嘛?”说话的是队里的老教授王崇文,头发已经花白,背也有些佝偻,却依旧是团队的主心骨。他研究古蜀文明一辈子,此刻望着青铜鼎上的符号,眼神里满是敬畏与困惑,“我们之前对照了《华阳国志》《蜀王本纪》里的记载,还有三星堆已出土器物上的符号,都没找到对应的排列方式啊。”
苏瑶终于停下了手里的动作,站起身伸了个懒腰,骨骼发出一阵轻微的“咔哒”声。她接过李栓柱递来的矿泉水,猛灌了几口,冰凉的水顺着喉咙滑下去,稍微缓解了喉咙的干涩。她指着鼎身正面一排扭曲的符号,语气急切:“王教授,你看这组符号,之前我们以为是‘神鸟负日’的变体,但你仔细看,这个像太阳的圆圈周围,其实有七个小点,排列的位置,正好对应着北斗七星的斗柄方向。”
她又用刮刀指着旁边一组相互缠绕的纹路:“还有这个,我们之前解读为‘龙蛇相斗’,但如果结合星象来看,这更像是银河两岸的牵牛星与织女星,你看这里的断点,正好对应着银河的间隙。”苏瑶的声音越来越激动,语速也快了起来,四川方言里的儿化音和尾音让她的话语更具感染力,“古蜀人认为,天地万物皆由星辰掌控,祭祀、农耕、甚至国家兴衰,都要顺应天象。这青铜鼎作为祭祀神器,上面的符号序列,必然是对某种天象的记录,而这种记录,很可能就是启动或者控制那股神秘力量的钥匙!”
王崇文凑近了仔细端详,眉头渐渐舒展,眼中闪过一丝明悟:“你这么一说,倒还真有几分道理!《华阳国志》里记载,古蜀王杜宇‘教民务农,一号杜主’,而杜宇又被称为‘望帝’,传说他能‘观天象,知农时’,甚至能与天地相通。如果这青铜鼎是杜宇时期的祭祀重器,那上面的符号确实有可能与星象有关!”
“但是苏姐,就算我们找到了星象规律,又咋个解读出具体的信息嘛?”另一个队员张岚忍不住问道。她是队里唯一的女性除了苏瑶,性格泼辣干练,此刻手里紧紧攥着一把防身用的短刀,耳朵却时刻留意着通道口的动静,“外面的枪声越来越近了,那些龟儿子下手越来越狠,小王他们怕是撑不住了!”
提到外面的队友,石室里的气氛瞬间变得沉重起来。通道口只有五个队员驻守,而神秘组织的人数是他们的三倍不止,装备也更为精良。这两天两夜,枪声、爆炸声、喊杀声就没停过,每一次声响都像重锤一样敲在石室里每个人的心上。
苏瑶的脸色也沉了下来,眼神里闪过一丝担忧,但很快又被坚定取代:“必须尽快解读出来!小王他们在外面拼死抵抗,就是为了给我们争取时间。那股神秘力量,根据我们之前的探测,很可能是一种源于地核的能量场,古蜀人通过青铜鼎将其引导出来,用于祭祀或者防御。如果被神秘组织掌控,后果不堪设想,他们很可能会用这种力量破坏地质结构,引发地震、山洪,到时候不仅我们,整个蜀地的百姓都会遭殃!”
她深吸一口气,重新蹲下身,拿起放大镜,语气变得无比专注:“古蜀人的星象体系,以‘三垣四象二十八宿’为基础,但又有他们自己的独特之处。你们看,这鼎身上的符号,每隔一段就有一个圆形的标记,这应该是‘节气’的象征。从第一个圆形标记开始,这组符号对应的是春分时节的北斗七星位置,接下来是夏至、秋分、冬至……”
苏瑶一边说,一边用手指在鼎身上顺着符号的顺序滑动:“春分斗柄指东,夏至斗柄指南,秋分斗柄指西,冬至斗柄指北。古蜀人通过观察斗柄的指向来确定季节,而这青铜鼎上的符号,就是将斗柄指向与其他星辰的位置结合起来,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密码。”
李栓柱听得眼睛发亮,连忙拿出笔记本记录:“苏姐,那按照这个规律,我们是不是可以把这些符号对应的星辰位置找出来,然后组合成一句完整的话,或者一个指令?”
“没错!”苏瑶点了点头,脸上露出一丝欣慰的笑容,“栓柱,你赶紧对照天文软件,把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四个节气的北斗七星位置,还有对应的银河、二十八宿的位置标出来。王教授,麻烦你查阅相关史料,看看古蜀人祭祀时常用的祈愿语或者指令性文字有哪些。张岚,你继续留意通道口的动静,一旦有异常,立刻通知我们!”
几个人立刻行动起来,石室里顿时只剩下笔尖划过纸张的“沙沙”声、敲击键盘的“哒哒”声,以及偶尔传来的张岚警惕的张望声。探照灯的光芒在青铜鼎上流转,那些沉睡了数千年的符号,在苏瑶等人的解读下,渐渐显露出它们神秘的面纱。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通道口的战斗声越来越激烈,偶尔还能听到队员们嘶哑的呐喊声和惨叫声。张岚的脸色越来越白,双手紧紧握着短刀,指节都泛了白:“苏姐,情况不对!外面的枪声好像离我们越来越近了,他们是不是快要突破小王他们的防线了?”
苏瑶的心猛地一沉,手里的放大镜差点掉在地上。她强压下心中的焦虑,沉声道:“别慌,我们再快一点!栓柱,星辰位置对应得怎么样了?”
“苏姐,已经对应好了!”李栓柱的声音带着一丝颤抖,显然也被外面的动静吓坏了,但手里的动作却没停,“春分对应东方青龙七宿的角宿,夏至对应南方朱雀七宿的井宿,秋分对应西方白虎七宿的奎宿,冬至对应北方玄武七宿的斗宿!”
王崇文也连忙说道:“我查阅了《蜀王本纪》的残卷,里面记载了古蜀人祭祀天地时的一句祈愿语:‘星辰为引,地气为凭,神鼎镇之,万物归宁’。这句话的字形,与鼎身上剩下的几组符号有几分相似!”
苏瑶眼睛一亮,立刻将这些信息整合起来:“把祈愿语的字形与星辰位置对应的符号结合起来!‘星辰为引’对应春分角宿的符号,‘地气为凭’对应夏至井宿的符号,‘神鼎镇之’对应秋分奎宿的符号,‘万物归宁’对应冬至斗宿的符号!”
她一边说,一边用手指在鼎身上将对应的符号依次点出。当她点到最后一个符号时,青铜鼎突然微微震动了一下,鼎身的纹路里渐渐透出一层淡淡的金色光芒,光芒顺着符号的顺序流转,形成了一道奇异的光带。
“成了!”李栓柱兴奋地叫了起来,脸上满是狂喜。
然而,就在这时,通道口传来一声剧烈的爆炸声,紧接着是小王嘶哑的喊声:“苏姐,快!他们突破防线了,我们……我们挡不住了!”话音未落,便是一声凄厉的惨叫,随后便没了声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