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孔子学做人名言名句 > 7做一个天真无邪的人(第2页)

7做一个天真无邪的人(第2页)

既不禁欲,也不纵欲,情之所动,随意为之,这是人性的完美,这就是“无邪”。

“无邪”是人性的完美,当然不是残缺与变态。

孔子借诗说人,揭示了:

我们既不能禁欲,也不能纵欲,要因情生欲,因欲生爱,因爱而爱人。孔子一生强调“仁者爱人”,这里的“爱”,当然也包括了“情爱”与“**”。

孔子还揭示了:

人生要快乐,就要完美我们的人性。只有满足了我们的欲望,才能完美我们的人性。人性圆满,谓之自然。人得自然,谓之无邪。

孔子的快乐主义显然也包括这层意思,我把它叫做“畅情论”。

所谓“畅情论”,就是让情欲欢畅,让情爱舒畅,最终达到人性的完美,享受天地人生,享受阴阳之道带给人类的无穷福祉,享受自然之道对人类在成长过程中失去太多的无限补尝。

孔子是—个“畅情论”者,是—个快乐主义者。他提倡的“无邪”思想是中国人最光辉的人性传统、人道传统与人文传统。

后世嵇康继承与发扬了孔子的“无邪”思想。嵇康说:

“任心无邪。”

意思就是:“任着我们的心吧!我自会纯洁无邪。”你看多爽!

嵇康作为竹林七贤的领袖,作为魏晋名士的导师,作为中国魏晋文化的灵魂人物与发言人,他最伟大的文化思想就是这句“任心无邪”。这句话与阮籍说的“礼岂为我辈设也”相映衬,都表达了那个时代的人对人性的最高认识,是中国人心路历程与社会进步的一大里程碑。

魏晋文化继承了春秋文化,嵇康思想继承了孔子思想,所以才有了当时名士们的绝代风流!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读一读我写的小说《竹林七贤》。

再后来,一代情圣曹雪芹也因为继承了孔子的“无邪”思想,超凡脱俗,诞生出了一部足以代表中华五千年人性光辉的人文巨著《红楼梦》。曹圣在书中歌唱道:

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化。一个枉自嗟呀,一个空劳牵挂。一个是水中月,一个是镜中花。想眼中能有多少泪珠儿,怎经得秋流到冬尽,春流到夏!

歌中所唱的“美玉无瑕”就是“美玉无邪”,纯洁完好,完美无缺。世上真有这样的人,真有这样的事吗?

有的,在我们心中。

现实不可能完美,我们让它完美。

我们将红尘收集起来高温消毒,蒸馏过滤,就可以用红尘酿造出天地间、人世间最洁净的清清眼泪。庄子叫它“玄珠”,老子叫它“甘露”(老子曰:“天地相合,以俞甘露。”“俞”就是降的意思。),孔子叫“思无邪”。

有了“思无邪”作为法宝,我们就不畏一切生离死别,不畏一切月缺花残,不畏一切空想怀念,就不会抱恨终生,就可以快乐终生。

一个快乐主义者必是一个自然主义者,他会让自己的心顺应自然,同时又在天地洪流中坚定地立住身,巧妙地从身边抓住更多的东西。会游泳的人在洪水中可以抓住浮在水面的东西,不会游泳的人就会被洪水冲走,什么也抓不到。趁现在洪水还不大,赶紧学游泳吧。

孔子说:“游于艺。”就是让我们在艺术中学会游泳。人生就是最大的艺术,学好这门艺术,我们就可以在生活的大河里游好泳。

孔子怜悯世人痛苦,给我们开出了“思无邪”这一副完美的方子,它确实可以保证我们快乐终生。为什么不要呢?这并非嗟来之食,而是我们自己就有的丰盛美食。

人一生下来就“思无邪”,所以婴儿都很快乐。后来人渐渐地邪起来,所以就会不爽。现在我们如果能复古为“思无邪”,就可以品味初为人身的完美境界!

西瓜最甜的是第一口,**最爽的是最后一下。我们如果能巧妙把握这第一口与最后一下,做人就会永远新鲜、永远最**,从而达到永远快乐的伟大使命。

《圣经》里基督耶稣告诉我们:

盗贼来,无非要偷窃、杀害、毁坏;我来了,是要叫羊得生命,并且得的更丰盛。我是好牧人,好牧人为羊舍命。若是雇工,不是牧人,羊也不是他自己的。他看见狼来,就撇下羊逃走。狼抓住羊,赶散了羊群。雇工逃走,因他是雇工,并不顾念羊。我是好牧人,我认识我的羊,我的羊也认识我。

耶稣这段话有两个重点: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