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第一时间看透领导的心理
识别和应对不同类型的领导
领导也分很多种类型,只有搞懂了你的领导的类型,你才能处理好和领导的关系。
第一,与冷静的领导打交道,不可自作主张。
说话不多,举止安顺;高兴不会大笑,不会手舞足蹈;悲痛不会大哭,不会逢人诉说;认为对的,不会拍手称许,不会热烈表示赞成,他的举止,始终保持常态。这是头脑冷静的人。
如果遇到冷静的领导,一切工作计划,你提供意见,不要自作主张,等到决定计划后,你只要负责执行便好。至于执行的经过,必须有详细记载,即使是极细微的地方,也不能稍有疏忽,这种一丝不苟的精神,详细记载的报告,正是他所喜欢的。但执行中所遇到的困难,你最好能自行解决,不必请求。随机应变原非他之所长,多去请求反易贻误,最好事后用口头报告当时如何应付,他就会很高兴。但要注意的是,即使事后报告,也要力求避免夸张的口气,虽然当时的确十分难办,也要以平静的口气,加以轻描淡写为好,如此反而更可表现你的应变的本领。
第二,与懦弱的领导打交道,要当心他身边的实权人物。
懦弱的人,不会当领袖,即使当领袖,大权也必不在手中,自有能者在代为指挥。你必须看准代为指挥的人是什么性情,再图应对的方法。一个机关的重心,不是名位,而是权力,权力的所在,才是重心所系。虽然说,名不正则言不顺,名位与重心,往往合而为一。然而,对懦弱的领导来说,名位是名位,重心是重心,绝不会合在一起。代为指挥的人如为正人君子,懦弱的领导还可保持着形式的尊严;如果代为指挥的人怀着野心,那是“挟天子以令诸侯”,政由己出,领导只是个傀儡而已。在这种处境下,你必须能与代为指挥者争相抗衡。否则,必遭失败。你也不能与代为指挥者分离,任意分离,必难有所发展。你要明白,他既取得代为指挥的地位,在他的前后左右者是他的羽翼,有些是他特为安排的,有些则是中途依附的,这些人早已布成势力网。在这种情况下,除非他的野心暴露,导致人心思汉,你才能有所作为。
第三,与热忱的领导打交道,采取不即不离的方式。
你如果遇到热情的领导,逢他对你表示特别好感时,不要完全相信而认为相见恨晚,必须明白他的热情并不会持久,要保持受宠不惊的常态,采取不即不离的方式。“不即”可使他热情上升的走势缓和,不致在短时间内便达到顶点,同时延长了彼此亲热的时间;“不离”可使他不感失望。“君子之交淡如水”,对于热情的领导,最好就是用这种方法。如果你有所主张或建议,也要用零卖方式,不要整批发售,如此才能使他对你时时都感到新鲜。对于他所提的办法,你认为对的,赶快去做,否则“夜长梦多”,过了些时他会反悔的;你认为不对的,不必当面争辩,只要口头接受,手中不动,过了些时他自知不妥就不再提起了。
总之,对热情的领导,只能用急脉缓受的方法。万一他的情绪低落,你就安之若素,静待适当机会,再促其感情回升。他的感情好像时钟的摆,摆了过去,还会再摆回来的。除非你们之间发生误会,彼此间多了一重障碍,才不会再摆回来。
第四,与豪爽的领导打交道,要突出自己的能力。
如果你遇到的是豪爽的领导,那真是值得庆幸。只要善用你的能力,表现出过人的工作成绩,只要时机成熟,绝对不担心没有发展的机会。他自己长于才气,所以最爱有才气的人。唯英雄能识英雄,你是英雄,不怕他不赏识你;唯英雄能用英雄,你是英雄,也不怕他不提拔你。
你当机会未到时,仍很愉快地工作,并做得又快又好,这表示了你游刃有余的能力。同时还要随处留心机会,一旦发现可以异军突起时,就要好好把握。切记所计划的一切要十分周详,然后相机提出,只要一经采用便可脱颖而出。意见被采用,表示你有眼力,若再委托你来执行,便足以说明你的能力已被肯定。你的发展,既然已有了好的开端,路子也已经摸准,那么只要一步一步地走上去,迟早会出人头地,可以不必求之过急。
第五,与傲慢的领导打交道,要谨守岗位。
傲慢的人,多半有足以傲慢的条件。失去了这个条件,傲慢的,也一反其从前之所为;拥有了这个条件,伪谦的,也会改变其常态。可见傲慢是后天的,不是先天的,而是环境所造成的。这种足以改变一个人个性的环境,一是挟富,一是挟贵。
你的领导如是个傲慢人物,与其取宠献媚,自污人格,不如谨守岗位,落落寡合。这样,他人虽然傲慢,但为自己的事业计,也不能完全摈斥了求功的君子。一有机会,你就该表现出你独特的本领,只要你是个人才,不愁他不对你另眼相看。
第六,与阴险的领导打交道,要小心谨慎。
阴险的人,城府极深,对不如意事,好施报复,对不如意人,设法剪除。由疑生忌,由恨生狠,轻拳还重拳,且以先下手为强,抱着与其人负我,不如我负人的观念。不疑则已,疑则莫解。其人喜怒不形于色,怒之极,反有喜悦的假相,使你毫无防范。
总之,阴险的人,绝不会采用直接报复的手段,而总是使用阴谋。如果你的领导,不幸就是这种人的话,你只有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兢兢业业,一切唯领导的马首是瞻,卖尽你的力,隐藏你的智。卖力易得其欢心,隐智易使其轻你,轻你自不会防你,轻你自不会忌你。如此一来,或许倒可以相安无事。像这种地方原就不是好的久居之所,如果希望有所表现的话,劝你还是从速作远走高飞的打算。
洞察领导对自己的信赖度
每个人在这个问题上都倾向于对自己有利的解释,因为谁都不愿意让领导不信赖自己。我曾认识一个20多岁的销售员,有一次他对我说:“与领导相处,有些事情是需要说开的。”
原来他的领导只比他大两岁,两人的关系处得很随便,甚至经常在一起打牌,彼此交情不错,他以为领导对他很信赖。
但是有一次发年终奖时,他却发现并没有他想象的那么多,甚至比一些比他表现差的同事还少,因而百思不得其解,心想,都是铁哥们了,怎么这样对待我呢?为此,有一天下班后,他到领导家里去,一本正经地向领导说起他所工作与所发奖金不相称的事,令人惊讶的事,领导对他的工作情况并不很了解,甚至他曾经向他说过的一些事,他也不记得了。
“自从那次谈话后,领导改变了对我的看法,这一次发奖金还过得去。说真的,有时候,事情还是谈开了好。”他深有感触地说。
平常如果该讲的话不讲,该争取的事情没有争取,则自己工作能力也会被低估,最后会发现自己并不如想象中那样受信赖,这种情形屡见不鲜。
所以,不要因为与领导很要好,就以为一定受信赖,这是一种很天真的想法,他的情况就是个教训。
然而,如果领导对你说:“这一切全靠你了。”“委托给你了,好好干吧。”“对你有信心哟。”这些话时,你的想法如何呢?
说这种话的领导到底是何种人物,这点是很重要的。
假如领导不能信赖下属时,他一般不会率直地将前述的话说出口。假如他是一个工于心计的领导,则他不但不会说出对你的真实看法,也不会表现在态度上,反而会装出信赖你的样子,那么他也会说出前述的话。
这时你如果不折不扣地相信这些话,而当有一天你识破是一句假话时,你所受到的打击将是沉重的。
为了验证领导说这种话的真假,你不妨对领导提出问题,看他采不采纳你的意见。说不定领导笑容满面的脸孔,会突然变得阴沉,或者不再说“一切全靠你了”的话,而吐露出“不能信任你所说的事情”一类的话。对此,也用不着用“原来这个人是这样”来责备领导,而应该更加努力充实自己,以逐渐增加领导对你的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