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智斗鬼子读后感 > 第七章 抗日义举(第1页)

第七章 抗日义举(第1页)

第七章抗日义举

在杨老夫人和杨青的反复劝说下,杨青做主将二平娶进了家门。

就在天顺和二平拜天地的那个傍晚,小两口尚未入洞房,老尚便匆匆赶来找天顺,称有要事相商。

天顺环顾四周,说道:“这里说话不方便,咱们出去谈。”随后,他转头温柔地安慰二平:“你等我一会儿,我很快就回来。”

二平轻轻点头:“你去吧,我等你。”

天顺翻身上马,载着老尚,朝着三合店疾驰而去。马蹄扬起阵阵尘土,在夕阳的余晖中,两人的身影虽略显疲惫,却又透着坚定。

抵达三合店后,天顺找到安应儿,安排了一间安静的屋子安顿老尚。老尚倚在床边,长舒一口气,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天顺,这次多亏你了!皮衣都已安全送到,战士们穿着你们做的皮衣奔赴战场了。其实,我这次来,还有件更要紧的事。”

天顺拉过凳子坐下,神色凝重地问:“什么事?您说。”

老尚神情严肃,缓缓开口:“你知道吗?张家口已成了日本人的下一个目标。自他们侵入张家口,那里便陷入了无尽的黑暗。大好河山被腥风血雨笼罩,百姓们在日寇的铁蹄下苦苦煎熬。汉奸、特务四处横行,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张家口的民众,正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老尚顿了顿,声音哽咽,“尤其是在抗日根据地,日军推行惨无人道的‘三光政策’,制造了无数惨案,许多地方沦为无人区。在万全县城,短短6天,就有300多名平民百姓惨遭杀害;怀安县的川王家窑村,10来个日军将29名妇女儿童堵进山药窖,活活烧死;尚义县南壕堑镇,日军见人就砍,一个千人小镇,竟被屠戮1901人!还有张北县,日军抓来数千劳工修筑工事,每天都有10多人被打死、冻死,工程结束后,劳工不是被送去做人体试验,就是被扔进安固里淖溺亡,死去的劳工多达2000余人!庞家堡龙烟铁矿那里,工人们每天要干十四五个小时的重活,大多患上砂肺病,死伤无数,堆积如山的尸体填满了山沟,形成了‘万人坑’‘千人地’‘肉丘坟’。这几年,张家口被日本侵略者打死打伤的人多达数万,烧毁的房屋也有几万间,铁矿石、煤炭被疯狂掠夺,粮食、牲畜、皮毛都被运往日本。这笔血债,我们必须讨回来!”

天顺紧握拳头,眼中怒火熊熊:“对!一定要报仇!我早就恨透这些日本鬼子了!”

老尚继续说道:“如今日军攻势正猛,国家危在旦夕。关键时刻,共产党挺身而出,八路军开赴抗日前线,在平型关取得大捷,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让全国人民都备受鼓舞!中共中央成立了晋察冀军区,这是我党领导的第一块敌后抗日根据地,聂荣臻司令员带领大家与日军展开了艰苦卓绝的斗争。张家口的老百姓在党的带领下,也奋起反抗!建立了蔚县抗日民主政府,开辟了察南抗日根据地,还打了飞狐峪大捷。根据地不断发展壮大,一次次粉碎日军的扫荡,但也付出了巨大的牺牲。”老尚眼中闪过一丝哀伤,“战争太残酷了,部队现在药品严重短缺,很多伤员因无药医治,生命垂危。我这次来,就是想办法筹集些药品送回去。”

天顺挺直身子,急切地说:“您说,我该怎么帮忙?”

“我们在中华药房有联络员,找王经理,他已经把药品备好了。现在的关键是,要把药安全送出张家口。你先回家休息,明天咱们再和他们联系。”老尚拍了拍天顺的肩膀。

天顺点头:“好,您也早点歇着。”

离开三合店,天顺回到家中。屋内,二平还没睡,独自坐在昏暗的灯光下,一直守望着他归来。天顺轻手轻脚地进屋,以为二平睡着了,生怕吵醒她,小心翼翼地爬上炕。不料,二平突然坐起身来,身上的衣服不知何时已经褪去。在朦胧的灯光下,天顺看着二平美丽的身影,心中涌起一股暖流,也钻进了被窝。

次日,天顺和老尚来到中华药房,顺利取到药品后,又返回三合店,商议运送药品的办法。

老尚沉思良久,提议道:“我想了个主意,把药藏在粮食里运出城,你觉得可行吗?”

天顺皱着眉头思索片刻:“行,那就先试试看。”

城门口,日本兵荷枪实弹,对过往的车辆行人逐一严密搜查,气氛紧张到了极点。天顺骑着马远远观望,眉头紧锁,掏出一支烟点燃,袅袅烟雾中,他的大脑飞速运转着。

不多时,老尚赶着马车驶来。几个日本兵立刻围了上去,厉声喝问:“车上装的什么?”

“粮食。”老尚语气沉稳地回答。

“粮食统购统销,全部没收!”日本兵蛮横地叫嚷着。

老尚急忙上前阻拦:“你们这是干什么?这是我的粮食,凭什么没收?”

日本兵根本不予理会,强行扣押了粮食和马车。老尚无奈,只能空手而归。

回到三合店,老尚心有余悸地说:“还好听了你的,没把所有药品都带上。”

为了运药一事,天顺已经两天没回家了,小青和二平在家中焦急万分,时刻为他的安危忧心忡忡。

此刻,天顺、老尚和安应儿在三合店的房间里,再次商讨运药之策。

老尚满脸愁容:“这次没把药送出去,往后鬼子的盘查肯定会更严。”

天顺沉思片刻,郑重说道:“不能再贸然冒险了,鬼子检查太仔细,一旦被搜出来,药品就全完了。咱们必须确保万无一失。”

安应儿看向天顺:“天顺,你主意多,快想想办法。”

天顺眼睛突然一亮:“有了!安大哥,你赶紧去准备两套马车,再找些马肠子,要是没有马肠子,猪肠子也行。”

安应儿满脸疑惑:“要肠子干什么?”

天顺解释道:“我突然想起我二姨姥姥,她年轻时贩过大烟,把大烟装在猪肠子里,塞在屁股眼里贩运。咱们也把药用肠子装好,塞在马屁股里,只要出了城,就安全了。鬼子总不至于去检查马屁股吧?”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