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孔子说的关于做人的话 > 朋友使吾道不孤(第1页)

朋友使吾道不孤(第1页)

朋友使吾道不孤

孔子在此处说:“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在另一处还说:“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都在讲快乐并不遥远,它会自动呈现,主动呈现。有的事情看起来好缥缈,其实只要诚心寻求,自然会实现。

子曰:“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论语·学而》)

孔子此话深得我心,像我长期埋首书斋,最值得高兴的事莫过于三:

一、与家人在一起。

二、出新书了。

三、出了新书可以走出书斋玩玩,看朋友去!

与其让朋友来看我,不如我主动去看朋友,这样就少了一分等待的痛苦,多了一分邂逅或重逢的惊喜。

孔子在此处说:“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孔子还在另一处说:“德不孤,必有邻。”都道出了人生一大境界,那就是与朋友在一起。朋友使吾道不孤,不孤则吾道成矣。

人生有千爽万爽,最爽的一件就是与朋友在一起。具体而言,其爽有三:

一是自家高兴。见了朋友与其说高兴他,不如说是高兴自己。借朋友而高兴,因朋友而更高兴。

二是高兴朋友。好朋友如春风,春风一吹,柳舞花也舞。作为柳的他,与作为花的我同沐春风,兼有摇摆之姿,滟滟之态。孟子所说的“独乐乐不如众乐乐”,也就是这个意思。

三是高兴全世界。好友聚会之时,天地有情,人生有意,全世界都眉花眼笑,让可爱的人更可爱,让可恶的人也不再那么可恶。

与朋友在一起有如此三爽,孔夫子忍不住说: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这哪是问句,分明是一句赞叹,一句由衷的肺腑之言。孤家寡人、众叛亲离的人为什么死得早,死得快?因为他们不爽呀。人一爽命就长,而一个人是不够爽的,为了避免孤独死,我们必须合群,与朋友在一起,选择一种富含亲和力的生活。

鲁迅当年失意,独居北京,孤独得要死,他住的地方是个小院,我去看过。小院外面长了两株枣树,鲁迅名著《野草》中的名篇《秋夜》就是写这两棵枣树的,鲁迅写道:

“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

鲁迅说话与孔子一样,爱讲大白话。那么这话是什么意思呢?原来鲁迅从这两株枣树悟出了一些人生道理。鲁迅当时孤独得要死,天天看,天天看,有天忽然看见原来墙外的枣树是两株,而不是一株。

一株枣树构成生命,两株枣树相映成趣,构成希望。

鲁迅从这两株枣树身上看到了希望,不久就把老妻老母从老家接来了,又广交朋友,过上了正常的生活。

这就是“鲁迅的枣树”给我们的宝贵启迪,其核心要义为: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