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绝响难求 > 4 惠通桥上的枪声(第2页)

4 惠通桥上的枪声(第2页)

两个人就这样怀着各自的心思,随着一眼望不到头的人和车,终于走过了桥西头那座高高的桥塔,踏上了惠通桥的桥面——也许日本人也担心炸毁了惠通桥不利于他们往东推进,所以,就躲炮弹而言,上了桥反而要安全得多,因为日本人的炸弹,此时反而躲着惠通桥,只是不时地落在周围,然后爆炸。

然而,眼看就要挤到桥头了,桥东的桥塔已经看得真真切切了,但茶姑和周弥生,却被拦在了桥上。

确切地说,拦住他们的,是两辆汽车。这是1942年5月5日,有汽车的人非富即贵,都不是轻易能惹的主儿、也都不是轻易就能忍气吞声的主儿,即使国难当头,也不例外。在日本人越来越密集的炮声中,没有谁去关注这两辆车的主人谁更有钱、或者谁的职务更高,只知道他们撞到一起了,谁也不服气谁,就那样僵持着。因此,车动不了、人过不了,原本就一片混乱的惠通桥上,此时越发显得混乱不堪。

事发突然,山坡上的马长友和姜敏看见了被汽车堵住的周弥生和茶姑,急得不知所措。负责守桥的宪兵和负责炸桥的工兵,也没有预料到此时还会出现这种突发状况,忙将观察到的情况汇报给长官……

然而,就在这谁也不知道多短的时间里,一声枪响改变了太多人的命运,也改变了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命运。

这一声枪响,是冲着周弥生来的。

站在对峙的汽车西边,眼看彼岸近在咫尺,却无法过去,如果此时桥被掉炸,茶姑必然葬身怒江!真的如此,他怎么对得起茶土司?怎么对得起茶朴?想到这一点,周弥生心急如焚。他焦急地左右张望着,想在汽车和人挤成的屏障间,找一个缺口,把茶姑推送过去——毕竟只是两辆车,还不至于就能把5米多宽的桥面堵死,只不过恰好人太多,而且混乱无序,一时间大家全挤在一处,谁都动不了。可就在周弥生四下观望的时候,在拥挤的人群中,他看到了一张熟悉的脸——正如茶姑所说,那的确是1938年冬天就离开了昆明的山口正雄!

一时间,周弥生完全忘记了茶姑的叮嘱,他心里突然想起的是:这个人是他的表哥,这个人把他的生身母亲叫姑姑,他们俩小的时候曾在一起玩儿过……

几乎是同时,山口正雄也看到了周弥生和茶姑。

周弥生还在发呆,所有关于自己身世的故事都铺天盖地蜂拥而来,千层万层地叠加着,似乎要将他的头胀爆——亲生父母去世了、养父母去世了、山口岩也已经死了,算起来,在这个世界上唯一和自己有血缘关系的,也许就只有眼前这个人了吧?

恍然间,周弥生不知道该如何面对这个表兄。但他的表兄山口正雄却知道如何面对他。

就在周弥生茫然不知所措的时候,他的表兄山口正雄从衣襟里掏出了枪……

而茶姑,这个始终视山口岩和山口正雄为不共戴天的仇敌的女子,此时也并没有闲着。在山口正雄伸手去掏枪的瞬间,她已经做好了准备;在山口正雄举枪的瞬间,她的袖弩已经刺破江风雾霭,“嗖”地一声,直直地射向山口正雄的手腕——

随即,“砰”的一声,原本射向周弥生的子弹,因为拿枪的手要躲袖弩而失了准头,射向了怒江上空。

山口正雄开这一枪的时候,完全不知道中国军队已经在这座桥下布置好了炸药。他自负地认为,以他的兵力和装备,此时夺取惠通桥已如探囊取物。所以,随着这一声枪响,桥上拥挤的难民队伍里,忽然说不清有多少黑衣人拔出了武器,开始对着身边的中国人疯狂扫射!

周弥生的眼前,顿时枪声不断,血肉横飞。也只是在俯仰之间,惠通桥上的鲜血便如流水一般,一股股地淌向桥下的怒江,然后,随着怒江的波涛,流向远方……

枪声、惨叫声和鲜血,终于让周弥生彻底清醒了。他猛地转身,不顾一切地揽过茶姑,“呼”地将茶姑托举着,使尽全身的力气,“扔”过了那两辆对峙的车头。

看到茶姑翻滚着落到惠通桥东岸的桥塔前,周弥生的脸上,露出了开心的笑容。然后,他艰难地回过身——因为此时,他的肩上已经中了一枪。而当他转过身时,还有一颗子弹正呼啸而来,直击他的心脏——他感觉自己的血喷涌而出,喷成了一道鲜红的帘子,把自己和身边的人隔开了,也把自己和举着枪瞪着自己的山口正雄隔开了……

就在周弥生倒下的那一刻,三个巨大的火球从100多米长的惠通桥东边、西边和中间同时升起来。爆炸的气浪将这座愤怒的吊桥桥面高高抛起,腾上半空之后,又如炸雷一般,坠入了一路狂奔而去的怒江……

怒江西岸,日本人的炮声依然隆隆;东岸,有人用口琴吹起了几乎每个中国人都熟悉的《松花江上》。

但曾经无比喧闹的惠通桥,终于安静了。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