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厚黑学犹太人经商智慧在线阅读 > 第四章〓迷惑对手出奇制胜犹太人厚黑竞争理念(第4页)

第四章〓迷惑对手出奇制胜犹太人厚黑竞争理念(第4页)

“披着羊皮的狼”的故事,已流传很广,家喻户晓。

把自己的身份掩饰起来,给人以忠厚的外表,内里却暗藏杀机,这就叫做“笑里藏刀”。这一计素以阴险著称于世,善使此计者常被我们视做奸诈小人。

商人谋利,天经地义,不追求利润的最大化,而尽做善事的人,绝对不会是成功的商人。但另一方面,片面地追求利润,甚至不惜做出坑蒙拐骗的勾当来“黑”宰顾客,也同样是不足取的。正如厚黑大师李宗吾所说:该厚时而黑,该黑时却厚,那就错了。

在一些小店里,“宰客”的现象屡见不鲜,甚至还多次宰到熟人的头上。过去人们常说:“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现在则变成了“老乡见老乡,背后打一枪”,这样的营销行为是极其错误的,只能带来眼前的微小利益,失去的却是难得的声誉和更广大的顾客群。

“笑里藏刀”虽说够黑、够狠,令人谈之色变,但在市场竞争中还是大有用武之地的。为了消灭对手、吞并对手,必要的时候还应该以一副笑脸来接近对方,以便寻找到痛下杀手的机会。

有一位厚黑商业巨头,在他21岁的时候,他从父亲那里继承了一个公司,然后他花费毕生的心血把这个公司发展壮大,在世界许多国家都建立了自己的分公司,成为在全世界都有广泛影响的商业大亨。

在20世纪60年代之前,他的业务还主要集中在国内,在世界上的影响还不大。1968年10月,他得到消息,一家著名企业的发生了意外变故,给他提供了进军国外的大好机会。

这位厚黑商人了解到事情的经过,立刻心情振奋,天赐良机就在眼前,他是绝对不会放过的。他马上详细了解了该公司同行的所有情况,然后悄悄飞抵国外,前来拜会该公司领导人。

在最初的会面中,他表现得十分诚恳,时时处处替该公司着想,很快博得了该公司的好感,他滞留了好几天时间,与该公司领导人进一步接触,完全摸清了底细,以便采取更恰当的行动。

通过接触,他断言该公司已无回天之力,于是决定向该公司摊牌,直接提出由他本人来担任董事长。

该公司没想到前门打虎,后门进狼,听到他的要求,立刻断然拒绝。他明白自己有点操之过急了,于是就改口说由他与该公司领导人做联合执行董事长。该公司同意了。

很快,公司40%的股权就拿到了这位厚黑商人的手里。这位厚黑商人看到时机成熟,就向该公司再次提出要做公司唯一的董事长,否则他就以退出相要挟。事已至此,该公司再也没有办法拒绝,只好很不情愿地同意了。

1969年1月2日,这位厚黑商人收购事宜被公司股东大会表决通过,他志得意满地把公司的经营大权牢牢抓到了手里,取得了进军该国的决定性胜利。

在具体的经营活动中,厚黑商人都非常注重自己的企业形象,以便以优质的服务,博取消费者的广泛信任,得到更多的客户。这同样是“笑里藏刀”的运用,只有笑得越迷人,才越能把消费者口袋里的钱掏出来,变成自己的利润。

日本明治糕点公司有一天非常郑重地在报纸上刊登了一则“致歉声明”,声称自己的公司因在操作中出现失误,致使最近生产的巧克力豆中碳酸钙的含量超标,公司请求购货者前来办理退货事宜。

这则声明说得何等诚恳,似乎把顾客的人身安全放到了至高无上的位置上。但事实上大家都清楚,碳酸钙多一点对人体健康并无太大影响,公司此举完全是“醉翁之意不在酒”,为的是吸引顾客们的注意。

结果呢,仅有很少的一些顾客前去退货,而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前往公司购买产品的人却越来越多了。

把不合格的产品放弃了,表面看来会给自己造成一定的损失,但如果以更长远效果来衡量,却恰恰能增加几倍、几十倍、几百倍的收益。对这笔明细账,精明的商家是算得十分清楚的。

在美国有一家犹太人经营的大型超级市场,有一天突然把大桶大桶的牛奶当众倒进了下水道里,而且还一本正经地发表声明,说这些牛奶已经过期,为顾客的身体健康考虑,商家才采取此种断然行动。

超级市场的行动犹如把大把的钞票白白扔掉一般,是很可惜的,确实给自己造成了一定的经济损失。但当时围观的人特别多,公司的信誉就借着这些人的嘴巴远远传播开来,所带来的潜在经济效益却是远远超过这点损失的。

更妙的是,商家还有更绝的一手:卫生检疫部门非常及时地送来了化验报告单,宣称牛奶并没有变质,仍可继续食用。这一戏剧性的变化经过报刊媒体的大力渲染,传播得妇孺皆知,成了一条极富轰动性的新闻,这家超级市场的声誉也就不胫而走。

厚黑商人,把赚钱的目的藏在心里,只把和善的外表呈给顾客,博得顾客的友谊和信任,就能赚得更大的财富,这是厚黑的经营之道,也是自己发展壮大的竞争之道。

8.把竞争对手引入圈套

发挥厚黑智慧的威力,进行精彩的布局,设置一些令人防不胜防的圈套,诱使对方上钩,就能有效地击败对方,壮大自己,取得市场竞争的辉煌胜利。

厚黑学说:“同行是冤家”,同处在一个行业中,进行着你死我活的竞争,只有把对手彻底打败,才能使自己迅速壮大起来,这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

石油大王洛克菲勒为了挤垮自己的竞争对手,曾经设下十分毒辣的圈套,把众多的对手们置于无法求生的绝境,然后再把它们一个一个地吞并掉。

当时美国内战刚刚结束,国民经济得到了强劲增长,刺激得石油行业一派繁荣。商家见有利可图,都纷纷前去开采油井,致使石油生产严重过剩,供过于求,油价不断走低。“石油生产者联盟”进行了强有力的干预,但也只能使油价勉强维持在每桶4美元左右。

实力强大的洛克菲勒正以他的标准石油公司为依托,野心勃勃地向外扩张。他制订了一个计划,先抽调巨资,向石油商们宣布,自己打算以每桶4.75美元的高价进行大量收购。石油商们一听,顿时喜出望外,本已面临困境,现在好了,大救星来了,于是他们迫不及待地与洛克菲勒签订了协议,然后又放心大胆地去开采石油了。

但他们都太天真了,他们甚至连协议的内容都没有细细研究,以至于疏忽了十分重要的字眼:在协议上,并没有写明洛克菲勒会把他们开采的石油全部收购,也没有写明收购的时间是几天、几月还是几年。这些本不应有的疏忽,将在不久的将来,对他们造成毁灭性的打击。

洛克菲勒付出了一笔巨资,诱使石油商们中了他的圈套,于是新的油井不断被开掘出来,石油产量越来越高。洛克菲勒见时机成熟,就立刻宣布,目前石油供应严重饱和,他已无力再继续高价收购,只好将原协议中止,改以每桶2.50美元的超低价格来收购。

原属石油生产者联盟的绝大多数企业就这样被洛克菲勒吞并了,联盟土崩瓦解,而洛克菲勒的石油帝国却从此崛起了。

为确保这一计谋的顺利实施,老奸巨猾的洛克菲勒还抽出巨资,完全控制了铁路运输权。他非常清楚,如果不把铁路运输抓到自己手里,就会让石油商们通过铁路把石油运往别的地方,寻找到别的市场,也就等于给竞争对手留下了一条生路,而这是他完全不能容忍的。

洛克菲勒的吞并策略,布局完美,环环相扣,招招狠辣,毫不留情,最终把对手们全部引入圈套中,如同瓮中捉鳖,手到擒来,令人叹为观止。他强大的经济实力是这一计谋的坚实基础,很难想象,一个实力平平的商家,就是有再大的野心,又怎能把这么多的竞争对手们都一战全歼呢?

洛克菲勒所设置的圈套是完美而狠辣的,他的经商手段和狼又是多么的相似,只有像狼那样富于智慧,又心如铁石,才能做出这样精彩的布局,把竞争对手一口吞下。

犹太人的智慧和谋略是值得经商者学习的,从犹太人的一系列行动中,我们看到的是强者与智者的完美结合。学学犹太人的这些谋略,能使我们在市场竞争中获益匪浅。

厚黑商人设置的圈套在多数情况下都是给竞争对手的,但在有的时候,我们也会把一些小小的圈套送给自己的合作伙伴,为的是增进双方的合作基础,为自己赢得更有利的局面。

不单单是犹太人善于机智狡诈的厚黑竞争之道,其他国家的商人也有技能高超者。

日本索尼公司在成立初期,率先开发了小型晶体管收音机,总裁盛田昭夫专程携带新产品赶赴美国,为打入美国市场进行商业谈判。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