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从平庸到优秀,需要你行动
自己的命运,自己来掌握
一个生活平庸的年轻人,对自己的人生没有信心,平时经常去找一些“赛半仙”算命,结果越算越没信心。他听说山上寺庙里有一位禅师很是了得,这天他便带着对命运的疑问去拜访禅师,他问禅师:“大师,请您告诉我,这个世界上真的有命运吗?”
“有的。”禅师回答。
“噢,这样是不是就说明我命中注定穷困一生呢?”他问。禅师让这个年轻人伸出他的左手,指着手掌对年轻人说:“你看清楚了吗?这条横线叫作爱情线,这条斜线叫作事业线,另外一条竖线就是生命线。”
然后禅师让他自己做一个动作,把手慢慢地握起来,握得紧紧的。
禅师问:“你说这几根线在哪里?”
那人迷惑地说:“在我的手里啊!”
“命运呢?”
那人终于恍然大悟,原来命运是掌握在自己手里的。不管别人怎么跟你说,不管“算命先生”如何给你算,记住,命运在自己的手里,而不是在别人的嘴里!
当然,再看看自己的拳头,你还会发现,你的生命线有一部分还留在外面没有被抓住,它又能给你什么启示?命运大部分掌握在自己手里,但还有一部分掌握在“上天”的手里。古往今来,凡成大业者,他们“奋斗”的意义就在于用其一生的努力去掌握在“上天”手里的那一部分“命运”。
17世纪英国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和经验主义哲学家、散文家培根在论人生时也阐述过同样的道理,他说:“不容否认,一些偶然性常常会影响到一个人的命运,如长相漂亮、机缘凑巧、某人的死亡以及施展才能的机会等;但另一方面,人的命运也往往是由人自己造成的。正如古代诗人所说:‘每个人都是自身的设计师’。”
明白“命运在自己手里”,就会对生活有一个积极的态度,就会对人生的逆境和顺境有一个正确的看法,就会看到事物的变化是相连续的,逆境是顺境的准备,顺境是逆境的铺垫,顺境中可能埋伏着逆境的因素,逆境中可能积累着顺境的因素。
明白“命运在自己手里”,就不会好高骛远,这山看着那山高;就不会仰人鼻息,将自己的命运寄托在别人的恩赐上。就会将心态放平,一步一个脚印地埋头苦干、发愤图强,像鲁迅提议的那样从一木一石做起,干好自己的活,走好自己的路,自己拯救自己。
“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它绝不能使我屈服。”这句气势磅礴的话出自德国的贝多芬,他堪称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作曲家之一。但命运对他并不公平,双耳失聪、恋人离去、病魔缠身,这些苦难都先后落在了贝多芬身上。但他成功了,为什么?因为他把握住了自己的命运,他是个对自己负责的人。
伟大的作家小仲马,他在文学界鼎鼎盛名。他曾经直面命运且与之较量。在年轻的时候,他非常想成为像父亲大仲马一样的大作家,可写了无数篇文章,却没有一个出版社决定刊登,他先后回绝了父亲和一家杂志社主编的所谓“走后门”的帮助,最终,凭他自己的努力,写下了惊世之作《茶花女》,从此,文坛上便多了一位巨匠。
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每一个成功事例都告诉我们一个哲理,那就是自己的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
现在,就握紧自己的手吧,对自己的内心大声说一句:“命运掌握在我自己的手里,而不在别人的手里和嘴里!”然后,积极地去行动!你将发现,自己才是命运的主宰者。人生而独立,我们是特别的,无须感叹太多,成功者头上的光环向来是自己用手创造出来的。
成功法则:现在就开始去做
记得有句广告词是“想到就去做”。然而,又有几个人能真的“想到就去做”呢?很多人其实并不缺乏工作的能力,也并不缺乏创造力,而是缺乏行动力。
如果你一直在想而不去做的话,根本成就不了任何事。请你想想看,世界上的每一件东西,从人造卫星到摩天大楼以至塑料饭盒,都是由一个个想法付诸实施所得的结果。去做了虽然不一定能做好,但是你不去做,你会连成功的可能性都没有!
美国成功学家格林在演讲时,曾不止一次地对听众开玩笑说,全球最大的航空速递公司联邦快递(FedEx)其实是他构想的。
格林没说假话,他的确曾做过这样的设想。20世纪60年代,格林刚刚起步,在全美为公司做中介工作,每天都在为如何将文件在限定时间内送往其他城市而苦恼。
当时,格林曾经想到,如果有人开办一个公司,能够提供将重要文件在24小时之内送达任何目的地的服务,该有多好!
这想法在他脑海中停留了好几年,他也经常和其他人谈起这个构想,遗憾的是,他没有采取行动,直到一个名叫弗列德?史密斯的家伙(联邦快递的创始人)真的把它转换为实际行动。从而,格林也就与开创事业的大好机会擦身而过了。
可见,行动才是最终的决定力量,无论你的计划多么详尽,创意多么巧妙,你不开始行动,就永远无法达到目标。在一生中,我们有着许多人生畅想,若能够将一切憧憬都抓住,将一切计划都执行,那么,事业上所取得的成就,将是多么的伟大!
1932年的经济大萧条期间,一个年轻人从某大学毕业,获得了社会科学的学位。关于自己未来的生活,他没有得到任何的指导,也没有什么自己的想法。他的困境总结起来只有一条,那就是,那个年头的工作岗位极度稀缺。年轻人开始等待,希望有什么好运会降临到自己头上。同时,为了挣钱养活自己,他整个夏天都在一家当地的游泳池干救生员的工作。
一位经常带孩子来游泳的父亲对年轻人十分友好,并对他的未来产生了兴趣。他鼓励年轻人仔细分析一下自己,看看自己究竟最想做点什么。年轻人听从了他的建议,在随后的几天中,他开始检视自己。最后,他发现自己还是最想成为一名电台播音员。
年轻人告诉了这位父亲他的志向,这位父亲鼓励他采取必要的行动,使梦想成真。随后,他走遍了伊利诺斯州和爱荷华州,努力使自己进入广播行业。终于,他在爱荷华州的达文波特市停住了流浪的脚步,成为了一家电台的体育播音员。
“终于找到了工作,这多美好呀,”后来这个年轻人坦率地说道,“不过,更有意义的是,我知道了应该去行动这个道理。”这个年轻人叫罗纳德?里根,后来他成为了美国第40任总统。
有多少想法,多少梦想,多少好的打算,被你束在头脑的“高阁”上呢?原因仅仅是因为你的决定没有得到有目的的实际行动的支持。
从现在开始展开实际行动,并非一件难事。我们只需要明快、果断、有信心。拿一张纸写上“马上行动”贴在你的办公桌前、床头、梳妆台前,贴在你房间的醒目位置。只要从早上睁开眼睛那一刻开始,你就马上行动起来,一直行动下去。假以时日,你会发觉,你整个人充满了热情和活力。长此以往,你将养成“马上行动”的好习惯。
这是一条再简单不过的真理:再伟大的思想与热情都得付诸实践。事实上,当你在不断尝试、不断行动之后,其实你已经拥有了一种使人生最有效率的习惯。
付出了行动,一切才有意义
成功是“方向正确”和“持续行动”的结晶。要成功就要有持续的行动、大量的行动以及不断地付出。除非你付出行动,否则一切都将毫无意义。
从前有五个兄弟,老大是一个做砖工人,老二是一个泥瓦匠,老三是建筑师,老四是一个希望能开拓新的设计理念的设计师,而老五,则是一个批判家。老五的脑袋最好使,可是他却什么也没做,只是批判他四个兄弟做的事情。最终,五个兄弟都死了,可是四个哥哥在人间为人们做的贡献足以开启天堂的大门——天堂的大门只为在人间为人们做了贡献的人而开;而老五呢,他什么也没做,只是动动嘴皮子,所以他没有进入天堂。
这个故事启示我们,“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哪怕你有再好使的脑袋,不付出行动,也是不会获得成功的。记得陈安之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我发现一个人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行动的次数比别人多。我发现我之所以在30岁之内创造出非常惊人的绩效,是因为我行动的次数比任何人都要多。”
著名作家海明威小的时候很爱空想,于是父亲给他讲了这样一个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