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孔子教做人做事的道理 > 23岁月流逝我就享受漂流的快感(第1页)

23岁月流逝我就享受漂流的快感(第1页)

23.岁月流逝我就享受漂流的快感

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论语。述而》)

时光是谁也留不住的。时光的流逝,一则让人成熟,二则让人感叹。你不可能享受所有的时光,但只要享受人生的几段时光,就会产生无尽的回忆和快感。

智者为人的心境

我发愤读书明理,以行仁义。忘了吃饭睡觉,高兴起来忘记所有的忧愁,甚至不知道会有老这么一回事。并非不知老,而是无所谓老不老。老了才好玩,因为老了就可以倚老卖老,不受约束。

孔子说这番话时正值壮年将老之时,处于人生的微妙阶段。那时他还在周游列国的漂泊途中,从这番话的语气我们可以看出这是一句标准的“夫子自道”,在对人表白他的为人。有可能是对某国国君说的,也有可能是对弟子们说的,或者可能是一句自勉之词。

“发愤忘食”,这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只要有恒心就行。

“乐以忘忧”,这也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只要开心就行。

但“不知老之将至”这是绝难做到的,一般人都被生老病死困扰,一提到“老”字就想到“死”,以为不祥,并真切地知道自己将老、将死。无论现在是50岁、40岁,还是30岁,甚至20岁,一种对死的恐惧造成了对生的恐惧。

就这样,他们又怕生,又怕死,对“老”字避如仇敌。

但刚好是这样,他们衰老得更快,因为恐惧让人衰老。

只有旷达之人才参透生死玄机,将生命看作一个自然的过程,既不可喜,也不可悲,“这样就这样”,以没感觉换取大感觉。

古希腊智者阿那克萨哥拉听到儿子病亡的消息后,与朋友们神态自若地聊天,有人问他:“你为什么不悲伤?”

阿那克萨哥拉平静地说:“从我儿子生下来那天起,我就知道他终有一死。”

竹林七贤之一的阮籍在丧母之时饮酒自如,也是同理。

只不过中国人更性情一些,阮籍虽然在母亲死时与朋友在另一处“饮啖不辍,神色自若”,但在葬母时却“饮酒二斗”,然后大哭大号,吐血不已。说明他还是悲痛的。

孔子在他最心爱的弟子颜回死时长叹说:

“噫,天丧予!天丧予!”

非常悲痛。

相比之下,阿那克萨哥拉要达观些,有庄子丧妻时鼓盆而歌的风范,就差没说“死得好”。

因为爱死者,所以在他(她)死时不能过度伤悲,用把自己活得更好看作是对死者的最好安慰。

孔子说:“不知生,焉知死?”

将问题的关键拉回到当下来。当下应该做什么?

应该做事,应该快乐。

解决了死亡的问题,就可以解决衰老的问题。人谁不老?“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即使在人间的日子为时不多,即使明天就是世界末日,也要活好每一分钟。恐惧与诅咒,逃避与空想,全是无用的。

热门小说推荐

靖天下
黄河落日圆靖天下
...
万道成神
新版红双喜万道成神
...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