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你就听话。”李母道。
“听,一定听。”李玉茹道。
李父就是这样,家里要是缺点东西,李老太太夫妻那边有,他就过去问问。总不能让李老太太夫妻把东西都给了弟弟,这可不行。李父不是李大伯父,李大伯父的亲妈早早就没了,李大伯父更像是勤勤恳恳的牛马,也不敢反对亲爸跟继母。李父就不一样了,他排行第二,哪怕他是他妈的第一个儿子,他还是不大受他爸妈的重视,他才不管那么多。
这不,李父直接拿着一个瓶子过去李老爷子的屋子拿出药酒倒了一些出来。
“倒这么多?”李老太太道。
“玉茹的手肘淤青,她还得做作业,得用一用。”李父道,“过些天,她都要开学了。”
“多……多倒点。”李老太太一听是孙女手肘淤青,她就不说少倒点了。
李老太太夫妻是比较重男轻女,但是他们看重有文化的人。在李玉茹上高中之前,李老太太夫妻没有那么心疼李玉茹,在李玉茹上高中之后,李老太太夫妻知道李玉茹学习成绩不错,他们对李玉茹的态度就好很多。
这一次,李四姑姑的女儿来南城读书,李老太太夫妻没有多说话。实际上,李老太太夫妻都想着外孙女还是别打扰孙女高考了,只是表面功夫还得做一做,得让小儿子小儿媳妇满意。要不是李大伯父不是李老太太的亲生儿子,李老太太就让外孙女去李大伯父家里住着了。
“怎么伤着的,小心点。”李老太太道,“玉茹要高考,你们就不要让她做事情了。”
李四姑姑的女儿杨晓慧听到李老太太的话,心里不是滋味。杨晓慧跟她妈妈住在这边,她外婆外公对他们的态度都很冷淡,她妈妈还跟她说,要让她懂事一点,要她懂得多做一些活。李四姑姑今天早上就已经回去了,没有继续留在这边。
杨晓慧跟她妈住在李家的时候,她们就是睡在客厅过道。
这边的房子大是大一些,但客厅餐厅一起,摆放的圆桌也大。院子里有一些空间,李老太太在院子里种了一些葱姜蒜,还养了鸡鸭。
在李父回去的时候,李老太太又给李父装了几个鸡蛋,让李父做给李玉茹吃。
李三婶婶瞧见这一幕,她嘀咕,“姑娘再会读书,都是要嫁出去的。”
“弟妹,玉茹借给你儿子的笔记呢?”李父转头。
“那几个鸡蛋够不够,再多拿两个。”李三婶婶连忙道,“多拿几个,别只拿鸡蛋,还有鸭蛋呢。”
别看李三婶婶为了杨晓慧的事情去找李父李母要钱,但在其他的事情上面,李三婶婶稍微想明白一点,她就没有多计较。
“行,再拿几个蛋。”李父道。
李三婶婶心疼那些蛋,她还是给拿了好几个蛋,甚至还放了一个大鹅蛋。
“让玉茹好好补补。”李三婶婶道,“高考重要。她弟弟改天有问题,还得过去问问她呢。”
“把问题集中起来,玉茹有空的时候再去。”李父道。
“好,成。”李三婶婶笑着道。
“……”李老太太看着李三婶婶谄媚的样子,嘴角扯了扯,小儿子媳妇昨天还跟二房的人闹呢。
李三婶婶这个人就是这样,有的事情闹归闹,要是对自家有好处的,那就一定得上。对自家没有好处的,那不行。
李父拿着东西离开,李老太太这才道,“晓慧要读初三了。”
“读初三就读初三。”李三婶婶不愿意多管杨晓慧的事情,“又不是只有她要读初三,我儿子也要读初三。”
李四姑姑走之前还说杨晓慧可以跟李三婶婶的小儿子一起学习,李三婶婶想的是杨晓慧成绩好吗?要是杨晓慧能指导一下儿子还好,指导不了,那杨晓慧就是一个拖油瓶。
李三婶婶的小儿子在暑假的时候有过去李玉茹那边,小儿子都说了,说堂姐的脑子好用,说人家稍微教导一下,小儿子也就能多明白一点。
“难怪二嫂不愿意让杨晓慧过去。”李三婶婶道,“杨晓慧过去,真要是耽误了玉茹的学习,让人不能考上一个好的大学,这算谁的错?”
算你们的错!杨晓慧想要这么说,但是她妈说了,让她少说话。
李父从李老太太那边拿了东西回去家里,李母看到那些东西有些惊讶,“你妈舍得给这些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