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狼皮卷图片大全 > 一 卧薪尝胆(第2页)

一 卧薪尝胆(第2页)

一只绵羊口渴了,便到河边去喝水。出于同样的原因,一只狼也来到河的另一边。隔河相对,绵羊知道自己很安全,便想嘲弄一下狼,向他叫道:“我可没有把你的水弄浑吧,狼先生?好好看看我,是不是我在六个星期前在背后说过你的坏话?不然就是我的父亲肯定这样做过。”狼明白他的嘲讽,他看了一下河的宽度,气得咬牙切齿。回答说:“我们狼已经习惯宽容你们这些羊了,这是你的运气”说完他就迈着骄傲的步子走开了。

狼就像一个智慧的军事家,既凶猛勇敢,又不乏一种智慧的忍。狼族因为有一种忍耐的战斗的心态,所以永远保持着旺盛的精力。

忍无时无刻不存在。善忍,能得到各方面的同情,能吸收各方面的信息,忍带来的好处,远远大于不忍造成的损失。

在过去的岁月里,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忍”曾被人误解为意志软弱、缺乏斗志的表现。其实这只是皮相之解。君子忍别人难忍之事,他就是在精神境界上已超出一般人,这恰恰是意志坚强的表现。

人生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当我们在生活中遇到不如意、不顺心的事情时,要以“忍让为先”。忍什么?一要忍气,二要忍辱。气指气愤,辱指屈辱。气愤来自于生活中的不公,辱产生于人格上的褒贬。忍气是为了求安,凡事要想得开,看得远,正如俗话所言:“忍得一时之气,免得百日之忧”。

在中国人眼里,忍耐是一种美德,更是一种以屈求伸的深谋远虑。“吃亏人常在,能忍者自安”,是提倡忍耐的至理箴言。忍耐是人类适应自然选择和社会竞争的一种方式。

大凡世上的无谓争端多起于芥末小事,一时不能忍,铸成大祸,不仅伤人,而且害己,此乃匹夫之勇。凡事能忍者,不是英雄,至少也是达士;而凡事不能忍者纵然有点愚勇,终归城府太浅。人有时大愚,小气不愿咽,大祸接踵来。

忍耐并非懦弱,而是于从容之中冷嘲或蔑视对方。

唐代高僧寒山问拾得和尚:“今有人侮我,冷笑我,藐视我,毁我伤我,嫌恶恨我,诡谲欺我,则奈何?”拾得答曰:“子但忍受之,依他让他,敬他避他,苦苦耐他,装聋作哑,漠然置之,冷眼观之,看他如何结局?”这种大智大勇的生活艺术,用老子的“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这句话来评论恰如其分。

唐朝的娄师德,是世家公子,祖上历代都做大官,他弟弟到代州去当太守,他嘱咐说:我们娄家屡世余荫,所以难免被人说道。你出去做官,要认清这一点。遇事要能忍耐,他弟弟说,这我懂得,就是有人把口水唾到我脸上,我也自己擦掉算了。娄师德说,这样还不行。弟弟又说,那就让它在脸上自己干。娄师德说,这才对了。

忍耐是一种难得的品质,它需要健康的心理。忍耐不是谁都能做到的,也不是谁都能学会的。做到了,万物皆备于我;学会了,人格就被提升。娄师德教诲他的弟弟“唾面自干”,实在是毅力的展开和情性的张扬。

无论是民族还是个人,生存的时间越长,忍耐的功夫就越深。生活在世上,要成就一番事业,谁都难免经受一段忍辱负重的曲折历程。因此,忍辱几乎是有所作为的必然代价,能不能忍受则是伟人与凡人之间的区别吧。韩信受辱**,张良纳履桥端,皆英雄人物忍辱轶事。屈辱能令人发愤,催人奋进,是一种无形而巨大的向上动力。

狼言狼语

在这个日渐浮躁的社会里,人们的思想往往被一些来自物质上的需求所禁锢,也被一些人世间的烦琐以及人际关系所累。但我们可以改变心态,可以学会用忍耐去面对人世间的一切。这样,你会收获到许多意想不到的快乐和幸福。

4。有耐心的狼才能捉到兔子

在辽阔的草原上,围击、伏击都是狼经常使用的战术。而采用这样的战术,都要经过漫长的等待时间,足见狼是何等具有耐心的动物。也正是有了这样的耐心,狼才能在各种恶劣的自然环境中顽强地生存。想想看,经过几百万年的时间,有多少物种从地球上消失,而狼却一直顽强地生存至今。当然,良好的耐性并不是狼之所以生存至今的惟一原因,但确是狼能捕捉到猎物的重要前提。

是耐心保证了狼群围猎的胜利。狼即使面对可怕的饥饿,也丝毫不会丧失理性,它们遵循严格的作战纪律,不会因为一时的冲动而破坏全盘的计划。有时,会有一只羊,脱离羊群来到距离狼很近的地方吃草,而饥饿的狼群的确可以一击致命,以暂时缓解饥饿。但它们不会这样做,因为一旦被羊群发现,狼群的围猎行动就会以失败告终。

有目的的等待并不是停顿,而是不得不这样做的步骤。只要当你等待时,不忘记自己的目的及决心,不放弃应做的准备功夫,等待就是成功的前奏。

孟子曾把孔子、伯夷、伊尹三人的人生观加以比较,他认为,三人“不同道。非其君不事,非其民不使;治则进,乱则退:伯夷也。何使非君?何使非民?治亦进,乱亦进:伊尹也。可以仕则仕,可以止则止,可以速则速:孔子也。皆古圣人也。吾未能有行焉。乃所愿则学孔子也。”

孔子、伯夷、伊尹各有不同的人生观,但均能坚守仁、义,所以孟子认为他们都是圣人。也就是说,只要能忠实地坚守原则,无论采取什么手段、方法都无关紧要。今天,人们常因为别人的生活方式及应对态度和自己不同,因而排斥对方,认为只有自己才正确。其实,只要能遵守做人的原则,那么采取什么生活方式都无所谓。

当面临不如意的事时,我们只有“忍耐”,所谓“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就是需要相信目前虽处在劣境中,但总有峰回路转之时,以此来不断提醒自己忍受现在的痛苦,等待时来运转。对前途抱乐观的希望使得忍耐有了价值。所以,只要坚持不懈的努力,自会有成功的一天。

孔子带着弟子周游列国时,在陈被人围困,吃的东西都没有,连续几天动弹不得。子路忍不住大叫:“君子也会遇到这种悲惨的境遇吗?”孔子对子路的不满视而不见,他回答道:“人的一生都会有顺境和逆境,最重要的是处在逆境中如何去排遣它。”

任何人的一生都不可能一帆风顺,总会遇到挫折。无论从事什么工作,都会有和预期相反的结果。长时间下来,谁都会产生悲观情绪,然而,人生并不尽是曲折,当云开日出时,前途自然光明无限。所以,凡事须耐心等待时机的来临,不必惊慌失措。当然,身处顺境亦不能得意忘形,应该谨慎小心地应对。

人生耐得住贫贱容易,耐得住富贵则难;在勤劳痛苦中生活容易,在闲散中度日则难;忍住疼痛容易,要忍小痒则难。能够耐得住富贵、闲散、发痒之人,他一定是个相当有修养的人。

富贵而难忍受的,在于他不能安分于富贵,因为欲望永远无法满足。贫贱之人,原本就一无所有,自然对什么都没有欲望,能自得其乐。人在勤苦中,生活被工作充实了,根本没时间考虑其他问题,一旦闲散下来,时间充足,如何将生活安排得尽善尽美,那就不简单了。因为勤苦时是被动的,闲散中却要主动安排。快刀斩乱麻容易,抽丝剥茧却艰难。痛之易受在于其明快,痒之难忍在于其迟疑不决。能在富贵中不失其志,在闲散中心有所安,在迟疑不决中不被牵引扰乱,必然是具有相当修养的人才能做得到。

狼言狼语

人生需要耐心和等待。在等待中煎熬,在等待中获取所求,在等待中成就,在等待中喜悦。

5。仇可不报,但不能忘记

狼是一种嫉恶如仇的动物,有仇必报。同时,狼也知道,报仇要等时机,君子报仇,十年不晚。

俗话说:“有仇不报非君子”,但根据人性丛林的现代生存法则,这里我们要反言相劝:“有仇不报是君子”!

让我们先看看一部外国电影所描述的故事。

有一位牧场主全家被土匪枪杀,他孤身一人,一无所有,只好变卖牧场,寻仇天涯。

家园被毁,亲人被杀,可以说没有比此更大的仇恨了,这种仇恨谁都想报。可是当这位牧场主人花了十几年的时间找到凶手时,才发现那位凶手已疾病缠身,躺在**,失去了抵抗能力。他请求牧场主给他致命的一枪。然而,牧场主把枪举起后又颓然放下。

结果是,牧场主沮丧地走出破烂的小木屋,在夕阳映照着的大草原中沉思:我放弃了一切,虚度了十几年的光阴,为的就是报仇雪恨,如今我也老了,报仇,它到底有什么意义呢……

这虽然是电影故事,但也一样让人深刻反省,这种反省也就是前面所述的“有仇不报是君子”的道理。

其实,复仇也并非毫不费力、轻而易举。它至少需要你付出以下代价:

(1)精神的投资

每天筹划着报仇这件事,要耗费很多精力,想到切齿之处,情绪心神的剧烈波动,更有可能影响到身体的健康。

(2)财力的投资

有人为了报仇而放弃了一辈子的事业,大有玉石俱焚的味道,就算不搭上一辈子的事业,也要花费不少的财力,以筹划报仇的事宜。

热门小说推荐

靖天下
黄河落日圆靖天下
...
万道成神
新版红双喜万道成神
...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