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快速阅读刷屏时代如何做到一年读300本书百度 > 阅读量与遗忘规律的关系(第1页)

阅读量与遗忘规律的关系(第1页)

阅读量与遗忘规律的关系

这也是目前大家对快速阅读存疑最多的一个问题:

读那么快能记住吗?

我先不回答这个问题,我先回击一个问题:

为什么一定要记住?

其实这里涉及一个很有意思的观点:

怎么算是记住?

如果阅读一本书是为了应对考试,那快速阅读可能就没有用武之处了。考试的“记住”应该是级别非常高的记住了。最高级别的“记住”是一字不错,次之是概念相同、个别用词可以略有区别,再次之……

那我们来一起思考一个问题:我们快速阅读希望达到一个什么样的“记住”的层次?

我个人的观点就是:理解作者表达的观点,要么接受,要么反对,要么中立。

也就是说,一本书读完了,作者说的观点你认同吗?比如关于如何治疗拖延症的书,你读完后认同作者的观点吗?你认为哪些方法是有效的,或者对你是有用的?或者哪些方法你从来没有试过,也不知道有没有效果,但可以去尝试一下?

当然,并不是说所有的书都不需要记忆,有好多人喜欢在读书的时候记笔记,把自己认为重点的内容划出来或者抄下来。这是一种好习惯,但对快速阅读来说,可能就不是一种好习惯了。这种习惯会制约阅读的速度。何况,你画出来、抄下来了,是不是觉得自己真的就记住了,或者说以后还会再来翻看复习?

我敢说,几乎不可能!

除了为了应对考试或者有特殊学习的需要,否则一般情况下我们读一本书,能在大脑中留下的按字数算5%都不到,按理解的内容能进我们脑子算,有20%就已经很好了。

这说明什么?一本书中,真正精华的内容也就20%。

那另外的80%有什么用处?你可以理解为帮助理解、加深记忆,你也可以理解为是为了增加可读性。

这都不重要,只要你能把核心内容理解了,那你在书上所花的时间和钱就已经非常值得了。

如果你能接受这个观点,那我们接着来思考刚才的问题:

一本书阅读完后能记住多少?

我们先看传统的阅读模式:

假定认真地、逐字逐句地阅读完一本书,你记住的内容是100%(这个假定几乎是完全不存在的,但是这样假定更有说服力),那按照大脑的遗忘规律,我们来一点点分析。一周后我们能够记住的大约还有30%,一个月后大约还能记住10%,一年后大约还能记住7%,3年后或者10年后,如果还能记住3%就不错了。

实际上这3%也已经不是作者的原话了,已经是经过自己的大脑理解并重组后的内容了。也就是说,10年后当你重新看到这本书的时候,你的感觉是:这本书我看过,讲的是什么事或者什么观点。

也就这么几句话了,仅此而已。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