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老庄人生哲学及其异同刘珊珊 > 006(第3页)

006(第3页)

“浊而静之”,是说人污浊时要安静下来,自己终止污浊的心理与行为,绝不可由着一颗狂躁的心自伤伤人。同时也要认识到污浊是相对的,一些看来很污浊的东西与事情在另外一些人看来未必如此。因此,人要自去污浊,一般不要管别人的污浊。自己的污浊自己知道,别人的污浊别人知道,也未必是自己臆测的污浊。

有人问希腊智者赫拉克利特:“海水是洁净的还是肮脏的?”

赫拉克利特说:“海水最洁净又最肮脏。对鱼来说,它是能喝的和有益的;但对人来说,它既不能喝又有害。”

凡事应相对而视,一样的海水亦清亦浊,一样的人类亦智亦愚。海鱼认为海水是洁净的,智者认为人类可以活得更爽。

“安而动之”,是讲安于现状者要自己动起来,不动则必死。《孟子》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安乐让人死,因为人一安乐就成了死肉一堆,在他自己可能不觉得,在别人看起来相当恶心。

有人曾问希腊智者阿那克萨哥拉:“一个人的生命是应该来到这个世界,还是不应该来到这个世界?”

阿那克萨哥拉抬头仰望夜空,笑着说:“为了观赏美丽的苍穹,每个人都应当选择降生。”

是这样的,人生的价值在于让自己动起来,这样才能看到“美丽的苍穹”。如果一个人在屋里一动不动,就看不到外面的夜空。有的人老是抱怨看不到希望,其实希望就在他头上闪烁,他自己不动,不抬头,怎能看到希望?

老子说“徐清”、“徐生”,连用两个“徐”,可见凡事要舒缓,才能有好效果。

比如一个人在睡觉,另一个人来告诉他一件好消息。如果猛地跑来,猛地推醒睡者,将会吓坏他。如果轻轻拍醒,轻轻呼唤,自然可以从容告之。

有的人做事忽败忽胜,这样必会得不偿失。我们必须要像老子说的那样“徐清”、“徐生”,缓缓进攻,才能稳步推进,坚定地获取胜利果实。

一次,亚里士多德的一位学生与他探讨友谊的性质。亚里士多德告诉他的学生:“人们希望快速成为朋友,但友谊却是一种缓慢成熟的果实。”

友谊是缓慢成熟的果实,世上一切宝贵的事物莫不是缓慢成熟的果实,要吃甜葡萄就要等它熟透。

逍遥游的四个步骤

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

——《庄子·逍遥游》

鲲要化为鹏,必须借助风力,但又要在最后关头弃风而飞翔,否则会被风力控制。

逍遥游的四大境界我在《现学现用易经》一书里已讲到,在一次讲座时也讲过,很多朋友觉得有道理,在此再次与大家详细分享。

逍遥游的第一层境界:待风。

待风就是“苦苦等待变天”。

鲲从小鱼变成大鱼后,也不能平白无故地变成鸟飞走。它还必须等待一样东西才能起飞,那就是风。有了风鲲才能飞起来。它必须经过漫长的等待,准确的等待。

所谓“准确的等待”是指要在准确的时间里等,在准确的空间里等,不能有误差,不能错过,要刚好风来的那一刻就上,这样才能起势飞腾。

这是从鲲的这方面讲的,在风的一面也有讲究,不是什么风都可以,要最大的风才有最大的势。什么风最大呢?《庄子》上讲:“去以六月息也。”讲明要借助六月的大风。六月是盛夏,这时天清地朗,热气飞旋,正是大风最旺盛时。《庄子》接着又说:“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说这六月大风像万马奔腾,又像灰尘弥漫,因为它是万事万物共同的作用,所以特别猛烈。这样的风当然可以助鲲飞腾。

逍遥游的第二层境界:乘风。

乘风就是“风来我就上”。

经过漫长的精确的等待,终于把风等来了。但这时需要“辨风”,即辨识风向,看清这是小风还是大风,不能见风就上,要等来适当的风才能上。“辨风”之后就可以“乘风”。

理想的大风终于来了,在那时候,鲲必须全力一搏,飞腾而起,趁风的运动、趁海的运动飞起来,就可以变成鹏,昂首天外。

我们根据《庄子》原文的描述:

“鹏……怒而飞……是鸟也,海运则将于徙南冥……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也……”

可以得出鲲化为鹏、乘风而上的具体操作程序为:

1、大风来了,大海震**。

2、鲲奋力一跃,借助风势水势飞起来,化为鹏。

3、飞起来后要不停地击水,借助水势参与风的运行,最后乘风上天。

简单地讲,就是先借风力,再助水力,最后又借风力。风力是远因,水力是近因,鲲的意志则是决定性因素。

风无水,无力。

水无风,无波。

鱼无波,不跃。

鱼无风,不化。

鱼无志,则不能飞也。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