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到别人赠送的礼品,应双手捧接。无论礼品是多是少、是轻是重,受礼者都应当一视同仁。首先表示谦让,在对方诚意相送时,方可接受,接受后要表示感谢。受礼者受礼后一般要等客人走后才打开。
假如准备退还礼品,应在24小时内付诸行动,在感激馈赠者的同时,说明为什么不能接受礼品。在商业活动中,拒收礼品时,可以附上专门信件。退礼处置要适当,不能使用污辱性语言,最好说明拒收礼品是本人的决定或是违反了有关政策规定,给馈赠者留一个余地。
接受他人的馈赠,在适当的时机和场合应当有回礼。可以在客人临走时回赠,也可以在接受礼物之后隔一段时间登门回拜,顺便带给对方一些礼物表示感谢。还可以寻找机会回赠,如在亲友喜庆的日子送上适宜的礼物以表示你的谢意。
回礼的方式多种多样,礼品可以和馈赠礼品的价值相仿,但也可多可少,视亲密程度而定。一般工作上来往或初次往来还没有深交,回礼都应当和馈赠礼品价值相仿或更重一些。
关系密切的亲朋好友的回礼则可以随便些,多一点少一点都不要紧,主要在表达情意。
家庭该有的礼节
尊重长辈是最基本的社会道德,在家中长辈是一家之长,更要尊重。当他们给自己建议、帮助和批评时,哪怕是很微不足道,也要表示感谢。
晚辈应当表示理解长辈的关心,不能嫌弃长辈啰唆,并且对于长辈的关心也要以关心来回报。如果在一起居住,有什么大事不要互相瞒着。有事情要在出门之前通告长辈,走时要说“再见”。办完事回来以后也要及时告知长辈,以免长辈担心。
晚辈至少要记住父母的生日和结婚纪念日,在重要的节日,都要专门向他们表示祝贺和问候。如与长辈不在一起居住,要定时打电话问候长辈和向长辈说近期的情况。
长辈与晚辈的关系融洽,家庭关系才融合。虽然这样的家庭关系彼此可以畅所欲言,但也要随时谨记对长辈的尊重,更不可以和长辈开过头的玩笑。
平辈之间、兄弟姐妹之间要讲究礼让恭谦,不要争宠。彼此产生矛盾可以请长辈解决,或者是自己以适当的方式心平气和地解决。
长辈要注意自己的形象。长辈是晚辈的榜样,更不能张口骂人、动手打人,要记住长辈是晚辈一生中影响最多的人。长辈对晚辈不能过于溺爱,也要注意尊重其个人隐私与生活选择。
夫妻之间要互敬互爱、互谅互让。丈夫要体谅妻子。大多数的丈夫不愿意做家务,要主动多帮妻子做一些家务。妻子要给丈夫自由的支配的空间,不要过多地管束。在外人与晚辈面前,丈夫要充分尊敬妻子,妻子也要给丈夫“面子”。
家里来了客人,家人间应注意关系,彼此互相尊重。在客人面前长辈不要训斥晚辈,或相互指责,晚辈也不要有恃无恐、出言不逊。
公共场所的礼节
公共场所是众人共同使用的地方,这就要求大家共同配合、共同利用,如果众人都只为自己考虑高声谈笑,一人大过另一人的声音,最终的结果是谁都听不清对方讲的话,是一种很不文明的行为。人群越是集中的地方越要求交谈者低声细语,声音的大小以不引起他人的注意为宜。交谈时使用的手势不应过多最好不用,否则会吸引他人的注意力。在庄严肃穆的场合里,一定要保持绝对安静,不得在聆听他人讲话时,注意力不集中,一心二用地与其他人随意交谈或翻阅书刊。
保持安静是公共场合最重要的,走路时鞋子的质地不同会产生不同的声响,所以脚步要放轻,更不能故意走得咯咯作响。遇到急事时,也不能急不择路、慌张奔跑。特别是穿短裙或旗袍的女士,要镇定自若。
桌子的作用是放东西,不提供休息,所以不要趴在或坐在桌子上。沙发坐起来很舒服,但是要在他人面前端正地坐好,切不能躺在沙发里,显出懒洋洋的或十分疲乏的样子。不要蹬踏窗台或椅子,也不要任意毁坏公用物品。
他人需要自己帮助时,可尽力而为。得到他人帮助时应致谢。自己的行动妨碍了他人应当说声“对不起”。
在一切公共场合最好都不要吃东西,更不可以逼着在场的人尝一尝你吃的东西。吃东西的场合是在家里或餐厅里,在人来人往的地方吃东西是应当避免的。爱吃零食的女士在公共场合里,为了维护自己的美好形象,一定要克制。
如在公共场所需要打喷嚏、擤鼻涕,一定要掩口、避人,使用纸巾,而不要干咳、乱甩。随地吐痰是一种很不文明的行为,只要严于律己,不随地吐痰是容易做到的。同他人交谈时,切忌唾液乱飞。
对交际而言,讲卫生是最基本的。你可以服饰与发型、妆容不配,你的衣服可以不是高档次的,但是要做到头发和服饰的整洁。个人卫生和居住环境卫生,都是无声说明你为人的东西,所以都不能掉以轻心。
带隐形眼镜或者是易上火的人、上了年纪的人,都要注意经常检查眼角是否有异物,并及时清洁异物。
如果要参加交际,一定要先做好个人的卫生,浑身上下都不能有任何的异味。吃大葱、大蒜等气味浓烈的食物,会让人人对你避之不迭。如果实在无法避免或者因为身体的健康问题,可以用口香糖或爽口剂等祛除臭味。
洗净头发,梳理好整齐适合的发型,时刻要留意你的头皮屑,不要让你的上衣领子或衣服的背后落下头屑。头屑是破坏形象的头号杀手。
手是人的第二张脸,所以要时常保持干净,即使繁忙和劳累,对手也不能有丝毫的马虎。即便自己的手指非常好看,很适合留指甲,也要忍痛割爱修剪整齐,因为在交际活动中不允许留过长的手指甲。
掏鼻孔、挖耳朵更是交际活动中的大忌。吃饭后也不准许在众人面前用牙签去剔牙齿,这样做会倒别人的胃口。
自己的居住环境最基本的是保持室内的卫生,经常给房内通风换气,保持屋内空气新鲜。室内目光所及之处和摆放的物品,不允许有灰尘或污痕。室内的纺织品,如窗帘、桌布等,每隔一段时间要清洗。烟灰缸、杯子这些常用的器皿使用之前要清洗干净。
个人卫生与环境卫生是同一问题的两方面,二者是互相制约的。个人卫生再好,居室搞得像狗窝,不能算是个讲卫生的人,就好像“金絮其外,败絮其中”。
做环境的保护者
我们现在经常提到的“可持续发展”从狭义上来说就是环境的保护。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空间,也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河流、绿地同雕塑被西方人士并列为现代城市的三大基本要素。
全球的变暖,臭氧层的空洞,日益破坏的生态环境,使许多有识之士奋起为保护环境而斗争,不甘心人类社会为环境污染所毁灭。现在西方各国大都建立了环保组织,包括世界性的环保组织,领导着此起彼伏的环保运动。保护环境是全人类的义务,也是社会公德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国外所讲的保护环境主要分以下几个层次。
一是保护人类的生存环境。绿党等组织领导人民为环保而战,不仅以和平的方式阻拦车辆尾气的污染和船只卸油的污染,而且迫使政府越来越重视环保问题。
二是保护自然环境。在公园不准乱扔果皮纸屑等,否则会受人指责、干预。人们在这类地方游览和休息完毕,要自觉地把自己制造的废弃物带走。毁坏树木、践踏绿地、采折花朵污损雕塑等行为不仅为人人所唾弃,还会触犯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