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杜甫写的三国诗词 > 第二十六章(第4页)

第二十六章(第4页)

马超也没闲着,自负其勇力绝人,在马前放置六斛米囊,骑马来回奔走,用斛米测量他的体重,想要暗中偷袭擒捉。听说他的护卫许褚勇猛过人,平日经常听闻大名,怀疑随从即是此人。放声大喊问:「曹公的虎侯在哪里?」曹操就用手指了指,许褚怒目圆睁令他不敢轻举妄动。

两人会面结束各自回营后,马超等人疑惑问:「曹操和你说了些什么?」不疑有他的韩遂说:「没有说什么,只是谈论往事罢了。」对此感到怀疑的马超,开始产生疑心,更认为他与曹操另有谋画。当日回营后曹操才知道马超意图偷袭自己,心有余悸的说:「差点被狡猾的贼人所害。」

几日后,曹操又写了一封圈改涂抹了许多地方的信,派人送到关中军营给韩遂,马超等人知道后要求拿出来给他们看,信上涂改多处,马超认为曹操做事情谨慎,不可能会写这种涂改的信,认定是他为了遮掩盘算涂改的,这下不仅没有表明清白,反而让诸将的疑心更重。

除了破坏马超众人与韩遂的关系外,曹操对于韩遂属下也没有放过。

阎行,字彦明,金城人,在同乡韩遂的手下担任部将。建安十四年时,韩遂派他去邺城。曹操上表封他为犍为太守,交代带回《与韩遂教》:「谢文约:卿始起兵时,自有所逼,我所具明也。当早来,共匡辅国朝。」回去后劝说韩遂归附朝廷,送一子去邺城作为人质,自己也送父母去许任职,表示归顺的诚心。

不久前韩遂讨伐张猛时,马超与凉州其他将领商议起兵抗击曹操,一致推举韩遂为都督。马腾在邺城作为人质,韩遂返回后马超对他说:「前司隶校尉钟繇曾命我谋害将军,关东之人已经不可以相信了。现在我放弃我的父亲,如父亲一样对待将军,将军也应该放弃你的儿子,如儿子一样对待我。」阎行进谏韩遂不要与马超联合,韩遂说:「现在诸将不谋而合,似乎有天意啊。」韩遂和曹操交马谈话时,跟在韩遂身后就是阎行,曹操望着他对韩遂说:「要顾念这个孝子。」

破坏关中诸将间的信任目的达到后,与马超等约定日期进行会战的曹操,先派轻装部队进行挑战,与马超等大战多时,才派遣精锐骑兵进行夹击,大破马超等人,临阵斩杀成宜、李堪等。韩遂、马超逃奔凉州,杨秋逃奔安定。交战中许褚亲自斩得敌军首级,因护卫作战有功,官封武卫中郎将。又因马超问起虎侯,虎痴之名从此为众人所知,甚至有人以为这就是许褚的姓名。

卫觊,字伯觎,河东安邑人。少年早成以才学为世人所知。曾经担任过曹操司空府的属吏、茂陵县令、尚书郎。建安四年官渡之战即将爆发前夕,荆州牧刘表支持袁绍,关中诸将保持中立、坐观成败。想到益州牧刘璋与刘表有嫌隙的曹操,任命他担任治书侍御史,前往出使益州要刘璋出兵牵制刘表,避免刘表出兵扰乱大后方许都等地;经过长安时,才知进入益州道路,早已被据守汉中的张鲁派兵堵死,不得已只好留在关中。

董卓乱政时逃离关中的人民,都在北方稍定的这时候选择回到故乡,关中诸将就把他们纳为部曲增强自己武装力量,知道情形后他写信给尚书令荀彧:「关中县是个丰腴富饶之地,前些时候因兵荒马乱,百姓流亡到荆州的有十万余户。听说老家已经安定下来,这些人都盼望着早日返回家乡。回来的人却找不到活儿干,各路将领竞相招纳他们做为自己的私兵。因为各郡县的力量薄弱,无法与他们抗争,各路将领的势力就逐渐强大起来。一旦有什么风吹草动,这些军队就成后患。盐,是国家的宝物,自战乱以来未加管理、发放散乱。如今应该像从前那样设专人监卖,再拿赚到的钱买些米,如果有归来的百姓,就把米供给他们,鼓励他们辛勤耕作,积累粮食,以使关中重新富裕起来。远方的百姓听说了这些事,也一定会日夜兼程,争先恐后竞相回赶。再派司隶校尉留治关中做为主将,那么就可以逐渐削弱各路将领的势力,使地方官府的力量日益强盛,老百姓的生活富裕起来,这可是强本弱敌的好事啊!」

荀彧就把卫觊的好建议写成文书上报。决定采纳此意见的曹操,先派谒者仆射监督盐官,再派司隶校尉钟繇管治弘农。等到关中各地都比照执行,把他召回许都,提拔为尚书在荀彧底下任职。

虽然之前有黄权、王累等人的劝谏风波,益州牧刘璋还是排除众议派法正为正使、同郡孟达为副,各自率领两千人,前往迎接刘备。到达荆州后,法正向刘备献计:「以将军的英明才干,应当利用刘璋的懦弱无能;张松是益州的主要官员,让他在成都内部影响;以这样的情势来攻取益州,简直就是易如反掌。」出乎意料,听完之后的刘备陷入迟疑不决的情绪。

在一旁的军师中郎将庞统,看到这情况赶紧劝说:「荆州经过赤壁战后,原本的沃土已经荒凉残破,真正的逸才已经不多;加上东有孙权,北有曹操,这样的形势难以有所发挥。相反地益州的户口有一百万,土地肥沃,物产丰富,如果到益州作为事业的资本,将可成就大业!」刘备摇头:「现在与我势同水火的,惟有曹操。曹操严厉,我则宽厚,曹操凶暴,我待仁慈;曹操诡诈,我守忠信;向来都是与曹操相反,事情才得以成功。假如因为贪图小利而在天下人口中失去信义,那该怎么办?」

即使潼关胜利,曹军将领们包括曹仁、夏侯渊等还是有问题:「刚开始的时候,关中主力据守潼关,渭水以北的道路空**没有任何防备。您却不从河东进攻冯翊,反倒是屯兵在潼关后,才再北渡黄河,这是为什么原因?」曹操笑着说:「敌军据守潼关,如果马上进入河东,马超他们就会分兵把守各处渡口,那时候我们就不能渡过西河。故意以重兵集中在潼关,吸引他们集中力量在防守潼关上,西河的戒备就会空虚,徐晃、朱灵两位将军得以不受阻碍的轻易取得西河。」

接着说:「之后率领大军北渡黄河,敌军没有办法与我们争夺西河,在于两位将军已先驻军在那里,扼守要害。用车辆和树木,向南修建甬道,除了安全,也是向敌军示弱的计谋。渡过渭水后修筑营垒,面对关中诸将挑战却坚守不出,就是为了让他骄傲自大,以为我们不敢应战;他们才没有对于营垒修筑防御。马超请求割地。我假装答应要求,顺从他们的意思是为了让他们自以为安全,疏于防备。我们养精蓄锐,一旦发起攻击,像是迅雷不及掩耳。战场上形势变化莫测,不能仅仅执着于一种方法或是手段。」

诸将又问:「开始时,关中联军每到一部将领,率军来到潼关,您知道后都面露笑容,这是为何?」曹操笑着说:「关中地区辽阔广大,如果他们各自据险坚守,我们如果逐一征讨他们,没有花个一两年时间是平定不了。让他们全都集中在一起,人数虽多,由于没有人肯低头、争著作主,这样庞大的军队没有可以发号施令的人,自然可以一举消灭,远比我们长途征伐来的轻松,所以我心中喜悦。」听完之后曹军诸将大感佩服。将战场整顿完毕后,恢复到能够农耕的状态,才让大军前往长安进行休整。

这次关中诸将举兵反叛,弘农郡和冯翊郡多个县邑响应,唯独河东郡虽然邻接,人民却无异心。曹操率军与叛军对抗时,军粮就完全依靠河东郡供应,直到战胜后还剩下二十多万斛,曹操因而称赞杜畿,上表《下令增封杜畿秩》:「河东太守杜畿,孔子所谓『禹,吾无间然矣』。增秩中二千石。」以增加他的俸禄作为奖励。

魏延,字文长,荆州义阳郡人,与卓膺同样是以部曲身分参加,和以代理裨将军身分参战的黄忠不同,刘备应该也是受到曹操刺激,看到他手下谋士如云、将领能征惯战,加上在许都时,眼见曹操收降张辽、陈群等人,心中应该满是羡慕的心情。如果仅是靠关羽、张飞与赵云,别说是取得天下,连守护现有的荆州地盘都显得人手不足,培养能够独当一面的将领,成为当务之急,眼下益州之行就是最好的锻炼机会。

刘备前脚才刚率领部队离开公安,马上就出状况,问题出在孙夫人。应邀入益州协助攻打汉中张鲁的消息,传到刚刚迁到秣陵的孙权耳中,顿时怒不可抑。这是为何?之前周瑜、甘宁等人曾劝他借机攻取蜀地,为了不希望弄僵关系,还以此事征询过心中有自己打算的刘备意见,假意说:「我与刘璋托名为皇族后裔,希望借助先人英灵,以匡救汉室。如今刘璋得罪了大家,我独自心内惊惧不安,不敢听说攻取蜀地的话语,希望您对他实行宽恕。如果这个请求没有得到答复,我当披散头发归隐山林。」既然都说到这样,孙权就答应这个要求,暂缓周瑜的攻蜀计划。今天刘备却向西进军,图谋吞并益州,留关羽镇守荆州。明白刘备的意图后勃然大怒:「狡猾的东西竟敢耍弄诈术!」这下对刘备深为不满,双方关系产生微妙变化。

至于孙权为什么把大本营从吴郡移到秣陵呢?出于他信任的谋士张纮建议。

去年驻守京口时,张纮提出建议:「秣陵,楚武王开始建设,命名为金陵。地势连绵山岗上满是石头,询问当地的故旧耆老,都说秦始皇东巡会稽曾经路过此地,善于风水者对他说金陵的地形有王者都邑的气势,秦始皇下令掘断山脉,以图破坏风水,改名为秣陵。到了今日气势依然如故,地有其气,天之所命,作为都邑是恰当不过的选择。」孙权虽然很喜欢这个提议,却没有马上实行。不久刘备来到京口,安排在秣陵下榻,观察附近地形之后,劝孙权迁大本营于此。孙权听了说:「看来你与张纮的见解相同。」才立下迁移秣陵的决定,也可说刘备帮了张纮,推了孙权一把。

即使在迁移大本营这件事情上,可能要感谢刘备,抢占益州是周瑜生前就提出的建议,自己还没来得及实施,就被抢先,这种感觉让他非常不痛快,碍于都是对抗曹操同盟立场,无法翻脸不认人,想来想去,派人去公安把妹妹接回来,作为对此事的抗议,当然还有一手留给妹妹。

这消息报告给诸葛亮知道,马上派刘备亲将征虏将军张飞与他合作,赶紧到长江上拦截,幸亏早有布置,实时抢回刘禅,只让孙夫人的船队回到江东,荆州一行人赶紧回到公安。

十月,远在邺城的曹丕,遭逢开始留守以来的第一次挑战:河间人田银和同乡百姓苏伯叛乱,煽动幽、冀两州。留守邺城的曹丕想亲自讨伐他们,功曹常林建议:「北方吏民喜爱平安厌恶战乱,两人聚集的乌合之众不是心腹之患,如今大军在远方,外有强敌,受命镇守邺城,倘若轻率出征,即使赢了也不武。」

曹丕接受建议,改派官渡战后驻守黎阳的将军贾信前往讨伐,再让行安西将军的堂叔曹仁受任为行骁骑将军,都督七军前去讨伐,鲜卑首领轲比能也率三千余骑随护乌丸校尉阎柔前往,在三路大军压境之下很快消灭了河间叛乱。平乱后千余人请求投降,大臣们都说:「曹公有旧法,被围而后投降者不赦。」参知军事程昱说:「以前之所以要诛杀投降者,是因为当时局势动**,天下大乱,攻打贼人时采取『围而后降者不赦』的方针,目的在于向其它乱党显示不尽早投降的后果,让所有敌人都感到惧怕,未围先降,以后用兵便不需要动辄围城。如今天下形势大致已经安定,这次的战事是发生在领土之内,这些都是不成气候的贼众,杀了他们没有可以示威示惧的地方,更失去以往诛降的策略意义。我认为这些降兵不可诛杀;即使要诛杀,也要先询问曹公的意见。」

大臣们继续说:「军事方面我们可以自行下决定,毋须事事向曹公启奏啊!」程昱闻言后,不再作出回应。直至朝议完结后,离开议堂的曹丕特地向程昱征询:「您似乎言犹未尽?」他这才表示:「所谓『可以自行下决定』的制度,是指面对临时之急,需要尽速立定决策的时候,才可以实行的。如今反贼已经被贾信制服,此事不会突发太过急剧的异变。老臣才不希望将军急于自作主张,做出专制的事情。」曹丕才明白他的苦心,叹道:「程君真是考虑得十分周到啊!」曹操特意留下的居府长史国渊也说这些人不是首恶不应行刑,赶紧派快马将河间叛变一事向长安的曹操交代。

从江陵出发的荆州部队,到达巴郡时,太守严颜扶胸感叹:「这正是应验了『独自坐在深山中,放出老虎来自卫』的谚语。」到达约定的涪城后,刘璋率领步、骑兵三万多人,车驾幔帐,光耀夺目,前往相会;荆州将士依次前迎,日日欢聚宴饮。这时身在成都的张松写信让法正建议,就在会面时袭击拿下。刘备却说:「这件事不可仓猝!」,甚至是身边的军师中郎将庞统也劝说:「现在乘与刘璋会面时没有防备捉住他,将军不必动用武力坐得一州。」刘备说:「刚刚进入别人的地盘,恩德与信义尚未表现出来,不能这样做。」遭到以自己初来蜀中恩信未立为由拒绝这些建议。

宴席间刘璋推举刘备代理大司马,兼任司隶校尉;刘备也推举刘璋代理镇西大将军,兼任益州牧。两人部下的官兵,相互交往。欢宴百日之后,不仅隆重地招待荆州众人,还增拨不少人马,此时刘备部下已有三万余人,车辆、甲胄、器械及粮草钱财等都很充足,甚至连要隘白水关也交给刘备督管,命他率兵去攻击汉中张鲁,交代完毕后就回去成都。刘备则向北进发,到达葭萌,没有按照协定立即进攻张鲁,反而先广施恩德,收买人心,就像是太守一般的做派。

知道河间叛乱的始末后,如邺城众人所料,果然下令不诛降者的曹操,派遣夏侯渊为主帅,徐晃、朱灵为副将先行出发,前往平定隃糜、氐等地的叛乱,随后曹操亲率大军从长安往北出发,目标是潼关战后逃逸的杨秋。与平乱后的夏侯渊等人在安定会合,兵临安定城下,开始围城。杨秋自知势单力薄,绝对没有能力抵抗,没有几天就举城投降,曹操恢复他的爵位,让他留下安抚安定人民,算是打入关中的钉子。

病情稍微转好的曹植,想要把这段军旅经验与文人朋友分享,写下《又赠丁仪王粲》:

「从军度函谷,驱马过西京。山岑高无极,泾渭扬浊清。

壮或帝王居,佳丽殊百城。贝阙出浮云,承露槩泰清。

皇佐扬天惠,四海无交。权家虽爱胜,全国为令名。

君子在末位,不能歌德声。丁生怨在朝,王子欢自营。

欢怨非贞则,中和诚可经。」

曹植想对两位好友说的是:

「先行西征随军过函关,再度北伐驱马出长安。陇山山峰挺拔高无限,泾渭清浊分流不纠缠。帝王驻地气魄实在大!百倍美好赛过众城垣。圆圆双阙耸出浮云上,承露金盘高可触苍天。丞相代天广施恩和德,四海之内罢兵方息战。虽然兵家希望能打赢,名誉逼他把国来保全。二位处于卑下位置里,难有兴致唱出功德赞。丁君在朝曾经诉怨苦,王君居家自由寻欢忭。有欢有怨,不是正轨,态度适中才可终天年。」

十二月,吩咐杨秋固守安定后,准备从安定班师的曹操,先把夏侯渊留在长安驻守,除了协助关中总负责人司隶校尉钟繇,也预防马超等人企图卷土重来。其次任命议郎张既为京兆尹,就率领大军回邺城。为了更好完成职务,除了采用怀柔的政策招集流亡在外的难民重返家乡,张既还兴建或是恢复遭到毁坏的县城与村镇,种种措施都受到当地百姓的拥戴。

热门小说推荐

纵目
黄石翁纵目
...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