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在出兵前与史涣商量,觉得必须要快速进军,要趁袁绍还没来的及援助之前解决问题。全军兼程赶路、渡过黄河。得知曹操派军前来的眭固,知道自己绝对打不过,想要先前往邺城接受庇护,没想到在犬城撞上曹仁,两边顿时展开混战,面对身上负有以消灭为目标为命令的曹仁,眭固方的士气、战斗力完全不同,自然被杀的大败,临阵遭到监军史涣斩杀。
为了彻底消除后患,前往射犬消灭眭固的残部,张扬势力仅剩留守河内的长史薛洪。曹仁命人就地扎营,派人送信回下邳让曹操了解情况。得到消息后,他不想强攻由文官驻守的城池,更不想增加兵士的损失,想起曾经待过河内的董昭,与薛洪有过数面之缘,以此去劝降应该比较容易成功。
张扬出兵前念起的董昭,终于来到河内,已经人事全非、令人感伤。来到城门外,派人到城内向薛洪表示,自己是代表曹操前来,希望能够见上一面。城内的薛洪、缪尚等人已经得知张扬、杨丑相继死亡,眭固遭到曹操消灭,河内不仅是无主孤城,更是无力自保,百般无奈也只能让董昭进城,听听他带来的招降条件。隔日董昭派人从河内送信回下邳,表示薛洪愿意举城投降,唯一条件是不得滥杀一人。
下邳的曹操收到消息大喜望外,命人送信到河内,除了答应薛洪之外,署命董昭为冀州牧、魏种为河内太守。现在冀州可是袁绍的地盘,如此任命想必也预测到他会如何愤怒,作好有朝一日将会与他对决的心理准备。河内向来就被形容为「南拒虎牢之险,北倚在行之固」,属于重要战略要地,取得河内就代表曹操在黄河以北取得桥头堡,当年讨董同盟解散之际,袁绍就是想尽取河北之地窥伺天下,无奈张杨不仅在河内稳守,对袁绍、曹操两方都是友好态度,苦无借口出兵夺下,曹操趁袁绍被幽州拖住的时候,先行夺下这个战略要地,即使袁绍再怎么生气都于事无补。
果然,消息传到还在易京、想要出兵接纳眭固、轻松接收河内的袁绍,眼见河内遭曹操纳入地盘,他的书信也在此时送到,大意就是河内发生内乱,袁大将军忙于战事,这点小事就由我代劳处理不劳费心。袁绍看完瞬间大怒,将信撕个粉碎后大喊:「曹操你个小子,等着我去收拾你!」但是眼下还是赶紧接收幽州公孙瓒留下的残部与领地,保证后方无虞后,才能腾出手来对付他。
朝廷虽然为曹操所掌控,官员也多是曹营人马,皇宫内还是有他掌握不到的地方。董承女儿、也是献帝祖母的侄孙女入宫升为贵人,因为裙带关系,岳父董承升任车骑将军,拥有开府的权力,在朝廷内的官职、权力与曹操相去不远,与同样是皇帝岳父的伏完,两者不可同日而语。当然这是在朝廷上,就实力上来说,他能够凭借的只有一支直属于自己、护卫献帝从长安东归的部队,,可是连曹操都管不到的。
朝廷迁移至许都之后,天下皆知实际受曹操掌控。成为皇帝岳父的董承,私下对现在寓居于此,又不算是曹操人马的刘备,声称自己领受献帝藏在衣带中的密诏,以此为名联合多人想要诛杀曹操,得知的刘备却没有立即有所行动。见刘备迟迟没有动作,又拉拢偏将军王子服:「郭汜曾以几百兵力击败李傕数万人,所以就看你与我是否同心了!吕不韦有了子楚之后得以富贵,现在我和你也能这样。」王子服连忙推辞:「我惊恐而不敢当,且兵力不足。」他说:「如果能够成功杀死曹操,就能得到他雄厚的兵力,难道还不够吗?」王子服又问:「在许都还有其他一起同谋的人吗?」董承答道:「长水校尉种辑、议郎吴硕都是我的心腹。」两人开始计划如何行动。
刘备为什么都不行动呢?最重要原因是虽然现在自己投靠曹操,却不算是曹营的人,在许都内的一举一动都受到监视,自己有什么举动马上就会传到他耳中,如果不谨慎从事,不仅自己性命堪忧,跟随自己的关羽、张飞、糜竺与自己的家人都会有危险,假使贸然行动,多年滚爬生涯历练出来的直觉告诉自己,绝对会是危险。
果不其然,几天后曹操派人来通知一同饮宴,俗话说宴无好宴,怀着忐忑的心情的刘备,心中想的恐怕是项羽约宴刘邦的『鸿门宴』。两人入座酒过三巡后,曹操感慨说:「当今天下英雄唯独是你与我,袁绍这类人称不上。」当下刘备心中一震,这莫不是试探我吗?惊慌间筷子从手中掉落。曹操还未来得及开口询问,刚好天空打雷,刘备以此解释:「圣人说:『打响雷、刮大风会使人变脸』,确有原因。一声雷鸣就可以令我变成如此!」不着痕迹的将自己的失态归咎于雷鸣,让曹操不疑有他。感到曹操可能提防着自己的刘备,开始有参与董承计划的心思。
寿春城内,从两年前自立为帝那天起,袁术坚持要有皇帝的排场,种种花费都奢侈无度,导致府库空虚。在南阳起家之时,不善内政只会掠夺领地的恶劣习性,加上江、淮间又连年饥荒,终于无以自给,甚至连发放军饷都有问题。雪上加霜的是,称帝之后屡屡遭到吕布、曹操大败,元气大伤。
走投无路的袁术,想到前往灊山投奔以前部曲雷薄、陈兰,两人在他夺取陈国之后,抢了粮食就到灊山自立,原因就是不看好他的未来,这时摆出以前上司的姿态来投,当然不意外的被两人赏了闭门羹。
走投无路之下,只能想到自己最讨厌的堂兄弟袁绍,遣使提议将帝位主动相让,条件是让他在河北有立足之地,信是这样写的:「汉朝王室的气数早已尽了,我们袁氏应当接受天命为君王,符命与祥瑞都显示得很明白。如今你拥有四州的地盘,人口一百万户,我谨将上天授予的使命归献给您,请你继承光大袁氏的大业!」袁绍得信后,本来自己就有称帝的想法,派人通知担任青州刺史的长子袁谭至青州州界,迎接自己的堂叔袁术。
不知道从什么管道,得知袁术想要北上、投靠袁绍的事情,可让曹操有所警觉。虽然袁术现在几乎是风中残烛,万一在袁绍的援助下恢复元气,两人合作对自己可不是好事。想了想决定派出手下对袁绍军队最熟悉的朱灵,和与袁术有深仇、投靠自己至今还没有建功的刘备,还有跟从自己已久的路招三人出征,前往袁术打算路经的下邳北面处截击。知道曹操派刘备出征的董昭赶紧劝谏:「刘备英勇而志向远大,关羽、张飞作他的辅佐,恐怕刘备的心思还真不好说啊!」曹操说:「我已经答应他了。」
为什么说朱灵是曹操军中最熟悉袁绍军的人呢?荀彧、郭嘉、董昭都是曾经在邺城或是在袁绍帐下做事过,是后来才改投曹操。不过朱灵与他们不同,一开始是跟随韩馥,袁绍夺冀州后转而跟随。更派遣朱灵攻打遭到公孙瓒占据的家乡鄃县,城内士兵还以他的家人要挟,为了忠于袁绍的命令牺牲家人,可说是非常忠诚。
这样忠诚的朱灵,怎么会在曹操帐下?初平四年秋天,曹操打算第一次征伐徐州,向冀州要求支持,朱灵奉袁绍之命督三营军士前往增援。因为粮运不济撤军后,袁绍所派的部队理应回到冀州,在其他部将返回时,朱灵对曹操说仰慕他的器度,决定留在曹营,让他大喜过望,也有企图透过他了解袁绍内部详情的想法,当然就欣然接受。
派出这样组合也看出曹操的心思,刘备在自己底下,却不算是自己人,朱灵是从袁绍那边投靠过来,才能可以保证,忠诚还没有受到检验,路招是跟从自己甚久的部将,算是这三人里面的监察角色,有他在两人就算想作乱也会受到牵制。出发后,得知消息的程昱、郭嘉两人,赶紧对曹操说:「主公前日不除掉刘备,如今更让他统兵,他必定会有异心的。」听到这里的曹操大为后悔,加上想起董昭之前提醒自己的话,即使现在想要派兵追回也已经来不及。
从易京回到邺城的袁绍,心想河北基本上都属于自己,想要实现遭到沮授反对、会是祸乱根源的计划:已经让长子袁谭出掌青州,接下来让次子袁熙担任公孙瓒亡故后的幽州刺史,外甥高干担任并州刺史,幼子待在自己身在的冀州,美其名是三子各据一州考察能力,骨子里就是想让幼子袁尚接任自己。古来都是长子继承家业,偏爱幼子是常有的事情,袁绍不可能不知道如果让幼子接位有什么危机,为什么这么坚持?
就要从他最得意的外貌来说了。袁绍生得英俊威武,甚得父亲袁逢、叔父袁隗喜爱。当时风气有这样得体的外貌,对于仕途可是相当吃香,加上凭借家族的底蕴,年纪轻轻就为郎官,可说是少年得意。这样的袁绍对于自己的接班人的外貌,自然会更加挑剔。
打下青州地盘、证明自己的才能的长子袁谭,个性好杀,先前父亲将他过嗣给已经过世的嫡长子大哥、也是汝南袁家的宗主袁基,企图在与袁术争夺袁氏宗主上取得有利地位。袁家的血统似乎出俊男,袁基也是外貌形象有身长俊朗、温文尔雅的美誉,父亲袁逢(袁基、袁绍、袁术三个异母兄弟的父亲)死后袭爵安国亭侯,食邑五百户,继承汝南袁氏宗主之位,官至太仆。
董卓掌握朝廷时,袁绍发起讨董大军,身在雒阳的袁基、袁隗以及袁氏家族都逃不过牵连丧命。袁绍、袁术知道大哥袁基身亡后就争夺汝南袁氏宗主之位。因为袁绍过继给叔父袁成,又是袁逢小妾所生,虽然年纪比较大,袁术认为自己与大哥袁基都是正妻所生,理所当然继承大哥死去的嫡子与宗主之位,两人的冲突就是因此而起。袁绍就是认为有袁谭继承亡故大哥的位置,自己比起袁术在家族地位更高。
可惜袁谭的外貌并不出众,让他很难打从心里喜爱这个与前妻所生之子,相反地袁熙与袁尚是后来续弦的刘氏所生的兄弟,尤其是袁尚在他眼中像极年轻时的自己,加上刘氏常在吹枕头风,让以外貌作为判断才能优劣标准的袁绍,心中更偏向幼子。接到父亲命令的二子袁熙,让妻子甄氏留在邺城,伺候母亲刘氏,自己与拨给自己的部下焦触和张南前往幽州上任。
从寿春北上途经战火稍歇下邳的袁术,遭到熟悉地形的刘备与朱灵、路招拦截去路,所带的少数兵众,当然无法突破有备而来的三人部队,赶紧早早率领部属退回寿春。逼退袁术之后,众人就应该回到许都复命,刘备心中却有其他打算。下邳、甚至说徐州,都是从陶谦手上转给自己,虽然说经手吕布、现在在曹操手中,在他心中徐州始终是自己的地盘,现在好不容易回到下邳,如果跟着朱灵等人回许都,不知何年何月才得以重回此地?要继续待在曹操底下过日子?不行,在吕布底下已经够难过了,如果继续待在许都不知什么时候会被除掉!
借口曹操有令,命自己前往下邳视察,让朱灵、路招先行回到许都,二人不疑有他分开行动。送走朱灵等人之后,要面对的是曹操在战后任命的徐州刺史车冑,以自己现有的兵力是不可能通过直接硬攻城池得胜,再度使用对朱灵等人的借口,到下邳骗开门让自己入城,朱灵都还没回去,刘备又是曹操派出的,车冑不疑有他开门放入。
车冑也不笨,不会全盘相信说词,回头就派快马把刘备留在下邳的事情回报许都。从朱灵与车冑两边的报告,曹操大约猜出刘备的心思,既然不肯为我所用,也没有挽留的必要,让车冑来承担杀刘备的罪名吧!赶紧派人送密信给车冑,让他见机下手。
接到曹操指令的车冑,碍于自己没有主意想要找人商量,可叹是谁不找,却找了一个在这件事情上最不恰当的人:广陵太守陈登。他在吕布入主徐州之时,处心积虑要让刘备回来,车冑应该不会不知道两人之前是主从关系,误以为他现在受到曹操封赏,立场就会转变。入府和车冑商量后,一出门马上派人通报,得知消息的刘备决定先下手为强。
刘备带着关羽、张飞,以有事告知刺史为由请求入府。在车冑还没来得及问来意之时,刘备抢先责问对自己无礼,至于何事无礼,那就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词,总之还来不及反应之下,遭到关羽抢先下手,一刀让车冑身首异处,这刀下去也算是跟曹操画清界线。
重新接管徐州后,屡经磨难的刘备熟练的做了几手准备,首先让最信任的关羽守下邳,行使太守的职责,为什么不是张飞?最主要就是当初下邳有失就是他杀了曹豹造成,当然不能错误重演;自己带着张飞回到小沛防守,以两地互相支持成犄角之势。第二迅速联络徐州各地不服曹操的独立势力,像是东海昌豨以及诸郡县表示服从,让刘备有了数万兵马的资本,臧霸等受到曹操封赏的人,当然没有加入、却也没有公开反对,抱持中立的立场,这举动让刘备有更多缓冲空间。最后派人北上冀州,联络与曹操还算是同盟,实际上关系早已濒临破裂的袁绍,请求同盟协助自己对抗曹操。
下邳突发变故、刺史遭斩的当下,刺史府的官员早早逃出赶往许都报告,得知刘备抢先在自己之前动手,杀了车冑占据徐州,自然是怒不可抑的曹操,下令司空长史刘岱(不是原兖州刺史)、中郎将王忠率兵前往攻打,两人到了小沛发生对战,刘备大声喊:「像你这样的,就算派一百个来都无济于事,如果说曹操自己来,那还难说!」意思就是刘岱、王忠这样的作为自己的对手,未免也太轻视自己,这点刘备倒是没有夸张,两人不久就战败逃回。
受到好友刘子杨建议,鲁肃打算投奔的郑宝,想要驱使百姓前往江表,怕自己没有号召力,想让世家大族赞同自己的举动,取得与论的支持,相中名士刘晔强逼他响应倡导自己的计谋。
刘晔可不是一般名士,字子扬,淮南成德人,光武帝刘秀之子阜陵王刘延的后代,是刘家皇室后裔。与一般文弱书生不同的是,有提刀杀人的勇气与执行力。七岁时母亲去世。临终时说:「你父亲的仆人有诬害人的秉性,我担心自己死后会出乱子,希望你和你哥哥长大后能除去此人。」一般小孩可能听过就算了,他十三岁时按母亲遗命,斩杀了父亲宠信的仆人,事后坦然请罪。父亲刘普初闻愤然大怒,了解他的动机后怒气全消,放弃苛责。曾经给曹操评语的天下鉴人名士、当时在扬州避难的许劭,见到刘晔也称赞他有佐世之才。
从乡里间得知消息后,刘晔害怕遭受威胁,赶紧躲避没有被郑宝找到。趁袁术对于扬州的控制日渐衰弱之际,曹操派遣使者到扬州,打算从内部颠覆。得知消息的刘晔偷偷地去见使者,论及当前时势,让使者在他那里停留数日。使者派人通知巢湖,自己将与刘晔一同前往,郑宝按照约定时间,率领数百人带着牛、酒准备为使者接风洗尘,等待刘晔自投罗网。当日刘晔在中门外设酒菜饭席给郑宝部众,自己与他在内宴饮,其实早已安排由曹操使者提供的人手,设计借自己敬酒的机会除掉他。情况出乎他的意料之外,原来是没有掌握到郑宝不爱喝酒的情报,脑筋清醒的情况下四处打量注意,让埋伏的杀手不敢轻易下手。见到他四处环顾,注意力不在自己身上,刘晔决定自己亲自动手,抽出佩刀当场斩杀,斩下首级提出营门外,以曹操名义向部众恐吓:「曹公有令,如果有人胆敢作乱,就与郑宝的下场一样。」部众见此都很震惊和害怕,瑟缩的跑回营舍避难。
郑宝在巢湖没有带出来的手下有精兵数千,为了怕这些人哗变,刘晔骑郑宝的马匹到巢湖营门前,以祸福利弊说服其他首领,使得巢湖叩头迎接。入营后安抚群众,众人归服后推举他为新首领。考虑到汉室衰微,自己也是皇室宗族,不想与这些事情扯上关系,派人前往庐江,告知将那些部曲委托给太守刘勋,自己也投入旗下。
六月,遭到刘备、朱灵阻挡无法北上投靠袁绍、不得已只得退回淮南的袁术,眼见寿春被自己劫掠的差不多,实在难以久待,率部众到江亭就食。这时他的情况有多遭?整个军中只剩下麦屑三十斛,许多兵士已多日没有好好吃上一餐饭。六月盛暑天,口渴难耐向左右要求蜜浆解渴,左右回答仅有清水而已。袁术蓦然、低头不语,大叹:「我袁术怎么会沦落到今天这个地步!」说完吐血数升,不治身亡。
袁术从南阳起兵之初,挟着袁家招牌,声势和袁绍一时无二,由于与进邻刘表、曹操都处不好,内政又是一团糟,更大失策来自于企图扩展地盘,攻击自己没有把握的曹操,导致于南走扬州。扬州不像河北诸州遭受黄巾乱事,本该可以修生养息、储备实力,无奈内政不修,再好的扬州都被糟蹋的几无人烟,对外又重演屡屡失策的戏码,可说他今日的失败都是咎由自取,怪不得别人。
袁术亡故后,从弟袁胤与女婿黄猗畏惧曹操,不敢待在淮南,率领留下的部曲、妻子与袁术灵柩,离开江亭到皖城投奔刚刚收纳由刘晔出力,转让郑宝部众给屯兵于皖城的庐江太守刘勋。由于是袁术老部下,庐江太守也是袁术任命的,实力虽然不能和曹操等人相提并论,在扬州也算是一方之霸。袁术死亡后,部下也都四分五裂、各自找寻出路,袁术的大将军张勋与长史杨弘等人,想要渡过长江,投奔原来也是袁术旧部、后来独立如今据有江东的孙策,由于动静太大被刘勋得知,还没渡江前一行人就遭到俘虏,率领的部属当然就划归庐江所有。
孙策得知想要投奔自己的张勋、杨弘遭到俘虏时,当然非常不快,即使现在算是江东实力者,面对在江淮之间拥有很强实力的刘勋,还是要忌惮三分,何况是先后收并了郑宝与袁术残部,绝对是现在绝对无法正面冲突的对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