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老庄人生理想倾向是 > 007(第6页)

007(第6页)

成功让人昏庸,失败让人清醒。

弘一大师晚年为自己取了一个号叫“二一老人”,为什么叫二一老人呢?意思是他享有两个一,这两个一取自一句宋诗和一句清诗,分别是苏东坡的“一事无成人渐老”,和吴梅村的“一钱不值何消说”,这两句诗弘一法师引以为知己,于是合二为一,为自己取了个号叫“二一老人”。这真是深入骨髓的清醒了。

读者诸君千万勿以为这太灰暗,灰暗中其实有光明。坑中之灰,不暗则不明。

弘一法师说:

“诸位要晓得:我的性情是很特别的,我只希望我的事情失败,因为事情失败、不完满,这才使我常常大惭愧,能够晓得自己的德行见缺,自己的修善不足,那我才可努力用功,努力改过向善。

一个人如果事情做完满了,那么这个人就会心满意足,洋洋得意,反而增长他高我慢的念头,生出种种的过失来,所以还是不去希望完满的好。我近来,每每想到‘二一老人’这个名字,都觉得很有意味。”

弘一大师这番话是在南普陀寺对寺中僧众讲的。讲者娓娓道来,听者无不心生欢喜。这样真真切切的大实话,实在不多闻。

世上多一个老实人,地狱就少了糊涂鬼。有的人做人都不清醒,何况做鬼。

老子说:“功遂身退,天之道也。”指出人应在恰当时候隐没。

《圣经》上说了一万遍“时候近了”,“时候到了”,都在强调人世随处都是末日,人只有领先一步隐没,才能不被末日吞噬。

《圣经》上又说:“光照在黑暗里,黑暗却不接受。”可见黑暗是顽欲固的,不可战胜的。人本身黑暗一片,是不接受光的,因此应在恰当时候自己隐没。

人不可能战胜黑暗,人注定会失败。明白这一点,才会无畏于黑暗!

大迷惑才有大收获

处乎无响,行乎无方。

——《庄子·在宥》

人应该感谢迷惑的日子,因为它在迷雾里隐藏着桃源。只要你顺着小溪走,就会发现落英缤纷的桃花林。只要你敢进山进洞,就别有洞天。

每个人都有大惑不解的时候,有些事你想破头也想不明白,于是你闷了,烦了,心里堵得慌,发誓不再去想某人,不再做某事,但有些事无法回避,说不定到了哪天,你又会悲剧重演。为什么会这样?

因为你是迷惑的。

你迷惑,是因为触及了某些事的核心。就像要进入地心必先经过重重地幔,你要解决某些要害问题也不可能绕开层层迷雾。

由此可见,迷惑是正确的,它标志着你进入了状态,只要穿过迷雾,你就能着陆,因获道而获救,因获救而获道,从此进入良性循环,每天都是新的、有意思的。

孔子说:“智者不惑。”那么怎样才算是“智者”呢?古希腊人将“智者”释为雄辩师,犹太人将“智者”释为先知,应该说犹太人的看法比较好。汉字“智”本身已回答了什么是智。

“智”字由两个字组成,上面是“知”,下面是“日”,合起来就是知天的意思。日者天也。知天就是智。你知道天机,紧跟天时,那么你就是智慧的,不再迷惑。

熊晋仁把他的书房取名为“抱日斋”,这个“抱”字用得好,庄子有“抱残守缺”之意,葛洪道号“抱朴子”,这个“抱”字大有来头。抱曰抱曰,只有抱住,日子才不会溜走,才能重见天日。

抱时要用力,才会有所擒获。

用力,表明是下了决心的。

只要你用力,就是你的。你不用力就会溜走。修炼是一件乐事也是一件苦事,你必须全力以赴,才能见真谛。

当年我与熊晋仁、俞心焦诸友一起干事业,遭到了失败,俞心焦入狱,熊晋仁皈依佛门,我皈依基督,各有各的迷惑与麻烦,现在麻烦也没有了,迷惑也没有了。就我个人的体悟来说,主要是用反省的传统方式走出了迷惑,主要有三问,每问都是扪心自问。

第一问,我是不是虚妄的?

如果是,去之。

第二问,我是不是害人的?

如果是,去之。

第三问,我是不是烦人的?

如果是,去之。

经过这番“三问三去之”后,我的心中豁然开朗,明白一些简单而宝贵的道理。

有大迷惑才有大收获。

有大迷惑就有大收获。

“迷惑”给人最大的好处就是让人觉醒,敢于命名自身,将外物赋予新的、前所未有的意义,这就近于道了。

婴儿看见雪,惊讶无比,小家伙迷惑了。过了会儿,她就指着雪说“啊啊”,表明她已认识雪,这样她就高兴了。

热门小说推荐

纵目
黄石翁纵目
...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