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杜甫眼中的三国人物 > 第十章(第1页)

第十章(第1页)

第十章

这天杜甫到南邻的朱山人家拜访,这人不仅安贫乐道,也很好客,与他可说是极为契合,两人常常送往迎来。虽然都是贫穷之身,却没有因此消磨心志。这天来到朱山人家,眼见天色将晚,不免又作诗一首《南邻》:

「锦里先生乌角巾,园收芋粟不全贫。惯看宾客儿童喜,得食阶除鸟雀驯。秋水才深四五尺,野航恰受两三人。白沙翠竹江村暮,相对柴门月色新。」

杜甫形容这位朋友:「锦江有一位先生头戴黑色方巾,他的园子里,每年可收许多的芋头和板栗,不能算是穷人。他家常有宾客来,孩子们都习惯了,总是乐呵呵的,鸟雀也常常在台阶上觅食,它们已被驯服了。秋天锦江里的水深不过四五尺,野渡的船只能容下两三个人。天色已晚,江边的白沙滩,翠绿的竹林渐渐笼罩在夜色中,锦里先生把我们送出柴门,此时一轮明月刚刚升起。」

朱山人就着月色,吟诵起《蒿里行》

「关东有义士,兴兵讨群凶。初期会盟津,乃心在咸阳。军合力不齐,踌躇而雁行。势利使人争,嗣还自相戕。淮南弟称号,刻玺于北方。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关东的仗义之士都起兵讨伐那些凶残的人。最初约会各路将领订盟,同心讨伐长安董卓。讨伐董卓的各路军队汇合以后,因为各有自己的打算,力不齐一,互相观望,谁也不肯率先前进。势利二字引起了诸路军的争夺,随后各路军队之间就自相残杀起来。袁绍的堂弟袁术在淮南称帝号,袁绍谋立傀儡皇帝在北方刻了皇帝印玺。由于战争连续不断,士兵长期脱不下战衣,铠甲上生满了虮虱,众多的百姓也因连年战乱而大批死亡。尸骨曝露于野地里无人收埋,千里之间没有人烟,听不到鸡鸣。一百个老百姓当中只不过剩下一个还活着,想到这里令人极度哀伤。」

两人在这首诗中,不仅想到曹操所说袁绍、袁术兄弟对于朝廷的不臣之心,还有因为各地因为兵灾乱事、饥荒等曝尸荒野的百姓,更感慨当今天下深受乱贼所害,比起汉末不知谁孰胜?

杜甫更想起好友李白曾写的《读诸葛武侯传书怀——赠长安崔少府叔封昆季》:

「汉道昔云季,群雄方战争。霸图各未立,割据资豪英。赤伏起颓运,卧龙得孔明。当其南阳时,陇亩躬自耕。鱼水三顾合,风云四海生。武侯立岷蜀,壮志吞咸京。何人先见许,但有崔州平。余亦草间人,颇怀拯物情。」

在诗中彷佛又见到那个一起漫游山东的好友,能够把酒话天下、不论贫与贱的李太白,两人是否有像是诸葛亮与好友崔州平一样好的交情:「东汉末年,群雄纷起,龙争虎斗。争王图霸之业未立,各自割据称雄。刘备像汉光武一样一挽汉朝之颓运,得到了孔明这条“卧龙”的辅佐。诸葛亮在南阳之时,亲自躬耕于陇亩之中。刘备三顾诸葛亮于卧龙岗茅庐,如鱼之得水,叱咤风云于天下。诸葛武侯在岷蜀佐助刘备立国,其凌云攻志,直吞咸京。诸葛亮未显达之时,是谁对他最为赞许呢,就是博陵的崔州平。我也是一个布衣之士,胸怀报国忧民之情。在晚年遇到了您二位像崔州平和崔瑗这样的朋友,华发之际同衰共荣。我们都是寄意于经国济民,结成了兄弟般的朋友。让我们的友谊像管仲和乐毅一样在历史上千载传名。」

建安二年元月一开春,既然已经以许都为中心的曹操,对去年底在荆州北部宛城的新出现敌对势力当然无法容忍,所谓卧榻之下,岂容他人酣睡,就是当下的心情。况且位在许西南不到三百里远的宛城也是战略要地,除了保障许都安全之外,还能有效威胁刘表的荆州。下令将由自己率领大军,带着长子曹昂、庶长子曹丕与侄子曹安民,目的是让他们增长军事经验,勇武过人的曹操贴身侍卫典韦当然也随行,从许都出发攻伐宛城,心想张绣那点兵力,如果有自知之明,在自己大军到达之前就俯首投降才对,否则以雷霆之势扫**,也是不费吹灰之力才是。

早在曹操从许都出兵之际,贾诩就劝张绣举宛城投降,固然刘表有收留的恩情,不过是把张绣当做挡箭牌,没有必要为他拿命跟曹操死拼,认可这个意见的张绣,在曹军才刚过淯水、离宛城只有半日路程距离时,派人前去传达愿意投降的意愿,得知消息的曹操下令全军放慢速度,想以此威吓刘表。

到达宛城的曹操接受投降,当下十分高兴设宴欢聚。张绣更介绍自己的家人,突然间曹操看到一沉鱼落雁之貌的美妇人,顿时眼睛一亮,张绣就介绍这是自己叔母,前骠骑将军叔叔张济的遗孀邹氏。每当曹操饮酒时,典韦都持大斧站在后面,有人上前都举斧怒视,张绣与其将帅都不敢仰视。本好渔色的曹操见到邹氏于是心动不已,邹氏认为张家现在受到曹操保护,张济死后自己也需要依靠,侄子张绣毕竟不是血亲,当夜就被曹操纳入房中。

隔日张绣得知曹操将自己叔母邹氏纳为妾室,心中愤恨不已,认为是对自己的侮辱并深以为恨。听闻张绣对于自己纳邹氏为妾心怀不满,曹操心中就想除掉他。之前投降时介绍自己的部将,当时见到胡车儿,非常赞赏他的勇猛,好巧不巧曹操秘密派人黄金赐给他,企图收买以行刺的消息传出。得知此事的张绣,认为是证实曹操想要收买左右亲信来行刺自己,不等贾诩商议就决意先下手为强,唯一顾忌总是不离曹操身边的典韦,必须想办法支开才能得手。

十多日后的晚上,宛城曹操军营附近突然火光马鸣四起、喊声震天,当时曹操正与邹氏在帐中饮宴,赶紧出帐询问典韦,才知张绣在自己之前抢先动手,顾不得刚纳为妾的邹氏,连衣服都没穿好,决定在典韦的保护下离开大帐再说。典韦见状示意情况不利,赶紧轻骑逃走,自己会留下断后。

看到挡在门前的典韦,深知勇武的张绣军没有人敢靠近,不得已只有选择避开正门,从其他门进入。当时典韦身边的十余人都力拼死战,以一当十,他手执长戟左右攻击,无奈身边士卒一个个战死,即便英勇如他也身受数十伤,敌人乘机上前要擒捉,反被他双手挟着两人顿时击杀,其余人都不敢上前。最后奋力冲前杀了数人,这时伤势迸发,死前更是瞪眼大骂。死了半晌还没有一人敢从前门而入。直到确认他断气后才敢上前,割取头颅互传观看,更返回看他的躯体。

早在动乱初起,机警的曹昂牵来名马绝影,请父亲上马,自己与堂弟曹安民也在两旁骑马保护,希望能够突出重围。突然间一阵箭雨,绝影的脸与脚都中箭无法奔驰,曹操的右手也中箭,曹昂见状赶紧下马将父亲扶上马,自己选择步行战斗,希望让父亲能够脱身险境;在曹操离开宛城之际,曹昂仍与张绣部队战斗,仍是力战不支身亡。堂弟曹安民虽然骑马,迟迟无法脱离张绣的包围,在曹昂死后不久也同样战死,仅有庶长子曹丕幸运骑马逃走。

拼命策马狂奔终于退至舞阴的曹操,隔日知道典韦战死不禁落泪。对众将领说:「我失去爱子、侄儿都没有失去典韦这样伤痛,独独为他哭泣!」城外突然烟尘大起,竟然是张绣领军追杀到此,曹操因右臂中箭受伤,只能派将领出城迎击,苦战之后终于顺利击退,逼他回到穰城防守。诸将到宛城取回典韦等人尸体后回到舞阴。曹操对着典韦尸体大哭,命人安葬在襄邑;脱离危险的曹操,好像忘了在宛城中有过露水姻缘的邹氏,此战过后她更是不知所踪,军中也无人提起。

撤军回舞阴时发生一件事情:撤回路途中军纪不整,有将领站出来整顿部队,引导有秩序的撤回,这人就是在曹军中以坚毅而稳重,对待部下也相当严厉闻名,去年破黄邵夜袭升职的平虏校尉于禁。路上发现隶属曹军的青州兵,有不守军纪、掳掠百姓的情形,当场陈述罪状率部攻击,四散奔逃的青州兵抢先在他到达之前,向曹操诬告有谋反嫌疑。到达舞阴后,他没有急着去见曹操,却命令士兵先安营扎寨,左右的人都劝:「青州兵那伙人去告将军您的状了,您应该赶紧去和曹公解释。」对此他持反对态度:「张绣等敌人就尾随在我们之后,随时都会杀到,不赶紧做好准备,如何应敌?曹公英明,随意诬告是行不通的!」

安排兵士挖壕沟、立营寨,经过确认才去拜见曹操,报告全部过程。听完后曹操大为赞赏:「淯水之败,我自己都狼狈不堪,你能在这样混乱中整顿好自己的部队,讨平暴乱,安营扎寨,有不可动摇的气节,即使古代名将,也不会作的比你更好啊!」尽数于禁累计功劳,封益寿亭侯。

在曹操近卫中典韦颇得好评,为人忠慎稳重、志节任侠。成为近卫后常站着一天侍卫,晚上也在营账左右睡而不回家。爱持大双戟与长刀等,军中都说:「帐下壮士有典君,提一双戟八十斤。」典韦力大在军中众人皆知,插在营门前的牙门旗,一个普通人根本举不起,他用一只手轻易举起,力气过人受人推崇。爱酒食会与左右部下分享,一起大吃大喝,他也舍得钱财满足部下。独子典满也在帐下效力,感念其父之功升为郎中。

曹操虽然痛失典韦甚于长子,许都有人可不这么想。曹操与刘夫人育有长子曹昂、曹铄二子与一女,刘夫人产后身亡,二子一女皆由扶正的丁夫人抚养长大,丁夫人膝下无子,将曹昂视如己出。曹昂,字子修,二十岁时曹操就向朝廷举曹昂为孝廉,希望藉由和自己一样从孝廉作为仕途出发点,建立未来坦途,可见对长子的期望之深并不下于丁夫人。

既然如此看重曹昂,怎么在宛城失去典韦表现出比失去曹昂更加伤心?他是个心思极密、头脑极其清楚的人,知道什么是该做,什么又是不该做的。哭典韦能够更大程度的收拢人心、加强部将对自己的忠诚、增加自己爱才的声名,吸引更多人才来投;相反的哭曹昂只会显出自己的软弱、被认为是个无法扛起阵营大旗的领袖,两相比较之下会怎么做,心中的那把尺、那座秤早就分出高低了。

祭奠典韦等阵亡将士与曹昂、曹安民后,离开属于荆州地界的舞阴撤军回许都,退回穰城防守的张绣,在曹军撤退后收复南阳、舞阴等地。撤回的曹操得要面对知道曹昂阵亡消息后,无法控制情绪,号哭不已的丁夫人。自己压抑情绪继续筹备军国大事时,丁夫人大骂:「儿子死了都不想念的!」实在受不了屡次吵闹,只得选择将她遣送回家。

这时寿春发生一件震惊天下、冒大不讳的事情。袁术昭告天下于寿春称帝,建号仲氏,仿效汉制的河南尹,将九江太守改为淮南尹,广置公卿朝臣,在城南城北筑起皇帝祭祀天帝所用的祭坛。打算任命之前遭到曹操驱逐后投奔自己,原朝廷任命的兖州太守金尚为太尉,袁术心想自己有收留的大恩,应该会乐意接受。去年得知想要称帝时就私下议论过,袁术也没放心上,现在称帝任命自己为太尉,假使接受就是一丘之貉了,心中只有刘汉的他,完全不能接受僭逆的行为,当下决定逃跑。得知他逃跑的消息,让袁术顿时勃然大怒:「我收留你还让你当太尉,竟然如此不知抬举!」派人在逃亡的路上将他杀死。袁术称帝的行为,被天下所不齿,成为了众矢之的目标。

冀州的袁绍对于曹操官位在自己之上非常的不满,写了封措辞十分傲慢的信送到许都。对此很是烦恼的曹操找来荀彧、郭嘉两人:「现在我准备讨伐背逆君臣大义的袁绍,可惜势力没有他强大,应该怎么办?」他们回答:「刘邦的势力比不上项羽,是您所知道的。刘邦只靠谋略战胜项羽,所以项羽虽强,最终仍被击败。如今袁绍有十项失败因素,而您有十项胜出因素,袁绍虽然强大,却不会有什么作为。袁绍讲究排场,礼仪繁多;而您待人接物出于自然,这是在处世之道上胜过他。袁绍身为臣子,假使起兵进攻许,便是叛逆;而您尊奉天子以统率天下,这是在道义上胜过他。自从桓帝、灵帝以来,政令失于松弛,袁绍却用松弛来补救松弛,因此缺乏法纪,令出不行;而您用严厉来纠正松弛,使得朝廷官员不论官位都知道遵守法纪,这是在治理上胜过他。袁绍外表宽厚而内心猜忌,用人好起疑心,只信任亲戚子弟;而您外表平易近人,内心机敏善察,用人不疑,只论才干,不问远近亲疏,这是在器度上胜过他。

郭嘉继续说:「袁绍计谋多而决断少,往往错过时机;而您制定了策略就立即施行,可灵活应对变化,这是在谋略上胜过他。袁绍喜欢高谈阔论,谦恭揖让,用以沽名钓誉,因此,那些华而不实士大夫多去投奔他;而您以至诚待人,不虚情假义,忠诚正直、有远见和真才实学之士都愿为您效力,这是在品德上胜过他。袁绍看到他人饥寒交迫,怜悯之情便在面色上显露出来,但对没有看到的,就有时考虑不周;而您对于眼前的小事,经常忽略不管,但对于大事,以及与全国各地的交往,您所施的恩惠却往往出人意表,对于看不到的事情,也考虑得无不十分周全,这是在仁义上胜过他。袁绍下属大臣争权夺利,互进谗言,混淆视听;而您管理属下有方,谗言诬陷行不通,这是在明智上胜过他。袁绍做事没有标准,所是所非不可知;而您对正直、有功的人礼敬,对邪恶、犯罪的人以法律加以制裁、这是在文治上胜过他。袁绍喜欢虚张声势,而不知兵家要诀;而您善于以弱胜强,用兵如神,部下信赖,敌人畏惧,这是在武功上胜过他。」

曹操大笑道:「照你们的分析,我有何德能担当得起!」郭嘉又说:「袁绍正在北方攻击公孙瓒,可乘他远征之时,无力南顾,我们先向东收拾吕布。如果袁绍攻击我们,吕布如果加入支持,就会使兖州陷入夹击。」

荀彧接着说:「不先击败吕布,我们就不容易攻击占据河北的袁绍。」曹操说:「你们分析很好,但是现在令我感到为难的,一怕袁绍扰乱关中,向西联合羌人、胡人,二来向南勾结蜀、汉势力,那样的话,则我将会以兖州、豫州来对抗全国其余六分之五的地区,该如何是好?」

荀彧以肯定口气说:「关中将领十数人各据山头,各自为政,不会同心协力,其中以韩遂、马腾势力最强,他们看到崤山以东地区发生争斗,必然各自拥兵自保,如今要用恩德去安抚他们,派使者去与他们联合,虽然无法保证长久安定,维持到您克定崤山以东是足够的。侍中、尚书仆射钟繇有智谋,让他处理关中事务,您就不必忧虑了。」

朝廷虽然从长安撤离,关中仍是群雄割据的局面,以马腾、韩遂势力最强,两年前两人结为异姓兄弟之后,隐隐然成为关中最强势力,虽然没有对许都有明显威胁,也不能不有所防范。曹操百思不得,找来荀彧、郭嘉商量就是这个原因。荀彧提出让侍中去镇守关中,钟繇虽然是朝臣,在李傕、郭汜专权时,多次劝两人与曹操合作,更保护献帝东归卓有功绩,不仅荀彧对他多次称赞,曹操也充满期待,已经算是在朝廷内的自己人,是看看他有什么手腕的时候了!

荀彧两人告退之后,曹操让人请他前来,说明委任主持关中的任务,当下就应允。第二日上朝,曹操表奏他以侍中身分,领司隶校尉,持节督关中诸军,以朝廷立场来说就是他成为马腾、韩遂等人的顶头上司。为了怕有任何突发状况,也为了更好对马腾等人临机应变,特别授予不受制度拘束的权力,以求与关中诸军相安一时。到关中后驻节在长安,写信派使者送信给韩遂、马腾等人,陈述曹操以献帝名义行事名正言顺,并站在他们立场陈述利弊祸福,韩遂、马腾等不敢与皇帝对抗,各派儿子入侍许都,以示服从中央,关中终于得以暂时安定,曹操这步棋下对了。

考虑到荀彧的过往的功绩,曹操认为要公开增封,利用此事作为表率就向朝廷上《请爵荀彧表》:

「臣闻虑为功首,谋为赏本,野绩不越庙堂,战多不逾国勋。是故典阜之锡,不后营丘,萧何之土,先于平阳。珍策重计,古今所尚。

侍中守尚书令彧,积德累行,少长无悔,遭世纷扰,怀忠念治。臣自始举义兵,周游征伐,与彧戮力同心,左右王略,发言授策,无施不效。彧之功业,臣由以济,用披浮云,显光日月。

陛下幸许,彧左右机近,忠恪祗顺,如履薄冰,研精极锐,以抚庶事。天下之定,彧之功也。宜享高爵,以彰元勋。」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