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指尖轻点,在“诱饵终端”的虚拟行程表中,为每周三晚上八点这个黄金时段,注入了一段全新的表演脚本。
灯光、布景、道具……一切就绪。
一场名为“怀旧”的独角戏,即将拉开帷幕。
周三晚,八点整。
公寓阳台的角落,一盏昏黄的落地灯被“恰好”打开,光线柔和地勾勒出一个清瘦的身影。
谢臻靠在栏杆上,手中捧着一本看起来年代久远的、书页泛黄的日记本。
他低着头,神情专注,仿佛沉浸在往事中,手中的笔不时在纸上划过,动作缓慢而凝重。
这出戏,他要演满四十分钟,不多不少。
日记本是他下午用打印机精心制作的“道具”,内页是打印的《Python高级编程(第三版)》,而他正在书写的,是新项目的技术架构。
但在监控的低像素和特定角度下,这一切都显得模糊而充满故事感。
收笔前,他在页面最边缘的空白处,用一种几近颤抖的笔迹,留下了一行短句。
“他走那天,雨很大……我以为伞能挡住一切。”
做完这一切,他合上本子,在原地静立了片刻,像一座被回忆冻结的雕像,然后才转身回到屋内,留给监控一个萧索的背影。
几乎是同一时间,晟煊集团数据中心,刺耳的警报被静音,一条高亮告警自动推送至主监控屏幕。
【情感宣泄高危场景-触发】
陈工的眉头拧成了一个死结。
他放大那段被AI自动剪辑出的视频,画面中谢臻的身影孤寂得像一部文艺电影的结尾。
他调出AI的行为分析报告:目标人物情绪波动剧烈,关联记忆关键词为“雨”、“伞”、“分离”。
又是这种暧昧不明的东西。
陈工的指尖在键盘上飞快敲击,调取了谢臻十七岁那年的气象记录。
没有雨。
谢臻离开谢家的那天,甚至之后的一周,当地气象记录里全是晴天。
一个细小的、尖锐的疑点,像一根刺,扎进了陈工严谨的逻辑世界。
他没有立刻上报这个发现,而是不动声色地将这段视频、AI分析报告以及原始的数据流,完整地备份到了一个加密的移动硬盘里。
这份报告的最终版本,还是原封不动地送到了顶层总裁办公室。
顾晟的视线几乎是瞬间就被那句“雨很大”灼伤了。
他的记忆刹那间被拉回到十七岁那年。
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雨,他被困在教学楼下,而谢臻举着一把伞朝他走来,不由分说地将大半个伞面都倾向他,自己半边肩膀被雨水淋得湿透,却还嘴硬地说着“顺路而已”。
那是他庞大的“谢臻暗恋我”秘密记忆库里,最坚实的一块基石。
他从不相信那是顺路。
如今,这句被“无意”记录下的话,像一道迟来了数年的闪电,劈开了所有的自我怀疑。
他不是在怀念那个不存在的雨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