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老庄人生理想倾向是 > 003(第1页)

003(第1页)

003

蚿说:“我启动自然机能而行走,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能够这样。”

蚿对蛇说:“我用很多脚行走,还不如你没有脚走得快,为什么呢?”

蛇说:“我依靠天生的机能而动作,哪里用得着脚呢!”

蛇对风说:“我运动背椎和腰协作行走,你呼呼地从北海刮起来,又呼呼地吹入南海,好像没有形迹,为什么呢?”

风说:“我能折断大树,吹飞大屋,在细小方面不求胜利,而求得更大的胜利。获得大的胜利的,只有圣人才能够做到。”

这最大的胜利,就是得到自己。夔羡慕炫,蚿又羡慕蛇,蛇又羡慕慕风,风羡慕眼睛,眼睛羡慕心灵。这都是不对的。不必羡慕他人,我们自身是最好的。人比人,气死人。不必比,我们自己是他人无法取代的,是无与伦比的,独一无二的。

要比,就自己比自己。用现在的我比昨天的我,用大我比小我,用开心的我比不开心的我,你又会发现确实进步了,现在的我确实是最好的。

人们通常误以为“明天会更好”,其实现在就是最好。

一定要坚持自我,流言会自清,谎言会自穿,误会会自消。

庄子讲了一个著名的寓言“邯郸学步”。

燕国寿陵的少年到赵国去学走路,但他没有学会赵国人的步法,反将自己原来的步法忘了,只好爬着回去。

此人之所以退化了,就是因为丧失了自我。本来一切顺其自然,自然可以成就自身,但他违反了自然规律,自然就会剥夺他旧有的功能。很多作家去参政,结果除了被操纵外,还弄得自己连文章都不会写了。我决不如此。这些年很多朋友劝我做书商,我拒绝了,因为我知道自己写好文章写好书就行了,决不邯郸学步。

庄子讲了一个故事“魏年教导公孙龙”。

公孙龙问魏年:“我从小学习先王治世的道理,后深入仁义,能把不对的说成对的,把不可以的说成可以的,使百家智士困惑,使善辩之口词穷,今听庄子的言谈,感到茫然,是我辩不过他还是知识不如他?”

魏年听了,靠着几案深深叹了一口气,仰天笑着说:“你不足以知道是非的境地,无法洞悉庄子的言论,你的智慧不足以了解极其玄妙的理论。庄子的理论下达地层上登天空,南北东西通达而不受拘束,返归无所不能的大道,而你还拘泥于琐碎浅陋的争辩。”

公孙龙张大嘴而不能合拢,舌头高高抬起而放不下来,很迅速地逃走了。

魏年指出,公孙龙之所以不如庄子的地方恰巧就在于他“善辩”。庄子是不辩的,因为他心中自有想法,不受他人影响,也不必说服别人。无须互动,我说的就是正确的。

孔子也是不喜好争辩的,在被围困时,如果他争辩自己不是阳虎,那么将很快被杀掉。因为凡是争辩者都是可疑的,至少在对方看来是如此。所以你越说得有理,越没有用。不如不说,走开,让别人说。

公孙龙是中国历史上最有名的辩士,他与孟子都是雄辩家。但孟子说“予岂好辩哉,不得已而已”。内心不愿与人争辩。公孙龙却对此乐此不疲,专门研究如何辩出新道理来,他能证明“白马非马”,但这有什么用呢?马还是马。

与其辩论白马非马,不如骑马逍遥。这个马也不是真正的马,而是以梦为马,让自己的感觉自由游走。

辩来辩去,只是逞口舌之快,过不久别人又会翻案。不如什么也不说,自己清静无为,自然有一番境界。

无须多言,我就是最好的。我的全身上下都可以作证。最可明证的是我居然知道这个道理,足见有多聪明。

不必他人证明,让我来证明自己。

以我证我,乃见真我。

不再求证,我乃为大。

庄子说“体性抱神,以游世俗之间”。就是说体悟自己的本性,抱紧自己的神(精神),你就可以畅游在世俗之间,并且可以畅游出世。

总之,认识了自己,认可了自己,你就能成就自己。再讲一次,梁漱溟讲孔子的全部学问是“自己学”,我讲老庄的全部学问是“学自己”。向自己学习,向自己致敬,向自己虚心请教,你就会成功,自由,逍遥。

因为,你的来头很大。

你从父母那里来。

父母从远祖那里来。

远祖从天地来。

天地从古今来。

古今又从无穷的宇宙来。

我生有命,无穷无尽。你的来头太大了,只要你敬己若神,就可以搞清来龙去脉,一切明明白白,一切无障碍,就地逍遥。

和光同尘

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或存。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