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像一块吸满墨汁的海绵,压在城市的上空。
谢臻的公寓里,只有显示器散发着冰冷的白光,照亮他专注的侧脸。
键盘清脆的敲击声是这片寂静中唯一的旋律,每一个字符的跃出,都像是一次精准的外科手术,剖开名为“剧本”的脓疮。
他将那段优化后的“逃生代码”——如今的《RewriteSystem》APP——开源协议连同源码,一并上传到了全球最大的程序员社区。
这还不够。
他紧接着在自己的“情感自由档案馆”中,发布了一篇长达万字的檄文,标题锋利如刀——《论情感操控的隐蔽形态:从系统规训到私人神话》。
这篇文章如同一枚重磅炸弹,在深夜的网络世界引爆。
谢臻没有控诉,没有煽情,他用自己最擅长的逻辑语言,将顾晟过去所有监控、脑补、自我攻略的行为,冷静地拆解成一个个可分析的案例。
他甚至没有提顾晟的名字,只是用“一个典型的、构建了‘私人神话’的掌控者”来代指。
他在文章的结尾写道:“他收集你散落一地的生活碎片,在你看不见的地方,小心翼翼地将它们拼成一个他内心深处渴望的你的样子。
他以为这是守护,是深情,殊不知这是一种最高级别的傲慢。
爱不是单方面的数据采集与建模,不是用自己的想象去定义对方的灵魂。
真正的连接,是给予对方随时推翻你心中画像的权利,是允许你的世界,被另一个真实的存在,搅得天翻地覆。”
这篇文章的传播速度超出了所有人的想象。
它不再是圈地自萌的八卦,而是像病毒一样侵入了社会学、心理学的讨论区,甚至有知名大学的社会学教授深夜转发,称其为“数字时代亲密关系异化的绝佳样本”。
评论区彻底沸腾了。
“天啊,这说的不就是我那个控制狂前男友吗?他连我每天喝几杯水都要管!”
“我哭了,原来我不是不够好,只是活成了他剧本里的‘女主角’,一旦出戏就要被惩罚。”
“所以‘私人神话’的意思是,他爱的根本不是我,而是他想象中‘爱着他的我’?这太扎心了!”
而在这片滔天巨浪中,一条最不起眼的留言,却像定海神针,瞬间压过了所有喧嚣。
时间,凌晨三点。
点赞者ID:GS。
留言内容:“你说得对。我以前以为我在守护你,其实我在囚禁你。”
谢臻看到这条留言时,指尖微不可察地一顿。
他甚至能想象出顾晟在按下发送键时的样子——在晟煊集团顶层那间空旷冰冷的办公室里,对着满屏的数据和分析报告,第一次承认,他所有的精密计算,都输给了一颗活生生的人心。
几乎是同时,顾晟的电话打了过来,没有通过助理,是他那个私人号码。
“我在江边,想见你。”他的声音有些沙哑,像是熬了整夜,“我一个人,没带保镖,也没戴表。”
没戴那块象征着财富与地位的百达翡丽,这是一个姿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