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静下来才能看见自己图片 > 第二章 为什么要和自己过不去(第3页)

第二章 为什么要和自己过不去(第3页)

冯骥才写过一篇关于富人区的故事,提到了不同人的嫉妒心态。

刚到美国,一位美国朋友陪他去富人区观光。看着那些千姿百态的房子和庭院,个个幽雅、宁静、舒适,恍若人间天堂。冯先生问身边的美国朋友:“你们看见富人们住在这么漂亮的房子里,会不会嫉妒?”这位美国人惊讶地看着他说:“嫉妒他们?为什么?他们能住在这里,说明他们遇上了一个好机会。如果将来我也遇到好机会,我会比他们住得还好!”这是一个标准的“老美”式答案,美国人很看重机会。后来冯先生去日本,日本朋友也热情地陪他去看富人区。冯先生又问日本朋友同样的问题,这位日本人想了想,回答道:“不会的,如果一个日本人见到别人比自己强,通常会主动接近,以便把他的长处学到手,再设法超过他。”日本人真厉害!回国后,他将同样一个问题问一位南方人时,得到的回答却是:“何止嫉妒?恨不得把那小子宰了!”

也可能是文化差异的缘故,相同的嫉妒会导致不同的结果。再看一例:

一家外资企业,由于经营业绩较好,老板决定为员工加工资,增额为一百元。但是老板对增资又有一个规定,并非每一个员工都增资,只从每一个小组当中推举出一名。到底谁能增资,由各个小组自己决定。各组的名额很快就报上来了。日本组推选来的是一位技术娴熟资格较老的员工;越南组报上来的是一位工资最少的员工,老板看了很满意;再看韩国报上来的是一位谁都不得罪表现平平的员工,老板也不很在意,既然是各个小组自行决定,所以就尊重大家的意见。这位老板很想知道中国员工小组推举的是什么样的人,可是迟迟不见名单报上来,老板只好亲自去了解情况。跑去一看,才发现他们正为这一百元吵得不可开交,每一个人都说自己的技术好,都比别人棒,都不肯让出这一百元。最终他们做出这样的一个决定,要求老板给他们每个人增加一百元。老板一生气取消了给中国员工组增加工资。

对待嫉妒,要有好的心态和正确的应对方法。如果面对的嫉妒是恶意的中伤,最容易做出的也是最下策的反应就是反唇相讥。因为这样,你会因为别人的无聊,而使自己也变得无聊,中了别人的圈套。智者的做法是:“我不如你,这是现实,但是,我可以努力,增强自己的知识和本领,在不久的将来超过你。”

人人都有嫉妒之心,但并非任何人都会被嫉妒所伤,只有那些虚荣心极强、心胸狭窄和贪婪的人,有一定位子又唯恐下级超过自己的人,思想偏执、“夜郎自大”的人,好胜心过盛却存有不良动机的人……只有这些过于嫉妒的人,才会为嫉妒所伤。

将命运把握在自己手中

当我们为渴望已久的东西付出很多的时间和心血,却发现自己依然与它失之交臂的时候,我们便常会想到命运。

命运,一种神秘莫测、若有若无的力量,总是在同我们的执著做无休止的人生游戏。它就像一根无情的指挥棒,全然不顾我们的喜好,把我们推入一个个陌生的地方、危险的领域,让我们的生命起起落落。它又是一张大网,我们被束缚其中,苦苦挣扎,刚刚感到有些光明、有些希望,却又立刻被它毫不费力地拉了回来。

在命运的面前,我们能说什么?无奈、叹息、愤懑抑或是坦然、平静?

当你历经艰难险阻,却发现自己不仅没有到达目的地,反而迷失在路途上时;当你夜以继日地苦读,却总是与理想的学校无缘时;当你辛辛苦苦、兢兢业业地奋斗,换来的却是一无所有时;当你愿意为他赴汤蹈火,而他却毅然决然地离你远去时;当你被突然而来的灾难砸得麻木,几乎没有知觉时,你是否看到了命运朝你做出的狰狞鬼脸?

而当你获得了意外的财富,比如无心而赢得一笔大奖,比如得到丰厚的馈赠,比如突然间由一只“丑小鸭”变为翱翔在天空的“天鹅”,你是否觉得命运实在是一个奇妙的精灵,向你现出了美丽的微笑?

没有一个人能在完全的好运中度过一生,每个人都会遇到坏的命运,都需要面对灾难,只是我们对它的态度不同罢了。

记忆中有很多不敢向命运说“不”的人。伟大的诗人陆游,对于自己深爱着的唐婉,对于他们的幸福婚姻,没敢坚持抗争到底,只因自己母亲不喜欢唐婉,陆游就将自己爱人的幸福、将自己的幸福交给了无情的东风。陆游在向命运低头的同时,也离他的快乐远了更多。尽管他后来明白了这一点,但一切都已晚矣,偌大的沈园,只剩下诗人的叹息:“错!错!错……莫!莫!莫!”

虽然我们后人因此而得到两首凄艳哀婉的人间绝唱,但这比之两颗彼此相爱的心所受的煎熬,实在让人不忍卒读。我们更愿意用两首或者更多首的诗,去交换他们的美满爱情。因为,美满的爱情本来就是至高无上的。我们选择“认命”的时候,其实是想逃避现实,因为我们觉得将要面对的是沉重的压力,可是我们忽视了,在“认命”的同时,我们就已给自己背上了更沉的包袱,而且这种包袱,随着岁月的流逝,会使你感到窒息。避得了一时,又怎能躲得过一世?

记忆中也有很多敢于向命运说“不”的人。为我们熟知并景仰的音乐家贝多芬,就经历了非常不幸的命运,正当他的音乐创作进入成熟期时,他的听力急剧衰退,五十岁左右,他就再也无法听见自己的音乐了。一个聋子和音乐,几乎是无法想象的组合。很多人都为贝多芬感到惋惜,但他并没有向命运低头,而是凭着自己对音乐的挚爱,用心去聆听、去感受音乐,终于创作出了震撼人心的《命运交响曲》《英雄交响曲》等。这些音乐是用生命谱就的,它象征着贝多芬在命运面前顽强拼搏的精神,也象征着人类在命运面前顽强拼搏的精神。是对命运的不屈从,是对音乐的挚爱,让贝多芬征服了命运,创造出奇迹。

只有不敢去碰的刺蜇人才是最疼的,就像只有不敢走进的黑夜才是最黑的,这有心理的作用,但也是事实。

命运如此,艰难挫折也是如此。

我们选择“抗拒”的时候,就选择了艰难,这种艰难虽然强大,但你一旦选择了它,它就已经开始脆弱了。

欲望太多造成心灵的贫穷

有座山,山里有一个神奇的洞,里面的宝藏足以使人一生享用不尽。但是这个山洞一百年才开一次。有一个人无意中经过那座山时,正巧碰到百年难得的一次洞门大开的机会,他兴奋地进入洞内,发现里面有大堆的金银珠宝,他急忙快速地往袋子里装。由于洞门随时都有可能关上,他必须动用很快,并且要尽快离开。

当他得意洋洋地装了满满一袋珠宝后,神色愉快地走出了洞口,出来后却发现帽子忘在里面了,于是他又冲入洞中,可惜时间已到,他和山洞一起消失得无影无踪。

故事很简单,却耐人寻味。

贪婪的人,被欲望牵引,欲望无边,贪婪无边。

贪婪的人,是欲望的奴隶,他们在欲望的驱使下忙忙碌碌,不知所终。

贪婪的人,常怀有私心,一心算计,斤斤计较,却最终一无所获。

古语说:“人为财死,鸟为食亡。”人不能没有欲望,不然就会失去前进的动力,但人不能太过贪婪,因为贪欲是个无底洞,你永远也填不满。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曾经说过:“人类欲望本身并没有贪欲,如果一个人从烟雾弥漫的城市里来到一片松树林里,吸到清新的空气,非常高兴,谁也不会说他消耗氧气是过于贪婪。贪婪是从一个人的需要和另一个人的需要发生冲突开始的,是由于必须用武力、狡诈、盗窃,从邻人手中把快乐和满足夺过来而产生的。”

一个穷人会缺很多东西,但是,一个贪婪者却是什么都会缺!

贫穷的人只要一点东西,就可以感到满足,奢侈的人需要很多东西也可满足,但是贪婪的人却需要一切东西才能满足。所以贪婪的人总是不知足,他们天天生活在不满足的痛苦中。贪婪者想得到一切,但最终却两手空空。

有一则寓言:

上帝在创造蜈蚣时,并没有为它造脚,但是它们可以爬得和蛇一样快。有一天,它看到羚羊、梅花鹿和其他有脚的动物都跑得比它还快,心里很不高兴,便嫉妒地说:“哼!脚越多,当然跑得越快!”

于是,它向上帝祷告说:“上帝啊!我希望拥有比其他动物更多的脚。”

上帝答应了它的请求。他把好多好多脚放在蜈蚣面前,任凭它自由取用。

蜈蚣迫不及待地拿起这些脚,一只一只地往身上贴去,从头一直贴到尾,直到再也没有地方可贴了,它才依依不舍地停止。

它心满意足地看看满身是脚的自己,心中暗暗窃喜:“现在,我可以像箭一样地飞出去了!”但是,等它一开始要跑步时,才发觉自己完全无法控制这些脚。这些脚噼里啪啦地各走各的,它非得全神贯注,才能使一大堆脚不致互相绊跌而顺利地往前走。这样一来,它走得比以前更慢了。

任何事物都不是多多益善,蜈蚣因为贪婪,想拥有更多的脚,结果却适得其反,脚成了束缚它行动的绳索,代价可谓惨重。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