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精准沟通这本书怎么样 > 批评孩子要点到为止(第1页)

批评孩子要点到为止(第1页)

批评孩子要点到为止

很多父母都不愿意当面称赞孩子,怕会宠坏他。但如果我们不是衷心称赞孩子,只是胡乱称赞一番,那么就确实有宠坏的可能。很多家长常常说:“疼孩子疼在心里,不要疼在嘴上。”这是怕造成孩子自满和骄傲的心理,以后他就不再求上进。而事实上合理的称赞对于孩子的成长是有利的。

称赞如土壤中的肥料、食物中的维他命,给孩子营养和鼓励,使他们雄心勃勃,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父母给孩子的赞扬比任何人的都重要,因为父母是孩子最亲切的人,所以一言一语都会发生很大的作用。称赞比责骂有效,父母们不妨慷慨地称赞自己的孩子。此外,称赞还有另一个作用,就是告诉孩子这是达到了期望中的水准。

当然,为了纠正孩子的错误,指导孩子去做应该做的事情,有时批评孩子是必要的,只是要特别小心,在言语和态度上都要谨慎,千万不可用讽刺或嘲笑的言语,免得引起孩子的反感和难堪,使之产生自卫和反抗的心理。批评孩子的时候可以直接指出错误的地方,然后提出改正的方法,让孩子明白应该走的路和应该做的事。如果孩子付出了努力,尝试去改过,就算不能立即生效,做父母的也不必气馁,可以从旁鼓励,告诉孩子他的努力不会白费。

但是要注意选择适当的时间和地点。随着年龄的增大,孩子越发注重自己的思想和自尊。所以,在大庭广众之下或当着亲友面批评孩子实在会让孩子太难为情了,不论出发点是如何良善,所指出的地方如何合理,在这种情形下孩子也难以接受。

批评朋友要点到为止

很多人都有这样一种观念,对朋友赞美就好了,批评会伤害了感情。而实际上,当你觉得朋友做事不恰当的时候,批评他,好朋友是不会见怪的。至少他知道你是善意的。当然,批评朋友还是要掌握一些技巧,才能让人家愿意接受。这就要求我们在和朋友的相处中做一个善于批评的角色。

批评要与赞美相结合。适度的批评之后,对于其优点别忘了加上几句称赞的话,才不会损坏彼此的情谊。“以理服人”是对的,但道理有时并不容易被直接接受,甚至会让对方产生反感,尽管在反感时他内心并不一定认为道理错了。

善于批评者还要争取让对方心服口服,这就需要一定的技巧了。有时批评者往往认为自己是好心,但如果话中带有了威胁,效果就难以达到,甚至会给双方关系造成不良影响。如两个情侣发生了点摩擦,一方大叫“你这样谁还会愿意和你在一起”,对方马上回嘴“不在一起就不在一起,你有什么了不起”,好心的批评也会起到逆反作用。

善于批评者会让对方感到仿佛不是在批评自己,倒像劝说自己,就容易被对方接受。善于批评者言语中应避开“你应该”“你必须”之类的词,多用讨论的口气,避免对方的反感,在任何“强攻”都难奏效时,还不如暂停。

批评的目的是让对方接受自己的意见。光是理由充足不行,还要掌握对方的心理特点,对不同性格的人应使用不同的方法,因人而异。

看到朋友有缺点不指正是不真诚,而批评别人不讲究方法就真会伤害感情了,只有讲究技巧地批评才是真正的好朋友该做的。

批评下属要点到为止

上司对于下属的批评可能挫伤下属的自尊,但是若想保证工作质量,批评仍不可避免。有一种做法错误至极:问题初始时视若无睹,而待某日心血**才处处责难。这种首尾不一致的做法,很难令下属心悦诚服地改过。况且,此时也多半到了忍无可忍、不得不纠正的时候,说话时难免会像连珠炮似地啰唆个没完,似乎要将满腔郁积已久的数落之词一吐而尽。

因此,只要下属做出不当之行,就该刻不容缓地对他言明“此事不当,实不该为”,这才是对他亲切的表示。另外,机巧地对他适时提出警告,也是可行的方法。

一天下午,查理·布夏经过他的一家钢铁厂,撞见几个雇员正在抽烟,而他们的头顶上正挂着“请勿吸烟”的牌子。那么夏布先生是如何处理此事的呢?他并没有指着牌子说:“你们难道不识字吗?”而只是走过去,递给每人一支烟,然后道:“老兄,如果你们到外边抽,我会很感谢你们。”员工当然知道自己破坏了规定,但是夏布先生不但没说什么,反而给了每个人一样小礼物,你能不敬重这样的老板吗?谁能不敬重这样的老板呢?

因此,为了不触犯对方的自尊心,即使发现了对方的错误,也不要立刻指出,而应采取点到为止的方式,进行说服。据说美国政治家富兰克林年轻时非常喜爱辩论,尤其是对别人的错误不能容忍,总是穷追到底。因此,他的看法常常不能被人接受。当他发现了自己的缺点之后,便改用疑问的形式表达自己的意见,后来他的成就是众所周知的。

由此可知,不要用“我认为绝对是这样的!”这类口气威压对方。用“不知道是不是这样?”这种点到为止的委婉态度与对方沟通效果会更好。

批评同事要点到为止

当同事犯错时,我们一般不会去干涉。为什么呢?因为你可能曾经这样做过,结果则是你做了努力却引火烧身。接受帮助者可能变得非常生气,也可能通过揭你的伤疤来回应你。于是你宁可维护这种气氛和缓的关系,再也不提这种引起对方不快的话题。

也许你仍然认为最常见的推动力就是批评,但从过去的经验中你知道,批评不是总能被很好地接受。于是你尽量去提一些“建设性的批评意见”,但是“建设性”与“破坏性”通常是没有明确分界点的,或者说我们很难把握得当。但如果你不愿意三缄其口,又不可能轻易放弃与你的同事在一起工作,你就需要用恰当的方法来达到你的目的。

我们应该知道,每个人都有一道最后的心理防线,一旦我们不给他人退路不让他走下台阶,他只好使出最后一招——自卫。因此,当我们对同事有批评意见时,应谨记一条原则:别让人下不了台阶。

一句或两句得体的话,对他人态度做宽容的了解,这些都可以减少对别人的伤害,保住他人的面子。让他人保全面子很重要,而我们很多人却经常忽视了这一点。我们在其他人面前批评同事,找差错,发出威胁,不去考虑是否伤害到别人的自尊。然而,一两分钟的思考,一句或两句体谅的话,对他人的态度做宽容的了解,都可以减少对别人的伤害。

美国一家著名企业的员工佛雷德·克拉克谈到了发生在他们公司的一段插曲:

“有一次开生产会议的时候,副总裁提出了一个尖锐的问题,是有关生产过程的管理问题。由于他气势汹汹,矛头指向生产部总监,一副准备挑错的样子。为了不在同事面前出丑,生产部总监对问题避而不答。这使副总裁更为恼火,直骂生产部总监是个骗子。

“再好的工作关系,都会因这样的火爆场面而毁坏。凭良心说,那位总监是个很好的雇员。但从那天开始,他再也不能留在公司里了。几个月后,他转到了另一家公司,据说表现很不错。”

玛桑小姐在一家食品包装公司当市场调查员,她不久前接下第一份差事——为一项新产品做市场调查。她说道:“当结果出来的时候,我几乎崩溃,由于计划工作的一系列错误,整个结果当然完全错误,必须从头再来。更糟的是,报告会议即将开始,我已经没有时间同老板商量这件事了。

“当同事们要求我做报告的时候,我吓得发抖。我尽量使自己不致哭出来,免得惹来大家嘲笑。我简短地说明了一下情况,并表示要重新改正过来,以便在下次会议时提出。做完报告后,我等待大家的批评。

“出乎意料的,大家先感谢我工作勤奋,并表示新计划难免都会有错。他们相信新的调查一定正确无误,会对公司有很大助益。大家都相信我已尽了力,并说我缺少的是经验,而非能力。

“我挺直胸膛离开会场,并下定决心不再有第二次这种情形发生。”

所以如果直接批评不妥当,那么不妨想一些委婉的办法,这样更容易达成目标。

批评老板要点到为止

老板也有说错话的时候,因为老板毕竟也是人,不是神。至于这时你该怎么办,当然没有一个一成不变的处理模式,要看老板的脾气秉性、说错话的场合、说的错话可能造成的影响等诸方面的因素来决定你该采取的方法,当然,你在公司里的地位及与老板的关系也是你应该考虑的因素。

如果老板说错了话,而这些错话并不影响你的利益以及你所负责的工作,你都可以采取“装聋作哑”的方法,即装作没听见或没听明白。这是一种揣着明白装糊涂的办法,它可以让你避免一些是非,也避免让老板处于尴尬和困窘的地位。

但是如果你决定不再“装聋作哑”了,那么就有以下原则必须遵守:

在批评老板之前,先要从对方的角度想想,为什么他要那样做。有时候,对方可能是有难言的苦衷,没有办法,又不愿向别人透露隐情。在此种情况下,就应该以关心代替批评。这样会使对方更容易接受。

每个人都喜欢听赞美的话,而且如果这种话是当众听到的,就会更加觉得有面子。反之,有关批评的话要私下说,这样除了能照顾到对方的面子外,对本身的形象也会产生好的影响。当众赞美,私下批评,这看起来有点像搞“两面三刀”,实际上并非如此,这样做和那种表面一套、背地一套的人,有本质上的不同。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