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我眼中杜甫的情怀 > 第六章(第2页)

第六章(第2页)

派出臧洪打败单经、刘备,帮曹操解决兖州包围网的袁绍,想到去年的巨马水之战就来气,找来沮授等谋士商讨,决定目标放在远离公孙瓒根据地幽州的青州,任命长子袁谭为青州刺史,带兵前往攻打由公孙瓒任命的青州刺史田楷;早先是粮赋殷实之地的青州,经过黄巾之乱与近两年两家在此征战不休,早就士卒疲困、粮食并尽,互掠百姓造成野无青草,可说已是疲敝之州,想在此征战关键就是后勤粮草,这方面袁绍无疑占极大的地利优势。

袁谭作为将领并不比田楷出色,不过在兵力以及粮草补给占优势情况之下,还是连连战胜,最后逼得田楷无计可施,只好弃城遁逃回幽州。随后朝廷派使者赵岐调停两家之间的纷争,命议和罢兵休战,公孙瓒也只能接受袁绍势力进入青州的事实,至于在北海一角的孔融,自保都来不及了,当然就无人闻问。

带领剩余部队逃出封丘的袁术,先是逃往襄邑,没想到曹操尾随而至,还没来得及喘口气又被逼的逃往太寿,这里周边地势低平、城防坚固,曹操兵临城下观察地形之后,不想硬攻损失兵力,命人掘开附近的太寿渠,让渠水导入城中,不到半日太寿城变成太寿湖,逼的袁术也待不下去,打开城门继续逃往宁陵,这时心想已经不是兖州了,应该不会追来了吧?

才刚喘息得知曹操部队开到城下,袁术整个人魂都要飞了,不管三七二十一带了部队赶紧离开。其实在宁陵城下的,只是曹仁所带领人数不多的先头骑兵部队,假使袁术定下心来观察,说不定曹仁会吃败仗,但是持续快速的追击,让他丧失判断能力,只想快点远离曹操的军队,使曹仁不用交兵拿下宁陵。他率军一路狂奔数百里,终于抵达雍丘,确定袁术离开宁陵后,曹仁收兵到太寿会合,随后全军撤回定陶。

三月,在雍丘休养生息的袁术终于恢复元气,但是待在这里终究不是长久之计,打算前往比较富庶的寿春。这时袁绍出招让他直跳脚,竟然任命会稽人周昂为九江太守,两年前挡住孙坚与公孙瓒联军,射死公孙越,算是袁术和公孙瓒共同的仇家。恰好孙贲率领孙坚旧部来投,命他率兵攻打九江,打败周昂和周喁兄弟,随后更在阴陵击破周昂,败走不知所踪,至于周喁只能投靠在丹阳的另一位兄长周昕,不过丹阳太守早已不是周昕。

早先孙坚妻弟吴景与孙坚同在袁术手下担任骑都尉,得到授意前往攻打丹阳,周昕兵败逃往会稽投靠王朗,成功攻下丹阳后,袁术顺势任命吴景为丹阳太守。周喁不得已整军回攻孙贲遭到击破,只好回会稽与兄长会合。孙贲获得袁术任命本来是孙坚的豫州刺史一职,任吴景担任太守的丹阳都尉,孙家经此一役元气再度大伤,只能在袁术手下等待机会。

镇守寿春是袁术派任的陈瑀,算是自己的势力范围,心想应该没什么问题才是。没想到知道匡亭之战结果,大概是觉得袁术不是自己的理想上司,竟然关闭城门,拒绝自己入城,给了一顿闭门羹。虽然气极无奈自己现在没有攻城的把握,只得先退守阴陵,派人前往各地征募兵卒,招回流散各地的旧部。

虽然在匡亭被曹操打的落花流水,在阴陵准备好的袁术,也不是陈瑀能够抵挡的,猛攻之下弃城逃到下邳,让他顺利在寿春立足。许多原先追随他的势力也来到寿春,包括孙坚长子孙策。来到寿春后,结识避难来到寿春的吕范,认为他并非泛泛之辈,以礼相待,他也将门客百余人交给孙策带领,自此开启跟随的生涯。

来到寿春袁术府求见的孙策,流泪对袁术说想要继承亡父的遗志,希望能够归还父亲旧部。袁术仔细看了看从未谋面的孙坚长子,聆听其语言,观察其举止,了解他并非会是寄人篱下、久居人下。不过自己才刚到寿春,急于扩展地盘,要是现在归还的话,会影响到接下来在淮南的发展,碍于情况不能明说,一来怕失去孙家的信任,二来怕刚刚归附的旧部也会产生嫌隙,只好说:「我已经任命你的舅父吴景为丹阳太守、你的堂兄孙贲为丹阳都尉。丹阳兵为天下精锐,你可前去投奔他们,召募义兵。」这下即使孙策再不满也只能接受。事实上吴景虽为丹阳太守,事实上并没有实际到任,是留在吴郡曲阿当地。

送走孙策的袁术把目光放到九江郡,现任扬州刺史陈温与曹操关系良好,先前夏侯惇与曹洪两次到扬州募兵,前后给了数千庐江精兵,不可不谓不厚,如此与曹操关系良好,在大败于曹操手中的袁术看来,不啻是眼中钉、肉中刺,非除之不快。亲率余部攻向并非对手的九江,陈温兵败后遭到杀害,让他自领扬州牧,兼称徐州伯。这动作可就不聪明了,要知道现任徐州牧兼盟友陶谦,不到半年前还出兵帮他围攻兖州,这样**裸的过河拆桥动作,大概是觉得陶谦也是被曹操打败,不过尔尔,兼称徐州伯就是挑明,占领扬州后的下一步,就是占领徐州。远在长安的李傕,得知袁术夺得扬州,为了强化结交以为外援,再度以朝廷为名封为左将军、阳翟侯,假节。

得知舅舅吴景在曲阿后,孙策于是拜托吕范,让他去江都接母亲到曲阿依附,让自己没有后顾之忧,吕范应允后随即出发前往江都。当时江都属于徐州,徐州刺史陶谦才刚与袁术连手攻打兖州,虽然没有成功,两方的关系应该不致于有问题。问题就出在袁术身上,一路跑到寿春,已经是紧邻徐州的淮南扬州地区,杀陈温后自领扬州牧,兼称徐州伯,挑起双方敏感的神经,陶谦当然也不是那种温良恭俭让之人,驱逐黄巾、压制当地望族,手段老练,既然袁术算是公开挑战,之前的同盟关系也当作废,只能以敌人看待。

还没到达江都见到吴夫人前,吕范就被早早知道消息的陶谦,下令各县通缉,理由是怀疑他是袁术派来的细作,想要内应颠覆徐州,还派兵在江都孙宅附近警戒。幸好门客探听提前告知,赶紧隐藏行踪,派门客去招募身手矫健之人,将吴夫人顺利带出,沿途加紧赶路奔往曲阿,以免遭到陶谦派兵拦截,顺利将吴夫人送到吴景处后就与孙策会合。

此时孙策仅有吕范、族人孙河,以及吕范门人百余人在身旁,凡事都靠二人奔走协助,吕范接回吴夫人即是一例,正因为草创初期有如此深厚的关系,孙策视他为至亲,每每孙家家宴,吕范总是与孙夫人同桌共饮,不拘泥于君臣之礼。

抵达曲阿的孙策靠着舅父吴景的帮助,招募数百丹阳兵作为起兵资本。凡事总不会一帆风顺的,在他出兵前夕遭到泾县贼帅祖郎的攻击,交战中他的马鞍被祖郎砍断,当场落马,幸亏程普与一骑持矛杀进抢救,大声呼叫,才使得祖郎军大散。程普跟随孙坚起兵出生入死,算的上是他的长辈。独立自主的第一仗,以大败亏输人马尽失作结。

三月,才刚经由朝廷调解与公孙瓒的争端,把势力伸进青州的袁绍,原以为可以稍微喘口气,没想到自己南下薄落津的时候,魏郡居然发生兵变公然揭起反旗,不仅如此还与黑山军于毒四万人连手,进兵原本是前冀州刺史韩馥的根据地邺城,原本以为这样城防坚固、钱榖丰足的城池,应该足以抵挡,结果不数日竟然城陷,魏郡太守栗成也以身殉城。正在开庆功宴的袁绍众人听到这个消息,有家人在邺城的,不是放声大哭,就是脸色大变,惟独袁绍神情自若一如平常。

黑山军虽然势力庞大,并不是一人统辖比较像是联盟军,在邺城的黑山军是由十余个首领率领的部队,其中一人为陶升本性良善,原来是内黄县的衙吏,后来因为某些原因加入黑山军,曾自号平汉将军。当于毒攻破邺城时,他率领部属从西城进入关上州门,不让其他黑山贼进入,将袁绍的家属并城内官吏都保护起来,他知道这只能短时间阻止黑山军,随后以车将众人载运离开前往斥丘,派人通知袁绍前往会合。

收到陶升消息后,部属或信或疑,或提出建议由部将前去,他留在薄落津等候消息即可,袁绍挥了挥手,认为自己应该亲身前往以示诚意,况且陶升叛离黑山军需要一个有利的保障。率军到达斥丘后见到陶升,先是感谢保护其家人与官吏的义举,知道原先为内黄县的衙吏,为了报答就提拔为建义中郎将,随军屯兵斥丘。

六月,自从黑山军攻陷邺城之后,冀州各城都加强守备,没有城池继续遭到攻陷,在秋收来临之前,黑山军粮食的供应就出现问题。知道消息得袁绍率领军队从朝歌出征,目标是由于毒所率领、驻扎于鹿肠山附近的黑山军。他看准山地地形,派兵把守所有鹿肠山出入道路,集中兵力攻打,围攻五日之后在苍岩谷大败黑山军,刚刚归附的陶升临阵斩杀于毒,两人平素是否有恩怨就不得而知,此役黑山军死者逾万人。袁绍想乘此得胜气势,一举打压冀州境内猖獗已久的黑山军,继续沿着鹿肠山进军,沿路击败髭丈八、刘石、青牛角、左校、郭大贤、李大目、于氐根等人所率领的黑山军,斩首数万。

如果要剿灭黑山军,不得不面对的就是最强大的张燕。本名褚燕,与在公孙瓒手下却不太得志的赵云是同乡,同是常山郡真定人。黄巾之乱时聚集少年在山野间为盗,回到家乡真定聚众万人与张牛角合作。进攻廮陶时张牛角受箭伤不治,贼军就由他统辖,由褚改姓张,当做继承张牛角的遗志。

因为身轻如燕,又勇猛善战,在部属间都以『飞燕』称呼,在张燕不断壮大的情况下,常山等地的盗匪、流寇,如小股盗匪头目如孙轻、王当等人,不断有人前往投靠,形成巨大的势力,发展到近百万众,号称『黑山军』,只要黄河以北的州县,不是受过劫掠,就是在威胁阴影之下。朝廷才刚度过黄巾之乱,元气大损之下根本无力讨伐。相准这个时机的张燕,派使者到朝廷请降,给了双方一个台阶下,灵帝就赏他平难中郎将的官衔,给予管理黄河以北山区的行政、治安事务,甚至还可以以他的名义推举孝廉,派计吏到朝廷去汇报,可以说是河北的一方之霸,比起州刺史、州牧毫不逊色,这样的张燕,只是没有州牧之名,却有州牧之实。

想要对付有如此势力的张燕,明白靠自己恐怕是勉强的袁绍,想到去年离开张杨投奔自己的吕布,照应这些时日也该为自己出点力气,派人回去冀州城,通知他来此助战。在冀州城得到袁绍的口信,把高顺、张辽等人叫来,吩咐准备前往鹿肠山麓会合。

吕布等人与袁绍会合之后,选定在张燕老巢常山展开决战,虽然袁绍找来吕布等人助阵,张燕也有地利之便,加上有数万黑山军精锐在此,对阵起来谁也没有把握。

从击鼓开战以来,袁军谋士群就有预料,这一仗应该是袁绍起家河北以来最辛苦的一役。果然如预料的一般,靠着吕布当世无双的骑射,加上高顺、张辽的从旁协助,这一路倒是不用担心,但是袁军其他将领感受黑山军数量庞大的压力,虽然尽力抵挡也只能维持在僵持状态。过了十余日虽然黑山军死伤众多,袁军也是疲惫不堪,两方都没有能力继续对阵,彷佛有默契般的各自退兵。

袁绍在应对冀州内部叛变的同时,徐州内部也有问题等着陶谦处理。下邳近来出现一个名阙宣的当地人,啸聚数千人自称天子。幕僚都建议派出一支丹阳兵就可以解决,陶谦却不置可否,颇有深意的看着众人。几天后下邳城外,阙宣正和跟从自己的数千人游**,发现远处有马蹄声快速接近,骑马者下马后,交给他一封信后就离去。

十日之后,阙宣与数千追随者一改衣着,身披甲冑头盔,突然出现在泰山郡华城外,守将被这群不知是盗匪还是其他城来犯的军队吓着,连守城都忘了,三两下就被打进城中。尔后侵占费城。在费城中他对于追随者表明:「下一个目标就是任城!」他背后的神秘身影逐渐明朗,原来是徐州牧陶谦。

阙宣自称天子,当然是大不敬,身为朝廷命官的陶谦,职责上理当镇压缉捕,却利用此人去报复曹操去年带给自己的屈辱。他自然知道如果与阙宣公开合作,会造成部下与民心离散,甚至于袁绍与曹操就有充分的理由攻打徐州。于是采取暗中协助,阙宣的兵甲、粮草当然就是他提供的,用意就是要造成假象,让世人认为阙宣是徐州的叛乱份子,与自己无关。

没过多久,阙宣与追随者来到任城城下,面对守备森严的城防,早就有陶谦的指示,在城外掠夺即可,不需要接近城池,掠夺一番后就赶紧离开。他离开任城到徐、兖二州交界之处,突然遭受陶谦领兵攻击,当场死亡,剩余投降者被带回徐州。这也是陶谦的计划,让死去的阙宣承受曹操的怒火,更收编其众,毕竟死人是不会说话的,不是吗?这样的伎俩能不能骗过曹操呢?

曹操找来陈宫、程立商讨,对于这个老滑头陶谦,该用什么办法对付,让他断了对兖州出手的念头。两人觉得还是要军事行动,以与阙宣连手侵扰兖州为名讨伐,更要让陶谦来不及反应与求援,之前与袁术闹翻,四邻几乎没有盟友,目前正是最好出兵的时机。最好的情况是一举拿下徐州这个富庶之地,次之就是要打到陶谦元气大伤,无法出徐州,认可这个计划的曹操,命人加紧训练并囤积粮草。

入秋,曹操率领部队从定陶出发,命于禁率领先锋部队,务必要在陶谦还没来得及反应之前,拔取城池。于禁字文则,泰山巨平人,原来是济北相鲍信协助兖州刺史刘岱,对抗黄巾军招募兵力时加入,去年刘岱、鲍信接续阵亡,曹操接管兖州时,于禁隶属原在刘岱手下的将军王朗,王朗觉得于禁有才「异之」,推荐让他担任大将,曹操见了他之后,任命为军司马。

由于禁率领的一路,先是攻克广威,沿着泗水前进,曹仁也率领另外一路,攻破陶谦部将吕由。曹军彷佛秋风扫落叶一般,短短不到一个月内,连续攻克徐州十余城,毕竟丹阳兵都在陶谦身边,一般的守城部队是无法抵挡曹操的进攻的。终于连克十余城后,于禁与曹仁与曹操本队会合徐州治城彭城,于此截击到陶谦,曹操心想:「终于找到你这个老滑头了!」奖赏于禁功劳,任命为陷陈都尉。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