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可以平凡但不能平庸作文800字 > 第十二章 从平庸到优秀需要你行动(第2页)

第十二章 从平庸到优秀需要你行动(第2页)

有一个人向一位思想家请教:“你成为一位伟大的思想家,成功的关键是什么?”思想家告诉他:“多思多想!”这人听了思想家的话,仿佛很有收获。回家后躺在**,望着天花板,一动不动地开始“多思多想”。

一个月后,这人的妻子跑来找思想家:“求您去看看我丈夫吧,他从您这儿回去后,就像中了魔一样。”思想家跟着到那人家中一看,只见那人已变得形销骨立。他挣扎着爬起来问思想家:“我每天除了吃饭,一直在思考,你看我离伟大的思想家还有多远?”

思想家问:“你整天只想不做,那你思考了些什么呢?”

那人道:“想的东西太多,头脑都快装不下了。”

“我看你除了脑袋上长满了头发,收获的全是垃圾。”

“垃圾?”

“只想不做的人只能生产思想垃圾。”思想家答道。

我们这个世界缺少实干家,却从来不缺少空想家。那些爱空想的人,总是有满腹经纶,他们是思想的巨人,却是行动的矮子;这样的人,只会为我们的世界平添混乱,自己一无所获,而不会创造任何的价值。

在父亲的教导下,海明威后来终其一生也总是喜欢实干而不是空谈,并且在其不朽的作品中,塑造了无数推崇实干而不尚空谈的“硬汉”形象。作为一个成功的作家,海明威有着自己的行动哲学。“没有行动,我有时感觉十分痛苦,简直痛不欲生。”海明威说。正因为如此,读他的作品,人们发现其中的主人公们从来不说“我痛苦”、“我失望”之类的话,而只是说“喝酒去”、“钓鱼吧”。

海明威之所以能写出流传后世的名著,就在于他一生行万里路,足迹踏遍了亚、非、欧、美各洲。他的文章的大部分背景都是他曾经去过的地方。在他实实在在的行动下,他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思想是好东西,但要紧的是付诸行动。任何事情本来就是要在行动中实现的。

相信不少人对“蜀之鄙有二僧”的故事记忆犹新吧: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富者曰:“吾数年欲买舟南下,犹不能也,子何恃而往?”贫者曰:“吾一瓶、一钵足矣。”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富者有惭色。

尽管客观条件对成功很重要,但是成功的根本并不取决于个体的客观条件,而关键在于个体是否为自己的目标立刻采取行动。行动是成功的阶梯,行动越多,登得越高。

小克莱门斯四岁就上学了。教书的霍尔太太是一位虔诚的基督徒,每次上课之前,她都要领着孩子们进行祈祷。有一天,霍尔太太给孩子们讲解圣经》,当讲到“祈祷,就会获得一切”的时候,小克莱门斯忍不住站了起来,他问道:“如果我祈祷上帝呢?他会给我想要的东西吗?”

“是的,孩子,只要你愿意虔诚地祈祷,你就会得到你想要的东西。”

小克莱门斯特别想得到一块很大很大的面包,因为他从来没有吃过那样诱人的面包。而他的同桌,一个金头发的小姑娘每天都会带着一块这么诱人的面包来到学校。她常常问小克莱门斯要不要尝一口,小克莱门斯每次都坚定地摇头,但是谁都不知道,其实在小克莱门斯的内心里是非常想得到一块属于自己的面包的。

放学的时候,小克莱门斯对小姑娘说:“明天我也会有一块大面包。”

回到家后,小克莱门斯关起门,无比虔诚地进行祈祷,他相信上帝已经看见了自己的表情,上帝一定会被自己的诚心感动的!然而,第二天起床后,当他把手伸进书包的时候,除了一本破旧的课本什么也没有发现。他决定每天晚上坚持祈祷,一定要等到面包降临。

一个月后,金头发的小姑娘笑着问小克莱门斯:“你的面包呢?”小克莱门斯已经无法继续自己的祈祷了。他告诉小姑娘,上帝也许根本就没有看见自己在进行多么虔诚的祈祷,因为,每天肯定有无数的孩子都进行着这样的祈祷,而上帝只有一个,他怎么会忙得过来?

小姑娘笑着说:“原来祈祷的人都是为了一块面包,但一块面包用几个硬币就可以买到了,人们为什么要花费这么多的时间去祈祷,而不是去赚钱买面包呢?”小姑娘的话让小克莱门斯幡然醒悟。他相信小姑娘所说的正是自己想要知道的——只有通过实际的工作来获得自己想要的东西。而祈祷,永远只能让你停留在等待中。小克莱门斯对自己说:“我不要再为一件卑微的小东西祈祷了。”他带着对生活的坚定信心走上了新的道路。

多年以后,小克莱门斯长大成人,当他用笔名马克?吐温发表作品的时候,他已经是一名为了理想勇敢战斗的作家了。他再没有祈祷上帝,因为在无数个艰难的日子里,他都牢记:“不要为卑微的东西祈祷!”

小克莱门斯为能得到一块面包,虔诚地进行祈祷,但是面包并没有出现。

一个人要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想要成功,必须付出实际行动才行。思与知、知与行、言与行都是不同的概念。思是必要的,知也是必要的,言也是可以的,但行则是必需的。思要认真仔细地思(分析思考、规划谋划),知要深入细致地知(明白全体、局部和关键点),言要实事求是、恰如其分地言(工作事业不是炫耀口技),行要脚踏实地、快速认真地行。

明日复明日,万事成蹉跎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听人说:“我知道今天该做这件事,但是今天我情绪不好、状态不好、条件不好、这样那样不好,这件事肯定做不好,还是以后再说吧。”于是他开始拖延。他把该做的事放在一边,去做那些比较容易、比较有趣的事。

接下来,我们看这样一个典型的拖延事例。

某天清晨,张三于上班途中,信誓旦旦地下定决心,一到办公室即着手草拟下年度的部门预算。他很准时地于九点整走进办公室。但他并不立刻从事预算的草拟工作,因为他突然想到不如先将办公桌以及办公室整理一下,以便在进行重要的工作之前为自己提供一个干净与舒适的环境。他总共花了30分钟的时间,才使办公环境变得有条不紊。

他虽然未能按原定计划于九点钟开始工作,但他丝毫不感到后悔,因为30分钟的清理工作不但已获得显然可见的成就,而且它还有利于以后工作效率的提高。他面露得意神色随手点了一支香烟,稍作休息。此时,他无意中发现报纸上的彩色图片十分吸引人,于是情不自禁地拿起报纸来。等他把报纸放回报架,已经十点钟了。

这时他略感不自在,因为他已自食诺言。不过,报纸毕竟是精神食粮,也是沟通媒体的工具,身为企业的部门主管怎能不看报,何况上午不看报,下午或晚上也非补看不可。这样一想,他才稍觉心安。

于是他正襟危坐地准备埋头工作。就在这个时候,电话声响了,那是一位顾客的投诉电话。他连解释带赔罪地花了20分钟的时间才说服对方平息怨气。挂上了电话,他去了洗手间。在回办公室途中,他闻到咖啡的香味。原来另一部门的同事正在享受“上午茶”,他们邀他加入。他心里想,预算的草拟是一件颇费心思的工作,若无清醒的脑筋则难以胜任,于是他毫不犹豫地应邀加入,就在那儿言不及义地聊了一阵。

回到办公室后,他果然感到精神奕奕,满以为可以开始致力于工作了。可是,一看表,乖乖,已经10点3刻!距离11点的部门联席会议只剩下15分钟。他想:反正这么短的时间内也办不了什么事,不如干脆把草拟预算的工作留到明天算了。

许多人都因无法免于张三那样的拖延恶习,以致到头来平平庸庸、一事无成。

拖延是行动的劲敌,也是成功的劲敌。成功者都能理解这句格言:“拖延等于死亡。”拖延使人们美好的愿望变成空想,让我们丢失现在而活在未来的等待中,拖延的恶性循环会导致我们养成懒惰的习惯、犹豫矛盾的心境,还会让我们逐渐变成一个只知抱怨、叹息的落伍者、潦倒者。所以,你要克服拖延,就要立即行动,缺什么,补什么。

以下是比尔?盖茨对克服拖延、立即行动的对策。

1.随时解决问题

生活中永远没有绝对完美的事,所以,不要等到条件一一具备后才展开行动。预期将来一定有困难,并在困难发生的下一刻起,立即着手解决问题是很重要的。

2.做个主动的人

不要好吃懒做,虚度光阴,而是要勇于实践,做个真正在做事的人。另外,做事的态度要主动积极,自告奋勇地去改善现状,主动承担责任和工作,向大家证明你有成功的决心和能力。

3.我要立刻行动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