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老庄人生格言 > 003(第7页)

003(第7页)

还是消极一些好。

人一进取,心就堕落。

重要的是,你不能为做事而活着。做事是为了活着,活着不是为了做事。

所有崇尚做事的人都会遭遇不可避免的挫败。不是不能做事,而是不能崇尚做事。如果你认为通过做事可以成功,那是不可能的,何异于缘木求鱼。

我在《庄子改变一生心态》的后记中写道:

“十八岁的我正崇尚做事,后来才知道任何人都只能做极有限的事,而人短暂的一生就在无休止的做事中死去。做事把人做死了。因此,人应该做更有限的事,从而腾出心力来反观自身,于静处品味流星消失后依然不变的天与地。”

提起所谓统治季彻就好笑

鲁国国君请教将闾葂指导国事,将闾葂推辞不掉就告诉他:“为政必须做到恭敬节俭,选拔公正忠直的人而没有偏私,百姓还有谁敢不和睦。”

将阊勉又不知自己说得是否对,便去请教季彻。

季彻俯身大笑说:“上古圣人统驭天下,让百姓的心自由自在不受拘束,使他们的教化各有所成,陋习各有所改,但百姓却不知道为什么会这样。圣人是要百姓同于自然之德而心安,像你说的这些话,对于帝王的德业如同螳臂当车,必不能胜任,真要这样便身处高危,朝廷多事,争着归往的人必然很多。”

将闾葂见季彻曰:“鲁君谓葂也曰:‘请受教。’辞不获命。既已告矣,未知中否,请尝荐之。吾谓鲁君曰:‘必服恭俭,拔出公忠之属而无阿私,民孰敢不辑?’”

季彻局局然笑曰:“若夫子之言,于帝王之德,犹螳螂之怒臂以当车轶,则必不胜任矣。且若是,则其自为处危,其观台多物,将往投迹者众。大圣之治天下也,若性之自为,而民不知其所由然。”

庄子借季彻之口在此处讲的“大圣之治天下也,若性之自为,而民不知其所由然”,意思与孔子说的那句名言相同。

孔子说:“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老子又说过一句更有名的话,那就是“非以明民也,将以愚之也。”

你把这三句话联系起来读,吃透,你都可以去统治了。但问题,现在人人都知道这些道理了,你不好再暗箱操作了,大家都是透明的,看又如何!

一定要恢复野性

在山泉水清,出山泉水浊。

——杜甫

老子说:“鱼不脱于渊。”

鱼儿不能离开水,人不能离开道,这就是老子要说的。“渊”不是让人恐怖的深渊,而是活泼流动的我们的渊源。找到这个渊源,等于找到拯救末日的办法。

道是水,水里面生长生命,并且水本身也是生命,生命生长生命。人与道同一,就能从人的生命进入道的生命。

《圣经》里耶稣说:“任凭死人埋葬他们的死人,你跟从我吧!”正是此意。

杜甫写道:“在山泉水清,出山泉水浊。”那么,就让我们永远做一条山里的清泉吧。山泉不与海水争大,海水也没有山泉清。

有一个人,渴望过真正的人的生活。他努力做人,但依然被各种问题困扰,每天不知怎的总会陷入烦恼中,哪怕一丁点小事也能败坏他整天的心情。每天他昏昏沉沉入睡,又昏昏沉沉醒来,用沮丧的心情度过漫长的一天。他都几乎快绝望了。

一天,他趴在窗子跟前看太阳升起,可是明明是在往常看太阳的位置,太阳竟迟迟不出现。这个人诧异极了,太阳是绝对不会错的,这是怎么回事?他再仔细一看,原来在偏离往常位置很远的地方,太阳已经红彤彤地升起。这个人一下子震惊得不得了:太阳跑这么远了,看来我是犯了刻舟求剑的错误,我竟不知道太阳也会挪位。

受此启发,这个人也开始挪位了,几番努力,他的生活终于有了起色,他感觉自己在一步步恢复自我,他的心清澈起来。

往往就那么一点东西,改变人很大。

在华南虎公园里,工作人员为华南虎日渐丧失野性而担心。这些百兽之王已经几代靠人工繁殖了,它们虽然活着,但已不再有它们祖先的雄风。它们很少吼叫,发出雄浑震撼的声音。也很少**,而它们的祖先在**时会搞得地动山摇。它们更不会猎杀动物了,传说中它们那让人胆寒的犀利目光和风一样的腿已经退化了。

不是圈养让它们丧失野性,而是它们自己丧失野性。上帝造万物,大道生万物,其性亘古不变,谁能制住一只真正的猛虎?

恢复野生是困难的,突破口是一个传统的办法。工作人员给华南虎天天吃、顿顿吃拌了血的肉,华南虎吃了这血腥的东西,身上的血腥味也渐渐浓了起来,终于有一天飞一般地逮住了一只放进来的野猪,并发出了狂野的吼叫!

看来杜甫的诗可以改写了,无论在山出山,我们都可以是清泉水。

风雨不能久

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

——《老子·二十三章》

“飘风”指能把人飘起来的大风,“飘风不终朝”指大风刮了一夜,刮不到天亮就停了。“骤雨”指暴雨,“骤雨不终日”指再大的暴雨也下不了一天。比喻任何狂风暴雨都会很快过去。

老子的话句句实在,都饱含丰富的人生经验。它向我们传递的不仅是人的后天智慧,还传递着人的先天本能。

我在小时候就像老子一样体验过“飘风不终朝”与“骤雨不终日”的情景。先说“飘风不终朝”。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