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精准沟通电子书免费 > 批评孩子要点到为止(第3页)

批评孩子要点到为止(第3页)

称赞他人的时候,请不要提及会让赞赏打折扣的旁枝末节。请紧紧围绕赞赏这一主旨,主要谈论对方的成绩。

不要多此一举地指出,可能是某些外界因素让这一成功轻而易举。比如:“这的确是令人可喜可贺的成绩,不过各方面的条件都这么有利,怎么也能取得好成绩……”

此外,别让对方的谦虚削弱了赞赏的作用。有些人很少受到表扬,所以听到别人称赞他时会不知所措;还有些人在收到称赞的时候想要表明,取得优秀的成绩对他来说是家常便饭。这两种人面对赞赏的反应几乎一模一样:“这不算什么特别的事,这是应该的,是我的分内事。”

听到对方这种回答的时候,你不要一声不响,此时的沉默表示你同意他的话,就好像对他说:“是啊,你说得对,我为什么要表扬你呢,我收回刚才的话。”

你应该再次称赞他,强调你认为这是值得赞赏的事,并重复一次对他哪些方面的成绩特别看重,以及你为什么认为他表现出众。

拿捏好赞美的尺度

世间没有绝对的对错好坏,凡事能够把分寸拿捏得好,就是一种智慧。在夸赞别人这个问题上同样存在分寸拿捏不同,后果也不同的现象。如果赞美得当,那就是一种美德,但是不得当的赞美成为了阿谀,就难免遭人轻视。把握赞美的分寸十分重要。

赞美能赢得友谊。赞美如花香,芬芳而怡人,能以赞美之言予人者,必得人缘,所以和人相处,最重要的就是赞美。基督教唱赞美诗,佛教唱炉香赞,说明神、佛也要人赞美,何况一般人呢。尤其当一个人灰心的时候,一句鼓励的话,能令他绝处逢生;当别人失望的时候,一句赞美的话,能使他重见光明。要想获得友谊,诚心地赞美别人,必定能如愿。

阿谀会遭人轻视。做人要“日行一善”,其实日行一善并不难,赞美别人也是一善。但赞美不同于阿谀,阿谀是一种虚伪的奉承,所谓“好阿谀则是非之心起”,所以做人宁容谏诤之友,勿交阿谀之人,被人批评不可怕,受人阿谀才可畏。有的人赞美不当,成了逢迎拍马、阿谀奉承,也会受人轻视,因此做人不要阿谀谄媚,也要避免不当的赞美。

赞美和阿谀最大的区别在于出发点的不同。赞美一般是符合客观实际情况的,而阿谀往往是夸大其词。在日常交际中,要多一些真心诚意的赞美,少一些阿谀,这样最终会给你带来好名声。

上级需要你的赞美

对上司,最好的赞美就是尽一切可能让他满意,这并不是口头讨好就能做到的,应该预先领会上司的意图,在适当的场合把自己主动准备的预案、设想等提供给上司。自己有了一个好设想,不必急于提出,否则容易引起同事的忌妒和排斥,甚至引起上司的不安和反感。不如把设想谈给上司听,让它变成上司的想法提出实行,这样,同事之间相安无事,上司也会感到高兴,对你更为欣赏。

有时当面赞美上司可能会适得其反,而且说的话也是千篇一律的。但如果在上司不在场时,向同事或其亲近之人赞美上司的种种过人之处,赞美他的才能和个性魅力,当他们把这些话转达给上司,你的赞美就会显得真诚自然,效果也就不言而喻了。光说不练是不够的,最重要的是付诸行动,才能让上司真正产生感动。要心悦诚服地学习上司的言行,培养与上司相近的喜好,让他觉得你是同类型的人,这样在心理上就容易产生亲近感。作为一个下级,借他人之口来称赞上司,更能增加赞美之词的真实性。

下级需要你的赞美

作为一个聪明的上级,应该意识到,下属是一个拥有创造力的群体,是公司宝贵的资源和财富。因此,努力赢得下级的信任、拥戴和尊重,是一个好上司必须具备的素质,经常给下级以赞扬,下级会用加倍热情地工作来回报。

总之,赞扬下级是一种不花或较少花费成本的激励方法,如果用得妙,则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小王是某公司的青年骨干,就在他结婚那天,公司的领导都来了。婚礼会场简直就像是公司的一个喜庆集会。总经理代表公司全体同仁对两位新人说道:“青年是我们公司的希望,公司为有小王这样的员工感到骄傲,祝福你们!公司的美好未来就寄托在你们身上。祝你们幸福美满,白头偕老!”听了领导的一席话,在场的每一位同事都和这对新人一样,心里热乎乎的。

某公司人事主管在一次偶然的机会和一名员工下了一盘棋,发现他棋下得不错。等比赛结束,这位主管找机会和他谈话说:“你的棋下得不错,有股敢于拼杀的劲头。不知你怎么看自己的?听说你工作干得也不错,你真的很棒!”得到主管的肯定,这位员工的自信心更强了。一年之后,他以优异的工作成绩得到了提升。

一个聪明的上级,始终要让下属认识到他自己的价值,让他感到他有着无人替代的重要性;学会对下属和蔼地微笑,因为温和友善比暴怒和强迫更有力量;始终让下属觉得自己得到了最大的信任,那么下属就会不知疲倦地勤奋工作。

赞美要因人而异、因时制宜

即使是因为相同的事由,我们也不应该用同样的方式和话语来称赞所有的人。不要去找任何时间、场合下对任何人都适用的“赞美万金油”,它不存在。应避免给对方留下“这个人对谁都讲那么一套”的坏印象。

在聚会中,你千万不要搬出不久前刚称赞过其中某一位宾客的话,再次恭维其他人。应该仔细想一想,每位同伴与其他人相比,到底有什么突出之处,这样就能因人制宜,恰到好处地赞美别人。

另外还要注意的是,不要突然大肆赞美。你对别人的赞美应该是和你们眼下谈的话题有所联系的,请留意你在何时用什么事当作引子开始称赞对方。对方提及的一个话题、他讲述的一个经历,或是他所列举的某个数字,或是他向你解释的一种原因,都可以用来当作引子。

要是他没有给你这样的机会,你就自己“谱”一段适合的“赞赏前奏”,不致使对方感觉这赞扬来得太突然。不妨用一句谦恭有礼的话来开头:

“恕我冒昧,我想告诉您……”

“我常常在想,我是不是可以说说我对您的一些看法……”

这种“前奏”还有两个功用:一是唤起听话者的注意力;二是使你的称赞显得更加诚恳亲切。

用间接赞美来达成目的

没有人不喜欢接受赞美,但比较有效的赞美方式之一应是间接赞美,因为直接的赞美听起来好像是“拍马屁”,而间接的称赞会令人觉得比较实在。

所谓间接赞美就是借第三者的话来赞美对方,这样比直接赞美往往要好得多。比如你见到某人,对他说:“前两天我和某人谈起你,他对你推崇极了。”无论事实是否真的如此,但他对你的感激肯定会超乎你的想象,如果碰巧该人又是他平素很敬重的人,他对你的感激就会更深。

间接赞美的另一种方式就是当事人不在场时对其赞美,这种方式有时比当面赞美所起的作用更大。如果背后的赞美传达到本人,除了能起到激励作用外,更能让被赞美者感到你对他的赞美是诚挚的,更能增强赞美的效果。

恰当地赞美别人,会给人以舒适感,也会改善我们的人际关系。在沟通中,必须掌握赞美他人的技巧,才能达到沟通的目的,才会让他人喜欢你。

即使奉承也要坦诚得体

人总是喜欢别人奉承的。有时,即使明知对方讲的是奉承话,心中还是免不了会沾沾自喜,这是人性的弱点。一个人受到别人夸赞,绝不会觉得厌恶,除非对方说得太离谱了。

在这个社会上,会说奉承话的人,似乎比较吃香。当一个人听到别人的奉承话时,心中总是非常高兴,脸上堆满笑容,口里连说:“哪里,我没那么好”,“你真是很会讲话!”即使事后冷静地回想,明知对方所讲的是奉承话,却还是抹不去心中的那份喜悦。因此,说奉承话是与人交际所必备的技巧,奉承话说得得体,会使你更讨人喜欢。奉承别人首要的条件,是要有一份诚挚认真的态度。言辞会反映一个人的心理,因而有口无心,或是轻率的说话态度,很容易被对方识破,而产生不快的感觉。奉承别人时也不可讲出与事实相差十万八千里的话。例如,你看到一位表情呆滞的孩子,却对他的母亲说:“你的小孩看起来很聪明!”对方的感受会如何呢?本来是奉承话,却变成很大的讽刺,收到了相反的效果。若你说:“哦!你的小孩子好像很健康。”效果就会好些。

所以,奉承别人要坦诚,这样,你所说的奉承话,会成为真正夸赞别人的话,对方听在耳中,感受自然和听一般奉承话不同。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