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老庄人生格言 > 003(第3页)

003(第3页)

做事也应该“和光同尘”。它不是游戏,而是该参与时就参与。老子说:“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常存。”要想做事长久(常存)与成功,就必须和光同尘。具体而言,有两大要点:

一是与大家打成一片。该说不说不,该说好说好,该上就上。

二是没有个人光芒。和光同尘嘛,要的就是整体效果,重在使光有光,使尘像尘,而不是使光非光、尘非尘。

这样就会做事顺利。

世上只有两种事,就是统治与被统治。

被统治者“和光同尘”,就是不当异端,所以不会被当成伽利略。

统治者“和光同尘”,就是要讨好民众,如老子所谓“以百姓心为心”,所以不会被赶下台。

苏格拉底看到欧克里德热衷于演讲,整天生活在热闹之中,就对他说:“欧克里德,你应该跟智者站在一起,而不应该站在人民一边。”

苏格拉底这种态度直接导致了日后被杀。

千古伟人嵇康主张“越名教而任自然”,也因为不肯同光同仁而与苏格拉底一样被统治者以律法杀之。

基督教有条教义:要因信称义,不要因律法称义。耶稣变犹太教士的拘泥律法为全心信仰。他并不反对犹太律法,而是说:“我来不是为反对律法,而是成全律法。”但耶稣的反叛行为毕竟触犯了犹太人的律法,因此也被杀了。

苏格拉底、嵇康、耶稣三人都是伟大得不能再伟大的人物,他们因为“因信称义,而非因律法称义”被杀,并不是对老子“和光同尘”这一主旨的反对,这就是和光同尘——他们离开了俗世的光与尘,直接成为光与尘,从而成全了光与尘,成全了全世界。

厌世品

楚狂戏孔子

孔子去楚国,楚国狂人接舆有意来到孔子门前,唱道:“凤鸟啊凤鸟(比喻孔子),你的德行怎么衰败了?如今天下混乱,国君昏暗,圣人只求免遭刑辱,幸福轻于羽毛,不知如何取得;祸言重于大地,不知如何回避。何必在人面前以德炫耀自己?危险啊!人为地划出一条道路让人去遵循。荆棘啊,不要妨碍我的行路,不要刺伤了我的双脚。”

孔子对此一言不发。

太白名篇《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云:“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手持绿玉杖,朝别黄鹤楼。”这几句诗就是源于庄子说的这个故事。小时候我读起李白这首诗,对这个楚狂向往又崇拜,奇怪的是,我在喜欢楚狂的同时,也喜欢上了孔子,这又是为何?

永远的楚狂。

永远的孔子。

非孔子不能彰显楚狂。

非楚狂不能成就孔子。

我问庄子:“楚狂为何生于楚?”

庄子微笑:“惟楚有材,于斯为盛。楚女楚楚动人,楚士做事向来清楚。楚士者,处士也,楚狂之谓。”

我说:“我也可以说‘惟蜀有材,于斯为盛’,蜀女成熟娇媚,蜀士却未能免俗。蜀士者,俗士也,我之谓也。”

庄子微笑。

我说:“楚狂生于楚,死于楚。孔子周游列国,南下流浪,在楚国先遇贤人叶公,再遇狂人接舆,这一贤一狂,相得益彰。请问,他的心为何发狂?”

狂是人的天性。

我的侄女三岁的时候,有一天我与她疯,小家伙越疯越狂,最后笑得喘不过气来,我奶奶强行制止了我们,才慢慢恢复正常。至于我现在的小孩嘛,小小婴儿每天都狂性大发,我脸上常是伤痕累累。

人不狂不能长大,长大了依然要狂才够味,才够好。

狂狂狂,我是我之王。

“我是我之王”,意思是说要当自己的王,你当不了别人的王。

狂必须有度。

楚狂只是戏孔子,没说要杀孔子。如果他真想杀孔子,孔子手下侠客如云,孔子本人据《史记》记载,力能举北门,大力士在此,楚狂一个小个子必会吃亏不小。

狂则无度,必遭重击。

遥想楚狂凤歌于孔子之前,何等潇洒。

人生贵在一个“狂”字,倒不在于狂而有度?

究其实质,狂即是有度的结果。“有度”,指自己内心衡量数遍,终于决定是到发狂的时候了。不发狂,毋宁死。

一狂可免一死。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