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孔子谈做人 > 相同的手势可以是给予也可以是收取(第2页)

相同的手势可以是给予也可以是收取(第2页)

昔日浪子:“我骗过很多女人,我对不起很多女孩子。她们有的为我失身,有的为我离婚,有的为我从教堂里跑出来,有的还为我自杀。我对不起她们。”

禅师叹息道:“你哪里对不起她们?”

昔日浪子泪下如雨,不能作答。

禅师开导他:“你当日欢快处,就是今日痛苦处。”

昔日浪子醒悟过来,说:“我心里对不起她们。”

禅师颂曰:“善哉。如此则你将从何处改错?”

昔日浪子一下全明白过来,大声说:“从心里改错。”

有了这个宝贵的觉悟,这个昔日的情场浪子成为了今天最诚信、最有修为的一个佛家弟子。此人是我的一个好朋友,就住在北京。因为他在闭关修行,所以我不便向亲爱的读者披露他的姓名。这是一个真实的例子,我这位朋友曾给我极大帮助,因此我从他的故事也明白了人心的重要性,真是成也箫何,败也箫何,成佛成魔全在一念间。

从心无所定的情场浪子到心有所定的佛家弟子,这个积极的转变缘于他对自己内心的认识。

有人曾问希腊智者泰勒斯:“你认为人活在这个世界上,什么事情最困难?”

泰勒斯回答说:“认识你自己。”

请记住,这句话是人类迄今为止最智慧的话之一,与老子的“清静无为”,孔子的“仁者爱人”等话都是人类伟大的格言,伟大的认知里程碑,伟大的灵魂之鉴,应该牢记。

“认识你自己。”显然包括认识自己的错误与不足这一重要方面。

能否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与不足是我们作为一个“人”认识自己的重要凭证。

孔子说:“三省吾身。”又说“过则勿惮改。”又说“观过斯知仁矣。”孔子这些内省的话很宝贵,他引向我们内心的善。综合一下孔子的思想:

一、成全外部的“恶”。即先前我讲过的“尔爱其羊,我爱其礼”,成全礼法。

二、发现内心的“善”。即此处的“观过斯知仁矣”。这个“仁”是本来就有的,不是谁发明创造的。我们做的工作不过是黑中见白、暗中见明,因此我说是发现。一句话,仁是固有之道,先天之气,是不可更改的善。

敢于认错、改错的人是勇敢的人。勇敢的人没有包袱,就能轻松上阵,获取应有的成功与快乐。

有错不认、有错不改的人将会被内心越来越沉重的包袱压死,到不了想去的地方。

一切都在一念之间,请“过则勿惮改”。

知道自己不好的人才能真正好起来。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