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三 星 堆 > 第 6 章(第1页)

第 6 章(第1页)

第六章:线索初现

文物被劫后的第七日,三星堆的晨雾裹着化不开的愁绪,压得帆布帐篷都蔫蔫的。燕承风坐在田埂上,手里摩挲着那块鸟形陶片,边缘的棱角被掌心的汗水浸得温润。他颧骨上的淤青还没消退,那是当日阻拦士兵时留下的伤痕,此刻正随着他紧抿的唇角微微抽搐。苏瑶端着一碗热粥走过来,瓷碗的温度透过指尖传来,却暖不透两人心头的寒凉。

“承风,吃点东西嘛。”苏瑶的声音带着心疼,她把粥递到他面前,“你这几日茶饭不思,身子垮了,咋个找文物?”

燕承风摇摇头,目光落在岷江的方向,那里是军阀马车远去的路径:“苏姐姐,我一闭眼就想起那些文物被粗暴扔上车的样子,那尊青铜纵目面具,还有刚拼好的神树残片……它们在地下埋了三千年,没遭天灾,没遇战乱,偏偏在我们手上被抢走,我心里难受。”他的声音沙哑,带着少年人特有的执拗与愧疚。

林教授拄着拐杖走过来,额头的伤口已经结痂。“承风,莫自责。”老教授的声音沉稳,“民国乱世,军阀割据,文物盗掘与走私屡禁不止。前几年洛阳邙山,多少古墓被军阀炸开,文物被洋鬼子以白菜价收走,流落到海外。我们能做的,就是拼尽全力把它们夺回来。”他蹲下身,拍了拍燕承风的肩膀,“你想去县城打听消息,我支持你,但一定要小心。刘军长的势力盘根错节,县城里到处是他的眼线。”

燕承风猛地站起身,眼里重新燃起光亮:“林教授,我晓得了!我从小在这一带长大,熟悉地形,一定能找到线索。”他接过苏瑶递来的粥,三两口喝完,抹了把嘴,“苏姐姐,你帮我照顾好林教授和村民们,我去去就回。”

苏瑶从帆布包里掏出一个布包,里面裹着几块银元,还有一把小巧的匕首:“这银元你拿着当盘缠,匕首防身。县城里鱼龙混杂,遇到危险莫硬拼,记得给我们报信。”她还把那块青铜神树残片的拓印塞给他,“万一看到类似的纹饰,也好确认。”

燕承风把布包贴身藏好,匕首别在腰间,转身踏上了前往县城的路。红土路上的车辙印歪歪扭扭,像极了这乱世的命运。他走得很快,背脊挺得笔直,少年的身影渐渐消失在油菜花田的尽头。

县城离月亮湾有三十里路,等燕承风赶到时,日头已经升到了头顶。民国二十三年的川西县城,像一块被战火啃过的骨头,既带着传统市井的喧嚣,又透着军阀统治下的压抑。街道两旁的店铺歪歪扭扭,有的挂着“洋布庄”的招牌,货架上摆着从上海运来的花布;有的是“鸦片馆”,门帘低垂,隐约传来吞云吐雾的呻吟。街上行人匆匆,大多面黄肌瘦,穿着打补丁的衣裳,偶尔有穿着军装的士兵走过,百姓们都纷纷避让,眼神里满是畏惧。

燕承风找了家便宜的客栈住下,放下行李就立刻出门打听消息。他先是在街边的茶馆询问,茶博士摇着头说:“小伙子,莫打听这些事!刘军长的人凶得很,上个月有个货郎嘴碎,议论了几句抢文物的事,就被拉到街口枪毙了,脑浆子溅了一地!”

他又去问街边的商贩、客栈老板,可大家要么摇头不语,要么含糊其辞,没人敢多说一个字。燕承风跑了大半天,腿都酸了,却一点线索都没摸到,心里难免有些沮丧。他坐在街边的石阶上,看着来往的行人,突然想起林教授说的“古董走私猖獗”,或许可以去古董行碰碰运气。

县城的古董街在城南,街道狭窄,两旁摆满了地摊,摆着些真假难辨的瓷器、字画、铜器。燕承风挨家挨户地看,假装想买古董,趁机打听消息。可古董商们都精得很,见他穿着朴素,不像有钱的主,要么不理不睬,要么敷衍几句。

就在他快要绝望的时候,一阵浓烈的酒气夹杂着喧闹声传来。街角有家“醉仙楼”酒馆,门庭若市,里面坐满了三教九流的人。燕承风心念一动,酒馆历来是消息最灵通的地方,说不定能听到些什么。他整理了一下衣裳,压低帽檐,走了进去。

酒馆里昏暗油腻,空气中弥漫着酒气、菜香和汗臭味。几张八仙桌旁坐满了人,有的在划拳喝酒,有的在高声谈论着时局。燕承风找了个角落的位置坐下,点了一碗素面,假装吃饭,耳朵却紧紧留意着周围的谈话。

“龟儿子的刘军长,又在征粮了!今年的收成本来就不好,再这么折腾,咱们都要饿死了!”一个穿着短打的汉子愤愤地说。

“莫说征粮了,我听说前几日他的人从月亮湾弄了一批宝贝,听说都是些老古董,能换不少大洋!”另一个满脸络腮胡的大汉压低声音说道,他的声音粗哑,像砂纸磨过木头。

燕承风的心猛地一跳,手里的筷子差点掉在地上。他不动声色地往大汉那边挪了挪,竖起耳朵仔细听着。

“啥子宝贝哦?这么金贵?”旁边一个瘦高个接口道,他贼眉鼠眼的,眼神不住地瞟着四周。

络腮胡大汉喝了一口酒,神秘兮兮地说:“我听我表弟说的,他在刘军长的卫队里当差。那些宝贝都是些铜疙瘩、玉片子,上面刻着怪模怪样的花纹,听说比商周的东西还老!”

“那这些宝贝现在在哪儿哦?”瘦高个追问,眼里闪过一丝贪婪。

“听说被送到了城西的刘三爷宅子里!”络腮胡大汉的声音压得更低,“刘三爷你晓得不?那是刘军长的远房亲戚,专门帮他打理走私的买卖,洋鬼子要的古董,都是经他的手运出去的!”

燕承风听得心头一紧,手里的面都凉了。他强忍着心中的激动,继续听着,想获取更多信息。可就在这时,络腮胡大汉突然瞥见了他,眼神一凝:“龟儿子的,你是谁?一直在这儿偷听啥子?”

燕承风心里咯噔一下,知道被发现了。他立刻站起身,装作憨厚的样子笑道:“大哥莫误会,我就是个乡下娃,来城里找活路干,听见你们说宝贝,好奇得很。”

“找活路干?”瘦高个站起身,上下打量着他,“你穿得这么寒酸,还关心啥子宝贝?我看你是刘军长的人,来试探我们的吧!”说着,他就要伸手去抓燕承风的胳膊。

燕承风早有防备,侧身避开,后退一步,手悄悄摸向腰间的匕首:“大哥莫动手,我真的是乡下娃,莫来头!”

酒馆里的其他人都停了下来,纷纷看向这边,有的还起哄:“揍他!敢偷听我们说话!”

络腮胡大汉脾气火爆,抄起桌上的酒碗就朝燕承风砸过来:“龟儿子的,给老子滚出去!”

燕承风弯腰躲过酒碗,酒碗摔在地上,碎成了几片。他知道此地不宜久留,转身就往门口跑。瘦高个和络腮胡大汉在后面追,嘴里还喊着:“抓住他!别让他跑了!”

燕承风跑得飞快,穿过拥挤的人群,冲出了酒馆。他不敢回头,沿着街道一路狂奔,身后的脚步声和喊骂声越来越远。直到跑了两条街,他才停下脚步,扶着墙大口喘气,心脏跳得像擂鼓。刚才真是惊险,差点就暴露了。

稍微平复了一下气息,燕承风按照络腮胡大汉说的,往城西走去。城西是县城的富人区,街道宽敞,两旁都是高墙大院,门口大多有家丁守卫。燕承风放慢脚步,装作闲逛的样子,仔细观察着每一座宅子。

走到街尾,一座气势恢宏的大宅出现在眼前。这宅子的大门是朱红色的,上面钉着铜钉,门楣上挂着一块“刘府”的匾额,匾额上的金漆已经有些剥落,却依旧透着一股嚣张的气焰。宅子周围有两米多高的围墙,墙上插着碎玻璃,几个家丁模样的人背着枪,在门口来回巡逻,眼神警惕,戒备森严。

燕承风心里暗忖,这一定就是刘三爷的宅子了。他不敢靠太近,躲在不远处的一棵老槐树下,仔细观察着。宅子里静悄悄的,只有偶尔传来几声狗吠,像一头蛰伏的野兽,让人不寒而栗。

就在这时,一个衣衫褴褛的小乞丐从巷子里钻了出来。他看起来只有七八岁,头发乱糟糟的,脸上沾满了污垢,手里拿着一个破碗,在刘府门口转来转去,似乎在等待什么。

燕承风灵机一动,他从口袋里掏出几个铜板,走到小乞丐面前,笑着说:“小朋友,这些铜板给你买吃的。”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