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这一日因为宿疾没有办法出门的杜甫,就在窗边看着外面的风景,突然间飞来一只五彩斑斓的鹦鹉,让他顿时想到东汉大才子祢衡写的《鹦鹉赋》,不禁开始吟诵:「。。。。惟西域之灵鸟兮,挺自然之奇姿。体金精之妙质兮,合火德之明辉。。。。。。」。他对于赋文后半对于自己悲苦的遭遇和心境、纷乱的思绪、身不由己的哀怨和无以为乐的悒闷,感到十分的感同身受。
随即想到自己的好朋友,同样也是才高八斗的大才子李白,也曾写一首怀念祢衡的《望鹦鹉洲怀祢衡》:
「魏帝营八极,蚁观一祢衡。黄祖斗筲人,杀之受恶名。
吴江赋鹦鹉,落笔超羣英。锵锵振金玉,句句欲飞鸣。
鸷鹗啄孤凤,千春伤我情。五岳起方寸,隐然讵可平。
才高竟何施,寡识冒天刑。至今芳洲上,兰蕙不忍生。」
好友想说的自己现在也有所体会了:
「魏武帝治理的是整个天下,在他眼中,祢衡只是一只蚂蚁。黄祖则是一个斗筲的小人,杀掉祢衡遭到千古的骂名。祢衡曾在吴江即席写作《鹦鹉赋》,落笔便压倒在座的群雄。字字铿锵如金玉,句句飞动似云龙。不幸这只孤凤竟死在恶鹰的血爪下,这一千古悲剧使我伤情。如同五岳在胸中,心中的起伏怎能平?祢衡才高为什么得不到施展?只因见识短浅而丧失了性命。就是因为他的孤芳自赏与刚傲,鹦鹉洲上至今不见兰蕙的踪影。」
想到这边,对于窗外的风景也失去了兴致,杜甫慢慢的走回屋里深处。。。。。。
去年底战胜刘表、张绣联军,收复许都以南的失地,将张绣逼回穰城防守的曹操,志得意满的挥军回到许都。稳定根据地附近的局势后,接下来考虑往外发展的机会。到底是要先处理南边的张绣,还是东边的吕布?这个不仅是先后的问题,更关系到出兵后是否有人会从后趁机作收渔翁之利?最大威胁还是刚刚去年把大将军职位转让,稍微安抚过的袁绍,如果真是如此,该如何防范?
三月,终于忍不住的曹操决定先向南方穰城的张绣动手,荀攸知道后赶紧建议:「张绣与刘表互为唇齿相依,结合的力量强大。张绣是刘表邀请来的,并不是荆州本地势力、更不是从属于荆州,与刘表地位相当,所需耗用极大,只能完全依靠供应。假使荆州无力长期供给,两者关系必然生变。依照在下之见,将军不如稳坐许都,等待两者的关系发生变化之时,派人前去招降张绣,不劳将军率军远征即可动摇荆州,假若将军执意进军,面临外来共同压力逼迫,必然使两人团结互救,届时攻伐会更加困难;倘若荆州战事陷入泥沼,东面的吕布、北面的袁绍说不定会趁虚而入。」
曹操向来是善听建言的,听完荀攸的意见陷入思考:东边徐州的吕布,因为和袁术闹翻的关系,让自己暂时稳住,万一如果又重新合作,两人实力虽不造成太大威胁,却是足以骚扰边境,让军队四处疲于奔命;去年自己让出大将军的位置给了袁绍,算是暂时安抚,两者的实力差距不是一星半点,假使进攻张绣不顺,冀州内部难保不会有野心人,说动率领大军南下攻打自己空虚的许都,这时朝廷内再有像是陈宫之类的叛徒,或是去年被自己逼下台的袁术姻亲太尉杨彪之类的人物,想要安稳回来就变得难如登天了。尽管有这些念头,想要除掉张绣这个令自己大败耻辱的元凶的想法,还是压过一切。辞谢荀攸的意见,下令整军不日开拔,以平虏校尉于禁、陷陈都尉乐进为先锋部队,目标包围张绣所在的穰城。
四月,前往讨伐张绣的行军途中,一路上的麦子全部成熟,因为战乱大量逃亡的百姓不敢收割麦子,怕惹来麻烦。麦子成熟正是可以补充粮秣仓库,为此下了一道命令,严令所有人:「不论将校兵卒,凡过麦田,谁伤了田里的麦子,一律斩首。」命令一下,当然没人敢违抗,乖乖下马慢慢的扶着麦苗前进。
在曹操带着大军过麦田的时候,他的战马突然被飞鸟惊吓,战马忽然惊跳起来,窜到麦田里践踏麦子,这下可就遭了,自己犯了刚刚下达的军令。马上下令部队停下来,要处置自己所犯这件事情。更叫来行军主簿,让他们拟议自己践踏麦田之罪:「我自己下达命令,自己触犯,如果不处罚,怎么率领众人?」坚持要斩首示众。
这下可就麻烦了,众将官赶来求情,说大将不能够自己杀了自己,不然三军没有将帅是不可以的,曹操说:「既然有这样的说法,我权且记过。怎么记过呢?割发权代首!」割下自己的一缕头发扔在地上,替代脑袋显示我也严守军令。从此以后『万军悚然』,沿途行军的时候,对百姓的麦田都秋毫无犯。
这时候曹操割发为什么会让万军悚然呢?汉朝法律,除了死刑之外,最严重的就是司马迁为了帮好友李陵说话,获罪所挨的那一刀,称之为『腐刑』,其次就是割头发,称为『髡刑』。这刑罚严重在哪?汉代「儒家」大一统,儒家将头发和孝道联系起来,「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第二是当时有『亡发失精』的说法,认为人的精气都在头发,割掉头发就失掉精气,人也就恍惚。第三短发是奴隶才留的头发,一般的平民和贵族都是留长发的,「髡刑」,就是割掉犯人的头发,既是惩罚也是侮辱,是身份低贱的象征。因为有这么多的原因,曹操割发的影响才会如此之大。
曹操明知道自己是不可能会死的,叫来行军主簿商议自己的刑责,心中所想无非就是利用这个机会,重新树立军中法纪,让众人不敢不遵守,曹操表演这场割发权代首,所带来的效果就非常巨大了。
正当曹操率军正进行穰城包围战时,从关中传来好消息。去年由谒者仆射裴茂领军,段煨等关中诸将协同讨伐,知道消息的李傕从吞并郭汜余部的郿坞逃回黄白城坚守。不愧是跟随董卓征战多年,能靠一座孤城,抵挡数路大军进攻将近半年。期间裴茂也多次利用包围战中城内人心不稳的情况,想从内部离间颠覆,加快城破的脚步,可惜并未奏效。直到这个月黄白城粮尽,城内士兵开门投降,才将李傕一举成擒。裴茂按照去年给自己的指示,命令段煨诛杀李傕与三族,郭汜与张济相继在去年死亡,至此董卓乱政朝纲的主要相关人,仅剩吕布一人,其余均已离世,可说在许都的献帝心中的阴影,终于告一段落。
正当曹操兵发荆州、围困穰城之际,冀州城内的袁绍正为了自己的决断错误懊恼着。三年前,献帝辗转流亡到河东等地时,沮授进谏建议袁绍迎奉并迁都至邺城,挟天子以令诸侯,本来自己想要按计行事,但是郭图、淳于琼等人抱持反对意见,认为要复兴汉室太难,而且迎立汉帝会削弱自己的权力,劝自己不要用此计策。袁绍犹豫不决的个性,在两方意见中犹豫不决,郭图等人指出迎奉献帝的缺点,可是沮授点出优点,其实两方意见都正确,只看决策者袁绍能不能认清优点与缺点做出取舍,结果对于这个问题优缺点并没有想的太透彻的袁绍,选择郭图等人的意见,放弃迎奉天子,让沮授的绝佳计谋付诸流水。
等到建安元年,也就是前年曹操将献帝迎到许都,用献帝的名义对自己下了许多诏书时,才真正认识到迎奉献帝的威力所在,不过后悔已经没有用了。为了想要挽回自己的错误,异想天开的想让曹操把天子迁到离自己较近的持方,派使者去游说:许都地势低而潮湿,雒阳已经残破,最好迁都到鄄城,靠近富裕的地区便于供应。还没有出征荆州前,曹操接见袁绍派来的使者,了解来意后,心中不禁暗自嘲笑袁绍一阵,你自己放弃大好的机会,现在后悔想要从我手中抢回去,哪有这么好的事情?虽然当面一口拒绝,心知不能让袁绍感觉太没面子,曹操于是写了封信让使者回冀州复命。
尔后袁绍每次接到朝廷或是献帝诏书,彷佛都在其中看见曹操对自己的嘲笑,其中一些对于自己不利的命令,每每发生令他烦恼但又不得不遵从的情况,让他一次次的想起自己的错误。谋士田丰得知曹军在穰城的攻击陷入胶着,赶紧进府建议:「既然迁献帝于鄄城的计策不被曹操接受,唯今之计最好早日谋取许都,把天子接来邺城,然后跟曹操一样,假托天子韶令向全国发号施令,这是最好的办法。如果不赶快行动,将来继续受制于曹操,即使日后后悔也无用,现在曹操远离许都,在南边荆州与张绣僵持,趁这时机赶紧派军直驱,必可一战而捷。」田丰这个建议,补上先前的决策错误,切中曹操最恐惧的一点,如果按照田丰所言,曹军或许会来不及回师,会面临跟吕布窃占兖州一样的情况,可惜袁绍再次拒绝接受意见。
五月,持续将张绣围困于穰城之际,有一名身着冀州军服、行为鬼祟的兵士,来到曹军营地,要求见曹操。从守卫士兵得知后,决定不在大帐接见,派人通知随行谋士程昱与于禁等人一同,在其他营房秘密见那位袁军士兵。原来这人是隶属冀州田丰手下,某日犯下过错按律即将受刑,夜晚逃狱投奔曹营,为了得到重用,把某日偶然在田丰帐外听到的谋画作为见面礼。曹操等人大惊失色,这和荀攸在自己出兵前告诫自己如出一辙,商量之后不管袁绍是否接受田丰的意见,一定要马上撤离穰城回防许都,以免吕布趁虚而入的惨事重演。
围困城池的军队如果要撤离,绝对不可能悄无声息,也不可能不惊动遭到包围城内的人;曹操不知道的是,在决定撤军的时候,刘表已经命令一支部队,从襄阳出发来援助,现在已经快要抵达穰城。在曹操完成撤军准备,预备回到许都之际,张绣一等到支持的部队到达,立刻率兵出城截击,这时候的曹军当然没有战斗准备,只能下令强行撤军,命于禁等人在后掩护。
面临撤军受到张绣出兵妨碍,赶紧下令军队拔营撤退,以防备敌军进攻。曹操更不时写信给留守许都的谋士荀彧:「就是贼来追我,日行数里,我也有办法对付他们。我到了安众,一定可以击破张绣。」为何他如此有信心?出乎他意料的,到安众县时赫然发现张绣、刘表军早先一步占据前后要地,这下前后腹背受到包围,情况不容乐观。知道情况的曹操,赶紧让军队趁夜秘密挖地道将辎重提前运走回许都,并设下伏兵。
天亮后,经由侦查得知曹操军营空**无人的张绣,以为已经率军逃跑撤离,想要率军追杀。这时贾诩警告千万不要追击,曹操用兵莫测,假使是佯退必有设下圈套,轻率追击必然会遭到伏击失败。张绣一意孤行想证明自己是对的,就没听进贾诩的意见下令全军追击。
追击一开始并不如贾诩所言非常顺利,见状有利的张绣下令狂攻猛进,曹军被张绣追的灰头土脸,差点把佯退变成真的撤退,好在曹仁率领部下死战,让曹军重拾声势后逆转击退张绣的骑兵攻势。这次曹操从弟担任议郎督骑的曹仁随同出征,攻击旁县时俘虏男女三千余人,战功彪炳,又在此战挽救曹军士气,让曹操更加信任他率军本事。
当夜,屯兵在汝南西边的的振威中郎将李通,率领兵士前来拜见。得到这支生力军加入之后,曹操得以重整声势再战,命令李通率部为先锋,在安众港安排部队埋伏。安众港是涅水流经涅阳县西边后,往东南流向走,流经安众县遇上巨石成为水塘、河港,曹操会在此埋伏就是因为这特殊地形。这次攻击证明贾诩在追击前警告,张绣遭到伏击后蒙受失败赶紧撤军。因为此功曹操任命李通为裨将军、封建功侯。
张绣灰头土脸回到穰城后,贾诩没有安慰,反而赶紧建议率兵再次攻曹操,笃定的说这次攻击肯定会成功。满心怀疑的张绣说:「我上次没有听你的建议,轻率的出兵,造成今天的大败。既然已经失败,怎么可能以败军再次追击得胜方?」贾诩答:「情况与当初我建议已经不同,将军赶紧出兵追击,这次必定会胜利。」虽然还是满肚子疑问,基于对贾诩的信任,以及上次出兵前的建议,准确的预测到情况,还是派人收拢遭到攻击分散的兵士,再次出发追击曹军的后备部队,结果一如贾诩预测得胜而还。
与昨天打败仗回来截然不同,得胜回到穰城的张绣,满心疑问想知道贾诩是人是鬼,怎么可以这么准的预知战况?不耻下问:「我之前用气力充足、士气高昂的军队,前去追杀曹操正在撤退的军队,您说我必然失败;后来用战败、士气并不高昂的残部,尾随攻打曹操得胜的军队,您却说必胜。你的预测都与我预想出兵当时的情况相反,为什么都成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