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志存高远,奋力拼搏谱新曲
李嘉诚白手起家,最后能成为华人首富,自然是“大”的标志。但这个过程却是需要苦心经营的。李嘉诚精于投资的转换,精于战术的变换,精于时空的更换,所以他一步一步由小到大,成就了一生大业。其中,很重要的一点是因为他心中有一个高度,只要盯住那里,就不会被眼前的困难所吓倒。
20世纪80年代初期,当李嘉诚以“蛇吞象”的方式收购英资和记黄埔,成为轰动香港乃至国际商界的“入主英资洋行第一人”的时候,香港人为之振奋。当时的经济评论抓紧机会,在新界政务司的外籍人士钟逸杰,对李嘉诚尊敬的态度上也做出一番渲染:
“在以前的殖民地时代,外国炮艇经常在中国外河巡逻,而中国人又被称为是远逊于白种人。虽然时代改变了,香港这殖民地是由政治上的方便而存在,而不是因为武力而存在。但是当长江宣布与侨光合作在沙田东厂建造高级房屋时,新界政务司钟逸杰迎接李嘉诚参加典礼,很多人都感到惊讶。钟氏当时伴在李氏身旁,在李氏未坐下时不肯坐下,他常常望着李氏,显露羡慕之意,尤其是当他强调中国、香港和长江将不断合作时,他们两人都对前景很乐观。李嘉诚这位商界奇才启发了很多年轻人,又维护着香港的经济前途……”
古人云:“成事业者,无非是天时、地利、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香港经济的腾飞,实际上就是一曲时势造英雄与英雄造时势的凯歌。
在香港这个地狭人多的地方,由于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以及比东南亚其他地区相对稳定的政治环境,使得其经济突飞猛进的发展成为可能,因而造就了像李嘉诚、霍英东、郑裕彤这样一些白手兴家、艰苦创业的英雄人物。在环境和机会对于创业者都是均等的情况下,他们凭着自己敏锐的观察力,以及顽强的拼搏精神,在各种投资风险里摸爬滚打,一身泥泞、一身血汗地奋斗着。在这个奋斗过程中,他们曾经失败过、跌倒过,但最后他们都咬紧牙关,直立起布满伤痕的躯体,直到他们平安地渡过各种艰难险阻。他们充分地利用着香港经济发展的奇迹,同时也在不断地创造着香港经济发展的奇迹。
在这些商业英雄之中,有的是在香港土生土长的“世家之后”;有的是在大陆解放之后由上海、天津等地迁到香港的资本家;有的是利用香港飞速发展的大好时机,发愤自立的家境贫寒、穷苦人家的子女。但是,他们都是在各自不同的角度,各种不同的程度上,在激烈的国际商战情势中,不断接受时代赋予的一次比一次更有创意的挑战,他们在坚忍不拔、不屈不挠的竞争中生存、发展,他们打破常规,傲视一切,最终成为为香港经济的发展做出巨大贡献的企业家群体。
这就像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所说的:“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
1979年10月29日,美国《时代周刊》杂志曾经说李嘉诚是“天之骄子”,也就是说,李嘉诚之所以如此成功,是因为幸运之神经常降临的缘故。对此,李嘉诚自己也曾专门发表过他的看法:
“在20岁前,事业上的成果是百分之百靠双手勤劳换来的;20至30岁之间,事业已有些许基础,那十年的成功,有百分之十是靠运气的,百分之九十仍是由勤劳得来。之后,机会的比例也渐渐提高。现在,运气已差不多是占三至四成了”。
1991年9月5日,李嘉诚在亲笔回复一位因生意落败、万念俱灰的丁姓英国华侨的信中,很真诚地阐述了他自己的创业观。此信全文如下:
丁先生:
人生起伏无常,尤其是从事商业。穷人易做,穷生意难做。所以你们现在面临的困难,只是数千年来亿万无数生意人曾经面对的苦痛的一部分。但如果明白大富由天,小富在人,如果肯勤俭有效地面对现实,尽心经营,则可能出现俗语所说:“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局面说不定不久你们又有一个新的局面。即使一切都不如意,退一步想,则海阔天空。以今日英国的工资水平,最大不了,最多找一份职业,生活应绝无问题。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送上英镑五百,请你一顿晚餐。想想明天会更好!想想世界上有多少更苦的人!
李嘉诚
1991年9月5日
这封信给遥远的英国朋友以极大的鼓舞。乐于助人的李嘉诚,也由此感到莫大的欣慰。
在李嘉诚的一生中,最让他自豪的,甚至直到今天仍念念不忘的一件事是:
14岁的时候,在病危的父亲的床前,含着热泪的李嘉诚自信地告诉父亲,他有一种感觉,他觉得自己的将来肯定会非同一般,肯定会有一番作为。李嘉诚用他清脆的童音告诉父亲,他准备做生意,做了生意再像父亲一样好好治学。父亲听了他孩子气、但又很自信很有志气的话语,开心地笑了。
最后,父亲仍含着这个由儿子带给他的开心的笑容离开了人世。父亲有多长时间没笑了,李嘉诚已记不清楚,但这却是父亲生病以后,很长时间以来所露出的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笑容。而且,父亲也是含笑离开人间的,因为父亲的安慰是李嘉诚。
直到今天,李嘉诚每每想起这件事,还觉得很自豪,因为他小小年纪在父亲面前居然没有说错,因为他用自己的勤劳与智慧,成功地实现了当年许下的诺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