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杜甫眼中的三国人物 > 第十一章02(第2页)

第十一章02(第2页)

由于张杨之死太过突然,众人都认为是杨丑为了夺权下手,既然他都这样下手了,其他人当然也可以仿效不是吗?此念既起,就有不安份子会蠢动。当下令率军东向下邳,突然身边数人包围、抽刀直向,夺权没多久的杨丑就此毙命,主谋竟然是他的属下、原来是黑山贼首领的眭固。

认为目前势力最大袁绍值得投靠的眭固,加上是黑山贼出身,河北之地更加熟悉,既然杨丑可以杀张杨夺权,自己杀他也没有什么问题。擦了刀上的血迹,命人把他的尸体就地掩埋后,下令全军前往射犬,派人前往邺城通知袁绍出兵支持。

在蹇硕手下担任假司马以来,张杨素来以体恤属下、无滥用威刑,甚得属下兵士拥戴,在袁绍、曹操两大势力间,河内也没有出现背叛的事件,在这时代可说是非常少见的情况。这样的张杨却在出兵帮助老朋友时遭到部下背叛,相比苛待、不恤部下的公孙瓒,同遭背叛的下场,令人感叹到底乱世该如何对待部下才是正确?

东市连续军变,当然也被曹军的探子得知,赶紧快马传回正在围攻下邳的前线。得知张杨遭弒、部队军权连续转手、当下掌握部队的眭固想要投靠冀州,这个消息让曹操大为震惊,思考该是趁机取下河内,还是继续进攻已经不会有援军的下邳,最后还是决定先解决吕布这个心腹之患。

十一月,曹操下令在下邳城挖掘壕沟,企图困住城内抗战意志。壕沟完成后,还是不见吕布有动摇倾向,反倒是因为挖掘工事,三军疲惫,士气渐渐低落的情况下,曹操脑中浮现撤军的打算。

随军前来的军师荀攸、谋士郭嘉了解情况后,赶紧谏言说:「吕布有勇无谋之辈,现在遭将军连战连败,士气比起我们更加低落。此时胜负关键就在主将的身上,主将若是志气衰竭,三军斗志全消,情况可就危急。陈宫虽有智谋,不够灵机应变。应该趁吕布还没有恢复士气,陈宫智谋又还没有发挥作用的时候,加紧攻势,必定可以攻破下邳,俘虏吕布。」听完这番话后,曹操命令继续开凿沟渠,引入沂水、泗水来灌城。

十二月,眼见在曹军连续攻击的下邳防守更加困窘,吕布登上城头对曹军士兵说:「你们不要这样逼迫我,我要向明公自首。」陈宫赶紧拉住他:「曹操不过是个逆贼,怎么配称明公!我们现在投降,就像是用鸡蛋去敲击石头,岂能保住性命!」

当下被劝退后暂时打消投降的想法,城内的情势却越来越不容乐观,为了整饬军纪吕布下令全军禁酒;本来各地都在缺粮时的时候,一旦陷入守城禁止浪费粮食酿酒是常见的作法,这次却出了状况。有一部下侯成跟吕布一样喜爱骏马,有一天爱马失踪,顿时焦急万分,寻获之后平日交好的将领们,像是宋宪、魏续联合送礼给他作为道贺。于是设宴招待诸将,因为不方便招待上级,为了礼节命人先将一份酒肉上呈。

就是这份酒肉惹起风波,令吕布当场大怒:「我下令禁酒,你们又违令酿酒,打算借饮酒来共同算计我吗?」这不能说是他错误,禁酒军令早已下达全军,侯成无视军令在先挨责无可厚非。换做侯成立场来看,好心送酒肉却挨来一顿怒责,气怒交集,内心怨怼可想而知。

侯成实在气不过便与平日交好的宋宪、魏续暗中计划,派人出城联络曹操。二十四日,侯成等将领派人打开城门放曹军入城,一方面率人捉住陈宫、高顺,率领部众归降。知道大事不妙的吕布赶紧率领左右亲兵登上白门楼,受困于曹军四面紧逼,无奈之下吕布命令左右亲兵砍下他的人头投降曹操领赏,亲兵们不忍下手,可见对待亲兵还是很不错的,无可奈何之下只得下城楼投降,随后遭到捆绑。

受困捆绑的吕布见到曹操说:「从今以后,天下可以平定了。」曹操好奇:「为什么这样说?」他说:「您所顾忌的人,不过是我吕布。现在我已归顺,如果让我率领骑兵,您自统步兵,天下无人能敌。」又回头对刘备说:「刘玄德如今你是座上客,我为阶下囚,绳子把我捆得太紧,难道不能帮我说句话吗?」曹操笑着说:「捆绑猛虎,不能不紧。」想下令替吕布松绑时,刘备突然出言阻止:「不行!您没有看到他事奉丁原与董卓的情形吗?」这时曹操忽然醒悟,点头赞同。吕布瞪着说:「大耳朵家伙,最不可信任!」刘备生有一对异于常人的大耳垂,吕布以此讥骂,不管如何终于决定绞杀,命人到一旁看管。

刘备出言陈述吕布过往劣迹,不是为了曹操着想,怕他步上董卓、丁原的后尘。不救实在是因为吃了他太多亏,自己才刚当徐州牧时,因为他跟袁术连手才丢掉刚刚到手的地盘,更被他挤兑到小沛。自己稍微有点实力后,抢了他派人去河内的买马银两,引来他与袁术来攻,这帐算是扯平。在刘备心中他欠自己比较多;眼下自己现在暂时依靠曹操,心中不乐意他在收容吕布之后,实力扩展过大,出言阻止吕布进入曹军的可能;何况如果不阻止吕布进入曹军,自己又投靠曹操,难保哪天会对自己动手,当下说这句话的背后的心思,曹操应该也没有想到吧!

手下把捆绑的陈宫推上前,曹操说:「你平生自以为智谋有余,现在怎么样?」指着吕布说:「这个人不用我的计策,才落到这样的下场。如果听我的话,未必就被你捉住。」曹操又说:「那你的老母怎么办呢?」「我听说,以孝道治理天下的人,不伤害别人的双亲,我老母的生死,决定于您,而不在我。」「你的妻子儿女怎么办?」「我听说施仁政于天下的人,不灭绝别人的后代,妻子儿女的生死,也决定于您,而不在我。」曹操不再说话。陈宫请求受刑走出门不再回头,连曹操都忍不住为他落泪。

对于高顺有很高的评价的曹操,想要招募他为自己效力,可惜拒绝投降,让曹操当下默然不语。如果说吕布有忠臣的话,舍高顺无第二。在他心中追求的是忠诚,虽然自己追随的吕布,称不上是多好的上级,既然是自己选择,必须从一而终。投降曹操,等于是背叛自己的信念,这是心里无法接受的。曹操下令让陈宫与吕布、高顺受绞刑,头颅被送到许都示众。

这时就要好奇,为什么同样背叛曹操,生死好友张邈落得满门抄斩的命运,陈宫的妻儿却妥善照顾,这就是他的最后一计。把自己老母妻儿的命运,交给曹操决定。正在扩展势力、收拢人心的时候,如果出现诛三族的事情,必然会影响人才来投的意愿,正是看透这点,才敢把家人命运赌在曹操身上,一如预料陈宫身死,家族得以保全,不愧曾是曹操倚重的谋士。

愿意投降的人,曹操也不会亏待,像是前尚书令陈纪与儿子陈群,两父子都是名士,当时在吕布军中。陈纪父子都是许都人,父亲陈纪天下名士,以德性闻名,与父亲陈寔和弟弟陈谌合称『三君』。受东汉末年的党锢之祸影响没有任官,在家发愤著书,写成《陈子》一书。

中平六年,董卓领兵入雒阳掌控朝廷之时,点名陈纪为五官中郎将,受到威胁逼不得已应命入京,又改任侍中。初平元年朝廷将他改任平原相,董卓考虑迁都长安时询问陈纪:「三辅地区地势平坦,四面险固易守土地肥沃,有『陆海』的称号。今天关东诸将起兵讨伐,恐怕雒阳不能继续守着,长安仍有宫殿。我打算西迁长安,你觉得怎样?」

听到这边陈纪持反对意见:「天下有道,四方外族都会守护朝廷。应该推行德政,令反对者归附信服。让天子迁都是下等计谋。我认为应该将朝中的事交给朝中官员,自己专心对外。若有人违命以武力威吓。现在关东诸将起兵,人民已苦不堪言,如果你放下朝政领兵抵抗,百姓或许还可得以保全。若是迁都自求自保,那将是极度危险呀。」听后十分不满的董卓,因敬仰他的名气没有再说甚么。当时有议论让他升任司徒。见朝中祸乱正行的他赶紧带着整理好的行装,到平原国上任。日后又追拜太仆和征任为尚书令。曹操以献帝为名任命袁绍为太尉,因为耻于任大将军的曹操之下,故意将职位让给陈纪,遭到拒绝改拜大鸿胪。

儿子陈群,字长文,年少时被祖父陈寔赞扬:「这孩子必当光耀我家!」长大后与孔融结交,祢衡初来许都时,有人建议与他结交,可见已经闻名许都名士圈。刘备应陶谦之邀,驻兵豫州小沛时,就请陈群担任别驾。兴平元年,徐州牧陶谦病死,刘备接任徐州牧前,曾经预先警告,袁术与陶谦有仇怨,一旦得知陶谦死讯必定会兴兵来攻争夺徐州,假使吕布乘机袭取徐州必然不保。

可惜刘备没有听取意见,事情发展真的被他预料遭到大败。于是离开刘备,随父亲陈纪到徐州乡间避战,没有在吕布军中任职。早在许都就听过他名声的曹操,任命为司空西曹掾属。在一旁的刘备心情应该是复杂,当初听从建议,就不会有今日局面,应该也还在自己手下,不至于转投曹营,这样的人才无法留住,证明刘备还无法善于接纳意见。

绞杀吕布后,曹操突然想起一件事情。东征之前,刘备的亲将关羽曾经多次来求过自己,攻灭吕布之时,可否将秦宜禄之妻杜氏许配给自己?为了笼络这个自己很欣赏的人,曹操自然当下满口答应,不过还是想知道关羽思思念念的人,会不会是个美人?

此时杜氏已经失去丈夫宠爱,丈夫秦宜禄先前奉吕布之命出使寿春,袁术见他长得一表人才,为了拉拢吕布,把汉朝宗室之女嫁给他,视前途为重的秦宜禄当然以宗室之女为正妻。吕布死后,秦宜禄归降,留在下邳的原妻杜氏自然就随曹操处置。

出于好奇,想知道能叫关羽红着脸来请求的女子究竟是何等美女,出于好奇就让人把杜氏领来。谁知一见事情就麻烦了,杜氏体态婀娜端庄,一头秀发如墨染一般,瓜子脸尖下巴,脸庞白皙透红,细眉如新柳撩人心绪,一双大眼汪汪望着你,这时心想这若不是世间尤物,什么才是?当下心**神驰,差点就把持不住,至于关羽的许诺?早就忘光了,急切切就将杜氏纳入自己手中,当然也没忘了新欢的儿子秦朗,照样收为继子。

同样是吕布手下大将的张辽自绑双臂,与高顺不同的是,表达出愿意归顺的意愿。听到他愿意投降,曹操顾不得新纳的杜氏急忙出来。刘备身后的关羽,与他算的上是同乡,更出言帮说好话。当时正是收拢人才之际,对于这样的人才需求甚渴,加上刘备手下的将领都为他说话,就算是给刘备面子,当场就应允他的投降。为了立下让投降者有所向往,除任命为中郎将,赐爵关内侯,可说是相当优厚,与同样以降将身分被任命为裨将军的徐晃,都为曹军降将代表。

过几天有人向曹操引荐同样侍奉过陶谦、刘备、吕布等人的谋士王模、周逵,欣赏二人的才干的曹操,下令征辟进入自己的幕僚,任二人为司空掾属;担任司空西曹掾属的陈群,赶紧进言认为二人没有德行操守、行为劣迹斑斑,日后必定会出事,基于爱才前提下,陈群的意见自然就不被重视,

对吕布军中有意投降者,曹操全都以礼相待,任用为官。曾事陶谦、吕布的臧霸反倒逃走到徐州乡间隐藏行踪,为了怕他为乱下令悬赏捉拿归案。一见之后大悦,派他去招降吴敦、尹礼、孙观、孙观之兄孙康归降,分割琅邪和东海两郡,增设城阳、利城和昌虑三郡,把臧霸等人全都任命为郡太守和封国国相,进一步把青、徐交给他管理。曹操为什么这样做?因为这些人长期以来是徐州在地独立势力,对于当地有一定的影响力。自己屡次攻击徐州、甚至屠城的恶行,清楚如果直接统治徐州会造成多大的动乱,不如交给臧霸可以避免产生不必要的问题。

陵阳城外,祖郎与山越联军围攻孙策大本营,遭受包围情况危急之际,多亏一骑大喝持矛杀入重围、策马疾呼,祖郎军措手不及溃散大败,此将将孙策救出后才冲出包围网。回到帐中从惊魂未定中恢复过来的孙策,向救命的程普道谢。程普字德谋,右北平土垠人,从孙坚时代就跟随的老班底,不管是战黄巾余贼于宛、邓之间,还是大破董卓于阳人等孙坚战役,都有他的身影。孙坚战死、孙策接班起兵后,不论是攻克庐江,还是横江口、当利口,大破张英、于麋等,或是进攻秣陵、湖孰、句容、曲阿,皆有战功,可说孙家的发迹史,始终都有他的身影。

回神过来的孙策下令收拾残兵、重整旗鼓,这次出击不再大意,分别与孙辅、吕范、程普进军陵阳,利用多路再攻祖郎,让他无法兼顾之下吞下败仗。孙策对遭生擒的祖郎说:「昔日你突袭我,断我马鞍,让我几乎丧命。今天要建功立业只求人才,往日恩怨自当将之舍弃。过往之事不怪罪于你,请不要恐惧。」感动之下,祖郎表示愿意投降,被任命为门下曹。

神亭之战后刘繇逃入芜湖,太史慈躲藏于山中自称丹杨太守。孙策面对的是平定宣城以东,唯泾水以西六县未服的情况。太史慈前往泾县建立屯府,多数山越前来依附。收服祖郎后孙策决定会会这个在神亭有过一面之缘,能和自己相持不相上下的勇将。

得知孙策攻破祖郎,心知下一个目标必然是自己的太史慈,决定屯兵在勇里。到达勇里之前,孙策对周瑜表示很想收服他为己所用,让周瑜想了个计谋。起初太史慈还能够依靠地形顽强抵抗,后来孙策按照计策围攻三方,在没有攻击的方向设下伏兵,使他力战不敌从没有包围的方向逃走,最后遭到伏兵俘虏,送到大帐。孙策亲自帮他解开,握着手说:「还记得在神亭认识你,如果你当时与我同阵营会是如何?」太史慈就说:「这就很难估算了。」孙策大笑:「今日起,就加入我吧。」当下任命门下督。

这时有来自豫章的消息传到帐中。数个月前,朝廷署任的扬州刺史刘繇病亡,享年四十二。豫章由曾被受命镇抚的马日磾征辟为掾属、刘繇推荐当豫章太守的华歆主政。刘繇亡故后,扬州民众共推他担任刺史。以没有朝廷命令,如果接受将不合朝廷任官的正确做法加以拒绝。民众竟在太守府外守候了几个月,还是被他婉言劝回。

刘繇过世之后留下万余军卒,想要招揽这些人为己所用的孙策找来太史慈:「刘繇以前责备我为袁术进攻庐江。当时我父亲遗留下的数千精兵都在袁术那里,我志在建立大业,怎么能不向他屈意低头而索求我父亲的旧部呢!后来袁术不遵守臣节、不听劝谏,大丈夫以道义相交,但有大的变动时,也不能不分离,我当初投靠袁术及后来与他断交的经过,就是这样。只恨不能在刘繇活着的时候向他解释清楚。如今刘州牧的儿子在豫章,你去看望一下,把我的意思宣告给他的部曲,他们乐意来的就随你一同来,不乐意的也加以安抚,同时观察一下华歆治理郡务的能力怎样。需要带多少兵去,可以自作决定」

听完孙策的话之后,太史慈回答:「我曾犯下不可宽怒的重罪,将军有齐桓公、晋文公那样的气量,我当以死报答将军的恩德。如今双方并没有交战,不宜多带人马,率领数十人足够了。」当时军中众人在他退下后表示:「太史慈一定会向北逃走,不再回来。”」孙策反驳:「太史慈如果舍弃我而去,江东还有谁能让他追随?」说完这句这事情就算定案。

几日后在昌门为太史慈饯行,孙策亲手握住他的手腕道别:「你认为什么时候能回来?」他回答:「不过六十天。」走后众人仍是议论纷纷,认为此去是失策。孙策又说:「你们不要再怀疑太史慈,我已考虑周详。他虽然为人勇猛、胆识过人,但不是一个反复之人。他以道义为重,一诺千金,一旦视作知已,生死不会相负。你们不需要过度担忧。」此言就替此行拍板定案,不容多言。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