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老子之谜 > 附录四 仙道人物小传(第4页)

附录四 仙道人物小传(第4页)

王处一

王处一(1142年-1217年),号玉阳子,或全阳子,宁海(今山东牟平)人,金代道士、道教全真道北七真之一。1168年,他拜王重阳为师,长期在昆嵛山烟霞洞隐居,人称“铁脚先生”。他苦修九年,终于得到大道之要。1188年,他奉金世宗之召,人京主持万春节醮事。著有《云光集》、《西岳华山志》。

刘处玄

刘处玄(1147年-1203年),字通妙,号长生子,山东东莱(今山东掖县)人,金代道士、道教全真道北七真之一。他从小丧父,孝敬母亲,不爱慕荣华富贵,清静自守。1169年,王重阳到掖城传道,收他为徒。王重阳去世后,他一个人隐遁于京洛。静心炼性。著有《黄帝阴符经注》、《黄庭内景玉经注》、《无为清净长生真人至真语录》、《仙乐集》等。

丘处机

丘处机(1148年-1227年),字通密,号长春子,世称长春真人,登州栖霞(今属山东)人,道教全真道北七真之一、全真道龙门派创始人。他19岁时在宁海出家,拜王重阳为师。王重阳逝世后,他到蹯溪穴居修炼,历时六年,人称“蓑笠先生”。功成后,他又在陇州龙门山隐居,后开创了全真道龙门派。他在雪山觐见成吉思汗时,多有进言,曾影响成吉思汗下令“止杀”。著有《大丹直指》、《鸣道集》等。

尹志平

尹志平(1169年-1251年),字太和,沧州(今属河北)人,全真道第六代掌教。他曾随丘处机觐见成吉思汗。在丘处机死后,他成为掌教宗师。在他掌教期间,全真教受到元朝统治者的大力支持,发展十分兴盛。1235年,他在沁州(今山西沁源)主持黄篆醮事。1236年,他奉旨在云中试经,并度化千余道士。他70岁时,传位李志常,并归隐大房山清和宫。著有《葆光集》等。

白玉蟾

白玉蟾(1194年-?),原名葛长庚,字如晦,又字白叟,号海琼子、海南翁、琼山道人等,福建闽清人。南宋道士、内丹理论家、金丹派南宗五祖之一。他醉心玄学,离家外出遍访名师,参游各地,苦心修炼,在惠州遇到高人点化,修习金丹火候法。后来他在武夷山隐居修道,并致力于传播丹道。他的内丹学说以“精、气、神”为中心。著有《玉隆集》、《上清集》等行世。

俞琰

张三丰塑像

无论是在小说中还是在影视作品中都有很多关于张三丰的描写,那是因为张三丰掀起了道教发展的一个新**。俞琰(生卒年不详),字玉吾,号全阳子、林屋山人,吴郡(今江苏苏州)人,宋末元初道教学者。他自幼好学博览,人元后隐居不仕,专心著书立说。他继承家传,潜心《周易》,并涉猎丹道。他曾作《玄牝之门赋》,在道友中广为传诵。著有《周易集说》、《易图纂要》、《阴符经注》等。

张三丰

张三丰(生卒年不详),本名通,名全一,又名君宝,字君实,号玄子,辽东懿州(今辽宁阜新)人,元末明初道士,三丰派的创始人。史载张三丰大耳圆目、须髯如戟、龟形鹤背,寒来暑往只穿一件衲衣。他继承了自陈抟以来道教宗师倡导的三教同一学说和内丹炼养思想,行踪飘忽不定,明朝廷多次派人查访而不得。他在武当山创立三丰派,掀起了道教发展的新**。著有《大道论》、《玄机直讲》等。

张留孙

张留孙(1248年-1321年),字师汉,信州贵溪(今属江西)人,元代道教领袖、玄派创始人。他自幼入江西龙虎山,成为正一道教掌教天师张宗演的弟子。随着地位的提升,张留孙自立玄教,并且得到元朝统治者的承认,历经成宗、武宗、仁宗、英宗四朝,备受宠遇。他握有实际职掌,政治地位极高,道教权力极大,在当时道教各派中居首领地位。

刘渊然

刘渊然(1351年-1432年),号体玄子,萧县(今属安徽)人,元末明初道士、长春派创始人。他自幼是祥符宫道士,曾受业于紫阳观赵原阳。1393年,明太祖慕其名,将其召至京城,赐号“高道”,颇得太祖宠信。后来由于他得罪朝中权贵,被贬至云南,在当地传教,广收门徒。他精通道教经典,道行精妙。1425年,他回朝受封,并成为全国道教的领袖。

张宇初

张宇初(?-1410年),字子旋,别号耆山,明代正一派道士。他是公认的历代天师中最博学的人之一,有“道门硕儒”之称。1380年,明太祖敕受他为“正一嗣教道合无为阐祖光范大真人”,管理天下道教事。传世著作有《岘泉集》、《道门十规》、《元始无量度人上品妙经通义》等。此外,他还擅画墨竹,代表作《秋林平远图》、《夏林清隐图》等传世。

邵以正

邵以正(?-1462年),别号止止道人,又称承康子,明代道士。他是刘渊然的弟子,刘渊然向朝廷告老时举荐了他,被召为道录司左玄义,后升任左正一,统领京师道教。当时朝廷的大禳祈之事,大多由他主持。他曾奉命督校《正统道藏》一书,另著有《长春刘真人语录》等。此外,他还编著了一部医学丛书《青囊杂纂》,对道教医学经方的收集、整理和传播做出了杰出贡献。

陆西星

陆西星(1520年-1606年),字长庚,号潜虚子,扬州兴化(今届江苏)人,明代内丹东派开创者。他九次参加乡试,都不中,于是弃儒为道,入山隐居。他自称吕洞宾曾降临他的北海草堂,住了二十日,并亲自授予他丹诀。他把这次授受情况,整理成《宾翁自记》、《道缘汇录》等书。他自称得到吕洞宾的真传、著书立说,阐发内丹的要旨,开创内丹东一派。

王常月

王常月(?-1680年),俗名王平,法名为常月,号昆阳,潞安府长治(今山西长治)人,清代初年全真道龙门支派律宗的第七代律师,被誉为“中兴之祖”。他毕生以振兴龙门派为己任,曾在华山隐居,刻苦修道。1656年,他奉旨在白云观说戒,招收弟子千余人。他受到顺治帝的器重,被赐“国师”。1662年,他亲率弟子南下南京、杭州、湖州等地开坛授戒。著有《碧苑坛经》、《钵鉴》等。

李西月

李西月(生卒年不详),名平权,号涵虚,又号长乙山人,四川乐山人,清代内丹西派开创者。他在养病期间,拜道教高人郑朴山为师。相传,他曾先后得到张三丰、吕洞宾等人传授内丹要诀。他为人效仿陆西星,以隐士的身份弘扬仙道,但不出家。他虽然继承了道教的炼养之道,却不受戒律的约束。他所开创的流派自成一家,世称“西派”。著有《太上十三经注解》、《三车秘旨》等。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