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精准社区 交友 > 拒绝也要顾及对方的面子(第4页)

拒绝也要顾及对方的面子(第4页)

能与别人和睦相处的人,代表着他具有维持良好人际关系的能力,这种能力将协助他在事业上或生活上一帆风顺。

至于如何与别人和睦相处,诀窍其实很简单,那就是“将心比心”。换言之,就是如果你希望别人友善地对待自己,那么就得先友善地对待他人。

新加坡作家洪生在《人性谈》里说:“人如冬天里的刺猬,太过疏远就会各自觉得寒冷,可是过于靠近又会互相刺伤。”

这是因为,人与人往来密切,不免因为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造成双方或多方、或明或暗的攻击。

绝大多数的人都认为自己的观点和言行才是最正确的,错误的是社会大众,无论何时何地,都本能地将自己美化、正确化;即使是被公认为性情乖僻的人,也会执拗地认为“众人皆醉,唯我独醒”,这是人类难以改变的心理特征。

因此,人只要一遭受批评,就立刻采取刺猬般的防卫态度,竖起身上的每一根刺,加以反驳、反击。

即使他表现出虚怀若谷、勇于认错的态度,心中也许还是愤愤不平,盘算着如何伺机报复。

日本明治时代的大作家夏目漱石对于这种现象有着极为深刻的体认,他说:“别人对你道歉,向你赔礼,如果你信以为真而原谅他,那你就是个诚实过头的傻瓜。你必须这么想:道歉只是表面上的道歉,原谅也是表面上的原谅。”

由此可见,鲁莽地责备与批评别人,对自己根本没有用处,只会使你的人际关系受到磨损。

打人不打脸,骂人不揭短

英国作家托马斯·富勒曾经写道:“失足引起的伤痛很快就可以恢复,然而,失言所导致的严重后果,却可能使你终生遗憾。”

一个人若想和上司、同事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一定要记住:保持适当距离,做事公私分明,尤其要注意,言谈之间不要说到别人的痛处。

被击中痛处,对任何人来说都是件不愉快的事。

不管在什么情况下,不去碰触别人的痛处,不但是待人处世应有的礼仪,更是在都市丛林中左右逢源的关键。

有修养的人即使在盛怒之下,也不会扩散愤怒的波纹,但是涵养不够的人,被激怒了往往就会面露凶貌、口出恶言,甚至随手拿起手边的东西往地上摔。

某些人暴跳如雷的时候,还会口不择言,用侮辱性的语言攻击别人最敏感的隐私,这是相当不明智的行为。

在公司里,“封杀”意味着调职、冷冻、开除。

如果你是公司负责人,“封杀”就代表着对方拒绝继续与你往来,或是“冻结彼此的关系”。

中国古代有所谓“逆鳞”的说法,强调即使面对温驯的蛟龙,也不可掉以轻心。

传说中,龙的咽喉下方约一尺的部位,长着几片“逆鳞”,全身只有这个部位是逆向生长的,万一不小心触摸到这些逆鳞,必定会被暴怒的龙吞噬。

至于其他部位,不论你如何抚摸或敲打都没关系,只有这几片逆鳞,无论如何也触摸不得,即使轻轻摸一下也犯了大忌。

其实,每个人身上都有几片“逆鳞”存在,即使是人格高尚伟大的人也不例外。唯有小心观察,不触及对方的“逆鳞”,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痛处”,才能保持圆融的人际关系。

主动适应你面前的人

我们每个人,在自己所接触的人中,必然会有与自己合得来和合不来两种类型。若是在学生时代,可以避免与自己性格不合的人交往,但是在企业里,绝不能那样做。与上司、同事相处,如果自己不能积极主动地努力适应对方的性格特点,工作就不可能顺利进行。

在人际关系上经常出问题的人中,多数人都是放弃了这样的努力:没能积极主动地去适应别人的性格特点。自己不做出让步,去努力适应别人,却一味地批评别人“那个人有缺点……”“这个人令人讨厌……”这样就不可能与别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与合得来的人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谁都能做到。可是,如果是性格合不来的或自己讨厌的,也应该努力适应他们,并和他们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这才可以说是一个出色成功的“外交家”。

无论是一个多么小的企业,都有它为维持经营而制定的目标。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公司里的每个职员都必须做好自己分内的工作。因为单靠个人的努力是不可能实现公司的奋斗目标的。因此,如果所有成员不能默契合作而无法实现每月每年的目标,那这个企业也就不会存在,更不会发展了。而企业里的全体成员能否默契合作是由人际关系决定的。

性格合得来也好,合不来也好,喜欢也好,讨厌也罢,都必须齐心协力工作,这是企业生存的必需条件。那么,怎样才能做到这一点呢?

首先,要认清对方的特点,然后采取适宜的交往法则。比如,对于心思比较细、重视礼节的人,若采取无所顾忌的粗鲁的方法,那你们之间就不可能建立起和谐融洽的关系。相反,对于不拘小节的人,过于小心谨慎地应对,对方会很厌烦,自然也不会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要想使自己的人际关系和谐,要想使自己轻松愉快地工作,那就一定要努力适应别人,采取与之相应的交往法则。

为了与自己性格合不来的人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平时多用心、多留神是非常必要的。在掌握了人际关系基本常识的基础上,无论遇到任何事,都要试着改变一下自己的思维,改变一下自己的观点、看法。做这些努力对彼此之间关系的好转大有作用。比尔·盖茨列举了几种不损害人际关系的秘诀。

第一,要知道“棘手”和“讨厌”是不同的。当觉得对方不好应付、很棘手时,不要让这个阶段迅速发展成个人感情的好恶阶段,这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一旦发展到讨厌的阶段,要想变为喜欢是相当难的。

即使认为是性格不合的类型,也不能陷入讨厌对方的情感。只有停留在只是觉得对方很难与之相处、有些棘手的阶段,才可能冷静地和对方相处。

第二,要与合不来的人多沟通、多交流。无论是谁,都是从觉得与对方合不来的一瞬间开始,进而不知不觉回避与对方交往的。这样彼此的关系永远也得不到好转。越是觉得与对方合不来,就越需要增加与对方交流沟通的次数,越需要主动了解对方。这样做是为了增进彼此了解。掌握了对方的性格与个性,才能消除误会和偏见,进而才会相互信任和理解,达到消除隔阂的目的。

另外,不能从对方的言语表面或者对方的表情、态度、动作等非语言的部分妄加推测。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有些人不善于表达情感,属于情感内藏型。通过多接触、多沟通、多交流,很可能会发现自己对其有诸多误解,彼此的关系也很可能因而好转。

总之,最重要的是自己要主动与别人多接触、多沟通。让对方有一个好心情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最大秘诀。

第三,改变着眼点能发现别人的优点和长处。有很多人在心里认为“好极了”“真棒”“真漂亮”,但不善于说出口,也许是认为“即使不说,他也能领会吧”。但在现实生活中,如果不说别人就不知道的事情有很多。无论你在心里怎么想,只要没用言语表达出来,自己的心情就永远也不会传达给对方。

因为并不是阿谀奉承的话,而是发自内心地要赞扬对方,所以应该真诚地说出来,让对方知道你的心情。发自内心的赞扬是思想、感情交流的基本。

第四,优点和缺点往往是相对的。也许有些人不能很好地看到别人的优点和长处,相反却总看到别人的缺点和短处。这样的人即使勉强说一些赞扬别人的话,也很可能会引起别人的不高兴。如果你也有这种倾向,那你一定要试着改变自己的视点。

在这里我们要提示一点,优点和缺点往往是相对的。比如,过于神经质而斤斤计较的人,换一种角度也可以说是能够注意到细小的地方而比较细心的人;马马虎虎、粗心大意的人,换一种角度也可以说是不拘小节而心胸宽广的人。优点和缺点往往是相对的,随着着眼点的不同,缺点可以变成优点。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