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带着水浒系统混大宋 > 第二十七章 天道狼道不走走了国道(第2页)

第二十七章 天道狼道不走走了国道(第2页)

“可我们分明走的是往南。”果然和武松料想的一样,大和尚就没个准儿。

鲁智深略微沉思了片刻,说道:“我们继续向前赶路。”

“不是走反了么?”难得武松反驳了一句。

“无妨,佛祖指引我路在何方,脚去何处,一切随心。”鲁智深依然不为所动,继续前行。

武松一听大和尚都把佛祖给搬出来了,也只能跟着大和尚一路向南。

跟着鲁智深,武松的心才定。日子虽然艰苦,却也快乐,内心的快乐是任何的物欲都满足不了的快乐。

就这样,两个人一路上跋山涉水,翻山越岭,风餐露宿,饥一顿再饥一顿地走着。

一直走到了江州和青州的交界,到了一处光秃秃的山下。

鲁智深停下了前进的脚步,环眼一睁,说了一句:“到了!”

此山,紧挨着大宋的国道。因山头上光秃秃一片,本地人唤名为秃头山。山的阳面有一座求雨的龙王庙,山的阴面是成片的坟圈子。

山有了,庙也有了。鲁智深觉得这个地方就是佛祖指引的神迹。

鲁智深自是做了庙里的主持,还点化武松做了挂单的行者。

行者,社恐人天花板的职业。不用说话,不用被呱噪,一不顺心,拔腿就撩。

白天,山上就鲁智深和武松两个人偎在庙里。

夜晚,可能山的背面更热闹一些。

因为武松晚上总觉得后背发毛,浑身发冷。

为了镇一镇山上的邪祟,鲁智深把山的名字改成了“二龙山”,顾名思义山上盘踞着两条龙,鲁智深和武松。庙的名字也随了山的名字,改了名叫做二龙山神庙。

庙和山现在都齐活了,唯独缺了庙里的香火。

别说大和尚还真有主意!靠着自己的蛮力推倒了一棵大白杨树,直接扛到了国道的当间。

大和尚的举动,武松秒懂。武松见国道还没被堵严实,也弄到了一棵白杨树,这下这条国道堵得连个七八岁的孩子都挤不过。

鲁智深和武松蹲在国道边的东西两侧,守株待兔地候着前来上山的香客。

国道,京都到金陵的经济要道。

每日,商队和游人络绎不绝。等走到二龙山的这个地方,就堵到这了。

过了二龙山的人,基本上看法都一致。

这里的方丈人很好,很热情,不停地向你布道,希望你为二龙山神庙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当然,他旁边的禅杖少说也得有个一两百斤。

真的,我是诚心诚意地布施的,为了我的小命,更是为了佛祖。

大师给我指点过了,这就叫破财免灾。

鲁方丈的指点,武松也通透了,大和尚之前讲的“什么世间之道为天道,什么人生行侠如狼道。”结果狼道,天道都没走,就走了国道,靠人家施舍的这条道。

对此,鲁智深的解释是:天道有好有坏,上一刻你还是渭州的提辖,下一刻就成了光了头的和尚;狼道有饥有饱,三餐饱七顿饥;还是国道靠谱,每天都有施舍,正所谓细水才能长流。阿弥陀佛,善哉,善哉。

热门小说推荐

枪炮领主
萝卜上秤枪炮领主
...
撼天
一叶青天撼天
...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