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自由档案馆”的系统警报。
一行猩红的警告信息在屏幕正中央跳动,带着一种数字心跳般的急促感:【警告:检测到外部高强度访问尝试,正在破解《心跳备案v2。0》加密层。
来源IP经十三重虚拟跳转,最终指向——晟煊集团内网服务器。】
谢臻的眉梢几不可察地挑了一下,原本靠在椅背上的闲散姿态瞬间收敛。
他修长的手指在键盘上敲出一串复杂的指令,屏幕上的数据流如瀑布般滚过。
昨日凌晨三点十五分,一个异常登录记录赫然在列,尽管被他亲手编写的三层嵌套防火墙成功拦截,但攻击路径的精准度却让他心头一凛。
对方并非无头苍蝇,而是像一枚□□,精准锁定了构成“反叙事共同体”的几个核心成员名单数据库。
沈知衡的反击来了,比预想中更快,也更狠。
他已经不满足于在舆论场上制造谣言,而是要从根源上拔除异己,彻底瓦解这个正在成型的抵抗网络。
就在这时,手机屏幕亮起,程予安的来电打破了清晨的寂静。
“谢臻,”电话那头的声音异常低沉,失去了往日的温和,“阿宁辞职了,今天一早发现的,东西都清空了,没跟任何人交接就消失了。”
背景音里,隐约传来程予安那位新经纪人焦急的催促声,显然,“绿茶反杀”的胜利并没有给他们带来真正的平静。
“知道了。”谢臻的回答简短而冷静,他甚至没有多问一句,因为他心里已经有了答案。
挂断电话后,他立刻切换到加密通讯频道,联系了那个被他收编的营销号主编“老吴”。
“打印店后巷那台监控的原始录像还在吗?”
老吴的回复几乎是秒回,带着一丝后怕的颤音:“谢先生,不好了!那块硬盘上周就被‘物业检修’的人给换走了,说是设备老化,统一升级!”
果然。
谢臻的唇角勾起一抹冰冷的弧度。
清除物理证据链,让阿宁这样的关键人证“消失”,沈知衡的手段干净利落,透着一股不容置喙的强势。
他想把棋盘重新洗牌,让一切死无对证。
但谢臻从来不打无准备之仗。
他关掉所有对话框,转而打开了那个聚集了数万名因“反恋爱霸凌”事件而关注他的网友社群。
他用一个全新的匿名马甲,在其中发起了一项看似平平无奇的投票:
【如果你的朋友因为拒绝被安排“恋爱剧本”而遭到网暴和孤立,你会选择站出来为他发声吗?】
这个问题如同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瞬间激起千层浪。
短短两小时内,投票吸引了超过八万名用户的真实参与,评论区涌入了数万条感同身受的留言。
谢臻没有去看那些情绪化的文字,而是将后台所有投票数据、评论关键词、用户画像全部导出,导入到一个复杂的分析模型中。
几分钟后,一张色彩斑斓、脉络清晰的可视化图谱在他的电脑上生成。
他将其命名为——《群体共情热力模型》。
这不仅是民意的展现,更是他下一步心理战役最精准的数据支撑和弹药库。
与此同时,晟煊集团顶层,战略总监办公室。
沈知衡正在召开一场高度机密的闭门会议。
陈助理端着新沏的龙井走进去,眼观鼻鼻观心,只用余光飞快地扫了一眼巨大的投影屏。
屏幕上赫然是谢臻与程予安过去一个月详尽到令人发指的社交轨迹动线图。
每一次见面、每一次通话,甚至每一次在社交平台上的互动,都被标注出来,旁边还有“情绪共振峰值”、“公众影响力拐点”等冰冷的分析术语。
沈知衡背对着众人,声音冷得像淬了冰:“舆论反扑只是暂时的情绪宣泄,公众的记忆只有七秒。
把他们那些所谓的‘兄弟情深’、‘姐妹日常’的视频素材全部收集起来,重新剪辑,给我突出‘情感依赖’和‘精神控制’的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