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我眼中杜甫的情怀 > 第四十章(第1页)

第四十章(第1页)

第四十章

来到夔州后,受到柏茂琳照顾的杜甫,心情逐渐好转,闲暇之余到处游历,陆续写下《夔州歌十绝句》:

【其一】中巴之东巴东山,江水开辟流其间。白帝高为三峡镇,瞿塘险过百牢关。

【其二】白帝夔州各异城,蜀江楚峡混殊名。英雄割据非天意,霸主并吞在物情。

【其三】羣雄竞起问前朝,王者无外见今朝。比讶渔阳结怨恨,元听舜日旧箫韶。

【其四】赤甲白盐俱刺天,闾阎缭绕接山巅。枫林橘树丹青合,复道重楼锦绣悬。

【其五】瀼东瀼西一万家,江北江南春冬花。背飞鹤子遗琼蕊,相趁凫雏入蒋牙。

【其六】东屯稻畦一百顷,北有涧水通青苗。晴浴狎鸥分处处,雨随神女下朝朝。

【其七】蜀麻吴盐自古通,万斛之舟行若风。长年三老长歌里,白昼摊钱高浪中。

【其八】忆昔咸阳都市合,山水之图张卖时。巫峡曾经宝屏见,楚宫犹对碧峯疑。

【其九】武侯祠堂不可忘,中有松柏参天长。干戈满地客愁破,云日如火炎天凉。

【其十】阆风玄圃与蓬壶,中有高堂天下无。借问夔州压何处,峡门江腹拥城隅。」

这十首除了尽写当地风光外,也提及他探访武侯祠堂的想法,在他心中诸葛亮的地位当是崇高的。

二月,文帝派遣使者从许昌前往东面七百里的沛郡,询问民间疾苦、救济贫困者。这个动作并不只是救济穷苦这么简单,更重要是建业就在沛郡东南方将近八百里处,文帝的目标在曹魏众臣眼中不言可喻。当然东吴方面也得知这个抚慰的举动,碍于不知道文帝内心的打算,只能见机行事。

随后下《伐吴设镇军抚军大将军诏》:

「制诏:昔轩辕建四面之号,周武称「予有乱臣十人」,斯盖先圣所以体国君民,亮成天工,多贤为贵也。今内有公卿以镇京师,外设牧伯以监四方,至于元戎出征,则军中宜有柱石之贤帅,辎重所在,又宜有镇守之重臣,然后车驾可以周行天下,无内外之虑。吾今当征贼,欲守之积年。其以尚书令颖乡侯陈群为镇军大将军,尚书仆射西乡侯司马懿为抚军大将军。若吾临江授诸将方略,则抚军当留许昌,督后诸军,录后台文书事;镇军随车驾,当董督众军,录行尚书事;皆假节鼓吹,给中军兵骑六百人。吾欲去江数里,筑宫室,往来其中,见贼可击之形,便出奇兵击之。若或未可,则当舒六军以游猎,飨赐军士。」

轩辕建四面之号,是出于一次子贡问孔子:「古者黄帝四面,信乎?」孔子曰:」黄帝取合己者四人,使治四方,不谋而亲,不约而成,大有成功,此之谓四面也。」

子贡请教孔子说:「很久以前,黄帝无论是东南西北每一方面,都治理得很好,您认为能够相信吗?」

孔子回答说:「黄帝选取与自己投合的四个人,委派他们分别管理四个地方,不需要事前计谋,就能获得与自己亲身致理一样的成果,没有事前约定也能够得到成果,并都是大有成果的功绩,这种情形就要称誉赞扬是『四面』呀!(因为每个人只有一张脸孔,想要同时眼看四方,是不可能的事情。更不用说,要一个人同一时间亲自动手处理来自四方发生的问题!)」

周武称「予有乱臣十人」是出自《论语。泰伯二十》:

舜有臣五人而天下治。武王曰:「予有乱臣十人。」孔子曰:「才难,不其然乎?唐虞之际,于斯为盛。有妇人焉,九人而已。三分天下有其二,以服事殷。周之德,其可谓至德也已矣。」

意思是:

「舜有五个能人而使天下大治,武王说:『我有十个贤才。』孔子说:『人才难得,难道不是这样的吗?尧、舜、武王时期,人才最多,也不过如此,武王的十个贤人中还有一个女性。周文王掌握着国家三分之二的面积,仍然服从中央的领导。他的品德真算至高无上。』」

这道诏令最主要封赏的两个人,都是曹丕代汉以来相当倚重的两个人:陈群担任镇军大将军,司马懿担任抚军大将军,以这两人担任将军职似乎有些突兀,最重要的是留守后方的重任如同之前交给司马懿,可见对他的信任,文帝不像父亲每回出征都让儿子留守,即使曹叡已经成年,也是选心腹重臣担任。

三月,文帝从许昌出发前往南方一百三十里的召陵,当然不会是一般的巡游,是为了下令修讨虏渠,主要是引汝水入颍水,用以增加水量,他的目的就很明显了,想要从这里一路经由颍水入淮河,目的地当然又是老地方濡须。

继去年轲比能再次入侵素利,知道情况的田豫率轻骑牵制,让他只能派部将琐奴抵御,遭到出奇兵击退后,又不死心再度入寇曹魏边境。这次负责对付他的是并州刺史梁习,当然在这位对付少数民族极有心得的将领面前,讨不了什么便宜,大败逃回。

二十八日,监督引河工程启动后,再吩咐准备征吴准备的船只后,文帝回到许昌去准备其他事情。隔日下《征吴临行诏司马懿》诏书:

「吾深以后事为念,故以委卿。曹参虽有战功,而萧何为重。使吾无西顾之忧,不亦可乎!」

萧何是刘邦大功臣、后来做到相国之位,那么曹参是谁?能和他相提并论吗?

曹参,字敬伯,沛人,继萧何后的汉朝第二位相国,称『曹相国』。刘邦从沛公起事时,以中涓的身份跟随。项羽到了关中,封刘邦为汉王,汉王封他为建成侯,跟随到关中后升为将军,日后随汉王回军平定三秦。夺取咸阳后改名为新城,率兵守卫景陵达二十天,三秦派章平等人进攻,率兵迎击大败三秦联军。得胜后汉王把宁秦赐给他当作食邑。

汉高祖二年,担任代理左丞相,领兵进驻关中。一个多月后魏王豹反叛,以代理左丞相的身份分别与韩信率军向东在东张攻打并大败魏将军孙遫的军队,乘着得胜的气势进攻安邑,捕获魏将王襄,又在曲阳进击魏王,一路追击到武垣后活捉魏王豹,夺取平阳后虏获魏王的母亲与家人,自此将魏地全收归汉所有,共得五十二座城邑。得知消息的刘邦把平阳赐给他当作食邑。

又跟随韩信在邬县东面进击、大败赵国相国夏说率领的军队,将他斩杀。随后与原常山王张耳率兵至井陉,攻打成安君陈余,回军把赵国的别将围困在邬县城中,结果戚将军突围逃跑中遭到追击并斩杀。更率兵到敖仓汉王的营地,此时韩信已经打败赵国成为相国。

向东攻打齐国时,以左丞相的身份隶属韩信之下,击溃齐国驻防在历下军队后,顺利夺取临淄。之后跟随韩信在上假密进击并大败龙且军队,斩杀大将外还俘虏部将周兰。平定齐国后总计得到七十余县。

当上齐王的韩信领兵到陈县与汉王会合,共同打败项羽,他留下来平定齐国尚未降服的地方。

文帝的意思就是说即使曹参的战功再高,也比不上留守的萧何,希望他能够接受这个任务,不要对自己有所不满。可以说他多虑了,司马懿当然不会有所抱怨,从曹丕当上太子的那一刻开始,两人就是政治共同体,只要对于文帝有利,就是对于自己有利,没有什么好不满的。

三月,文帝宣布再次伐吴的计划,召请群臣议事,一如往常又有大臣劝谏放弃,这次是御史中丞、父亲曹操好友鲍信之子鲍勋当廷上谏:「王师屡次征伐而没能攻克的原因,是因为吴国、蜀国唇齿相依,凭依山水险要阻隔,有难以攻拔的态势缘故。现在劳动士兵,袭击遥远的目标,每天耗费千金,国中白白消耗财力,使得狡黠的敌人轻视我国的威势,臣下认为不可。」这些话可就惹得兴头上的文帝大怒,下令将他贬为治书执法。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