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公寓里最后一丝属于外人的气息彻底消散,当令人窒息的喧嚣与对峙归于死寂,理智,如同退潮后裸露出的冰冷礁石,终于在一片狼藉的情感废墟上,重新占据了高地。林晚知道,蜷缩在自我封闭的壳里,任由恐慌吞噬,解决不了任何问题。风暴不会因为她的躲避而平息,只会因为她的软弱而更加猖獗。
她最终还是伸出手,拿起了那个被季然留在茶几上的、沉甸甸的牛皮纸文件袋。指尖触碰到纸张粗糙的表面时,带着一种近乎自虐的冷静。
文件袋里,是季然麾下顶尖法务团队在短短一夜之间,如同最精密的仪器般梳理出的所有关键资料。那家首发爆料媒体的股权结构、背后复杂的资本关联、过往操盘类似舆论事件的“辉煌战绩”、文章发布的有组织时间线、引导舆论的大规模水军IP地址追踪……所有隐藏在迷雾后的链条,都被清晰地、冷酷地罗列在雪白的A4纸上,条分缕析,逻辑严密。专业,高效,不留情面,一如季然本人。
而在所有关于媒体和舆论操作的资料最后,单独附上了一份简洁却分量极重的人物背景调查报告。
目标人物姓名栏,赫然印着三个字:沈星落。
林晚的目光落在那个镌刻在记忆最痛处的名字上,感觉周身的血液仿佛在瞬间停止了流动,指尖变得如同冰块般寒冷。
报告上,是沈星落离开她之后,这八年堪称教科书式完美的辉煌履历。她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世界顶级的茱莉亚音乐学院,师从享誉全球的钢琴大师,毕业后顺利签约全球最大的古典音乐经纪公司,职业生涯一路开挂,巡演足迹遍布世界各大顶级音乐厅,奖项拿到手软,频繁登上各类高端杂志封面……她的每一步,都精准地踩在聚光灯最璀璨的焦点上,光芒万丈,无可挑剔,构建起一个与林晚所在的、相对低调的调香世界截然不同的、喧嚣而华丽的王国。
报告的最后,清晰地列出了她近期的公开行程安排。
白纸黑字,刺眼地显示着:一周后,她将作为特邀表演嘉宾,出席东海艺术馆的开幕庆典音乐会。
那一瞬间,如同电路接通,所有混乱的线索在林晚的脑海中“啪”地一声,串联成一条清晰而冰冷的逻辑链。她全明白了。
这场突如其来、时机精准、火力凶猛的舆论风暴,根本就不是结束,甚至不是主菜!它仅仅是一个“序曲”,一个被精心设计的前奏!是沈星落,为了她们时隔八年的“重逢”,特意为她林晚准备的一份,充满了羞辱与挑衅意味的“开场大礼”!她要先用这肮脏的舆论泥石流,将林晚彻底冲垮,推到风口浪尖,让她身败名裂,让她众叛亲离,让她陷入孤立无援、人人喊打的绝境!然后,再以一个高高在上的、光鲜亮丽的“拯救者”,或者更可能是一个冷眼旁观的“胜利者”的姿态,优雅地、从容地,出现在她面前,欣赏她狼狈不堪的惨状。
好一招狠辣的先发制人。好一个沈星落式的、充满了戏剧张力的“重逢”仪式。
林晚将那份冰冷的资料重重地扔回桌面,身体向后,完全陷进宽大的椅背里,疲惫地闭上了眼睛。
就在她合上眼帘的黑暗之中,那股被她强行尘封、压抑了整整八年的、独属于沈星落的晚香玉的味道,如同挣脱了封印的妖魔,不受控制地、带着排山倒海之势,从记忆那漆黑冰冷的海底翻涌而上,瞬间将她整个人彻底吞没,溺毙在往事的洪流里。
晚香玉,Tuberose。在调香的世界里,它是著名的“奢华与危险并存”的象征。香气极致馥郁、甜美、霸道,带着一种近乎糜烂的、丰腴的肉感,底层潜藏着微量的、类似动物情欲的吲哚气息,这使得它在具有惊人诱惑力的同时,也带着一丝不洁与堕落的暗示。在保守的维多利亚时代,它甚至被明令禁止未婚少女佩戴,因为它那过于撩拨心弦、催生幻梦的香气,被认为会诱发“不洁的幻想”,是名副其实的“危险之花”。
而沈星落,在林晚的生命中,就是一株活生生的、行走的、将晚香玉的特质演绎到极致的、人形的“危险之花”。
她们相识于大学喧闹的社团招新日。彼时,林晚还是一个沉浸在化学方程式、分子结构和各种精油萃取数据里的、有些孤僻且不善言辞的“理科怪胎”;而沈星落,则是音乐系早已声名远扬、被无数人众星捧月的“女神”。她永远是人群中最耀眼的存在,长发如黑色瀑布,眼波流转间顾盼生辉,当她坐在钢琴前,修长白皙的指尖落在黑白琴键上时,仿佛连空气都在为她流淌的光芒而颤动。
是沈星落先主动靠近她的,带着一种不容拒绝的热情。她会像一阵香风般突然出现在化学系那充满刺鼻气味的实验室门口,歪着头,用那双会说话的大眼睛,好奇地看林晚摆弄那些瓶瓶罐罐,进行各种看似枯燥的气味实验;她会不由分说地拉着林晚去听各种冷门先锋的音乐会,然后在散场后的星空下,挽着她的手臂,滔滔不绝、神采飞扬地为她讲解其中复杂的乐理和情感表达;她会在深夜空旷无人的琴房里,点亮一盏小灯,声称只为了林晚一个人,弹奏德彪西那首朦胧而充满暗示的《月光》……
她就像一束最强烈、最耀眼的聚光灯,以一种近乎野蛮的方式,强行闯入了林晚那个原本只有黑白灰三色、安静得只剩下数据和气味的单调世界,将她生命中所有未曾被触及的感官角落,都照得亮如白昼,色彩斑斓。
林晚毫无意外地沦陷了。她平生第一次,真切地体会到了那种被称之为“爱情”的、如同野火燎原般无法控制、近乎燃烧自我全部的激情。她们在一起的日子,每一天都像被浓缩了极致的感官体验。沈星落会带她去吃城中最辣、辣到流泪的重庆火锅;会拉着她去坐最高、最刺激的过山车,在失重的尖叫中紧紧握住她的手;会在深夜租一辆车,载着她在无人的沿海公路上疯狂飙车,任由海风将头发吹得狂舞……是她,亲手撕开了林晚理性冷静的外壳,教会了她如何去用身体和心灵“感受”这个世界的热烈与鲜活,而不是仅仅用大脑去“分析”它。
那时候被爱情冲昏头脑的林晚,甚至怀着满腔赤诚的爱意,偷偷为沈星落调制过一款独一无二的专属香水,主调,就是她当时认为最能代表对方特质的——晚香玉。她觉得,只有这种复杂、美丽到了极致、同时又暗藏危险诱惑的花朵,才配得上沈星落那令人无法抗拒的、矛盾而迷人的灵魂。
然而,这场如同最绮丽幻梦般的恋情,却猝不及防地终结于毕业前夕那个燥热的夏天。
沈星落同时收到了两个重磅消息:一是世界顶尖的茱莉亚音乐学院抛来的全额奖学金橄榄枝;二是国内一家顶级交响乐团发出的、极具分量的首席钢琴家邀约。摆在她面前的,是两条通往不同巅峰、却也意味着截然不同人生的道路。
彼时的林晚,天真地以为,她们会一起奔赴纽约,开启全新的生活。她甚至已经开始偷偷查阅资料,学习如何申请国外的调香学院,规划着属于她们两个人的未来。
但沈星落,却在那个夕阳如血的傍晚,做出了她的选择。她选择了那家国内顶尖乐团的首席职位。
原因简单而残酷——因为那位乐团的指挥,他的儿子,从很久以前就开始,对沈星落展开了猛烈而持久的追求。那是一个家世显赫、手握资源、能够为她光辉的音乐事业,铺平所有康庄大道、扫清一切障碍的男人。
分手那天,沈星落对她说的话,每一个字,都像淬了毒的冰锥,至今仍深深地扎在林晚的心上,无法拔除。
“晚晚,对不起。我是真的爱过你,这一点,请你相信。”沈星落的声音依旧那么动听,却冰冷得没有一丝温度,“但是,我也同样热爱我的前途,我的事业,我渴望站在世界之巅的光芒。和你在一起,我看到的未来,是安静的实验室,是单调的香气,是看不到尽头的平凡。而他,能给我想要的一切——资源、人脉、一步登天的机会。”
最后,她看着林晚,眼神里带着一种近乎怜悯的残忍清醒:“我们,从来就不是一个世界的人。你的世界太安静,太纯粹了,只有那些不会说话的瓶瓶罐罐。而我,生来就是属于舞台,属于聚光灯,属于万众欢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