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静下来才能看到自己的说说 > 第十章 安然自若用享受的心来对待生活(第2页)

第十章 安然自若用享受的心来对待生活(第2页)

“人心不足蛇吞象”,人的欲望沟壑永远无法填平,因而得寸进尺、得陇望蜀,这是世人的通病。世人为了填补自己各方面的欲望,东奔西走,忙得焦头烂额,像不停转动的机器,好像永远没有停下脚步的时候。若我们再去看看深山茅棚里的僧人、樵夫,不难发现他们的生活竟是那样的无忧无虑、逍遥自在。

人是大自然之子,大自然中的花草树木、虫鸟禽兽、山川河流、风霜雪雨,向人们的好奇心、探索精神发出声声呼唤。在现代科技不断发展的今天,人们更应实行“开放”政策,打开家门,走进自然。

只有在大自然中,我们心境较平和,思绪才能清晰,行为也才能自在,因此回归大自然,也可以说是回归纯真、回归自我。所以,你自己不妨设想一下:在某一年的春天,你只身旅行到了非洲的肯尼亚,住进了大草原的帐篷旅馆,然后租了辆吉普车,开始在草原上进行狩猎之旅。置身在一望无际的非洲草原中,你观赏着身边不时出现的野生动物——大象、狮子、牛羚等等,一个个自在地与大地共生共存,草原上所展现的巨大野生能量,震慑得你许久说不出话来。

一刹那间,你会发觉身上的每个细胞、每根神经都鲜活了起来,自己的感官有着前所未有的敏锐,风声、草动都接收得一清二楚,身体随之产生了一阵颤动,久久无法自抑。

这时,你才会感觉到,直至现在,你才是一个真真正正的人,一个属于自然的、远离尘嚣的纯粹的自然人。没有尔虞我诈,没有钩心斗角,没有功名利禄,自己完全融入了奇妙的生机勃勃的大自然,这种感觉不言而喻,无法用文字来表达。

奇妙自然,快乐天堂。是的,不看不知道,世界真奇妙,不亲口尝尝,是不知道大自然的滋味的。只有人们走进自然,成为自然的一个部分,才能体会到自然的乐趣与奇妙。

是的,找回生命的本真,唯一的出路就是亲近自然。

即使白天赚到全世界,但在你心里,是否有个声音一直在呼唤:抛开无休止的工作,远离令人窒息的都市,让渴望自然的心静下来!小桥流水、一池荷塘、大片竹林、庭院花草……生活开始进入另一种淡泊间的平静境界——当世界浮躁的时候,唯有心平气和者方能制胜!

人们为什么如此热爱旅游,尤其喜欢到名山大川,到大自然中去,道理其实很简单,那就是去寻找生命的真谛。

我们应该将亲近自然确定为精神追求中重要的一部分,不妨每天出去散步,这样一方面可以呼吸新鲜空气,锻炼身体,另一方面可以让你的内心感受阳光、蓝天、大地、世间万物的美丽。

在大自然中我们常常寻觅。寻觅那“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韵致,寻觅那“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的空灵,寻觅那“红树醉秋色,碧溪弹夜弦”的意境。

聆听轻风喁喁低语,聆听松涛娓娓吟唱,聆听蛐蛐细细鸣叫,聆听山林中鸟儿欢啼。亲近自然会使你胸中的块垒随溪水逝去,工作的疲惫被溪水洗去,心灵的尘垢随溪水流去,身心如沐,愉悦清朗,潇洒通透。

有位智者说:“当我们明心见性,达到内外如一、心物合一的境界,我们便能从任何细微的事物中获得智慧的启示。安静地看一瓢水,可以听到它演示的清净义,请汲来柔润自己的心田;细致地看一朵花,可以听见它宣说的庄严义,请掬来美化自己的生命。这就是奇妙,万事万物,无时无地不在百般譬喻、殷勤示教,你听见了吗?”

让自己心甘情愿地安守于自己不甘厮守的生活,确实很累。有时觉得自己就像一只被绳子牵着的风筝,只能绕着固定的半径打转。即使怎样挣扎,怎样扑腾,也只能领略一点点有限的风景。而外面世界的缤纷多彩总如同镜中花、水中月,可以清清楚楚地看见,却无法真实地触摸。于是,在这个平凡枯寂而又缺乏**的玻璃屋子里,在百无聊赖中享受自己苍白的渴望。我渴望欣赏更多的美丽,我渴望更真更纯的爱恋,我渴望变成风,一直飞啊飞,飞往一个不为人知的角落。伴阳光,随落红,与彩蝶共舞,与山水对话,不为眼前眼花缭乱的繁华迷惑,不为声色犬马的变迁伤感……

亲近自然吧,让自然界欣欣向荣的景象激活你的身体,丰盈你的内心,振作你的精神!

换一种休闲的生活方式

有一位猎人看到一件有趣的事情。有一天,他偶然发现村里一位十分严肃的老人在与一只小鸡说话游戏。猎人好生奇怪,为什么一个生活严谨、不苟言笑的人会在没人时像一个小孩那样快乐呢?

他带着疑问去问老人,老人说:“你为什么不把弓带在身边,并且时刻把弦扣上?”猎人说:“天天把弦扣上,那么弦就失去弹性了。”老人便说:“我和小鸡游戏,理由也是一样。”

生活也一样,每天总有干不完的事。但是,你有没有仔细想过,如果天天为工作疲于奔命,最终这些让我们焦头烂额的事情也会超过我们所能承受的极限。

尤其是当今社会,生活节奏不断加快,“时间”似乎对每个人都不再留情面。于是,超负荷的工作给人造成不可避免的疾患。

因为人们的工作压力过大、生活起居没了规律,所以患职业病、情绪不稳、心理失衡甚至猝死等一系列情况时有发生,给人们生活、工作及心理上造成无形的压力。

这时,我们需要换一种心情,轻松一下,比如放下工作,试着做一些其他的运动,以偷得片刻休闲,消去心中烦闷。记得有一位网球运动员,每次比赛前别人都去好好睡一觉然后再练球,他却一个人去打篮球。有人问他为什么不练网球,他说:“打篮球我没有丝毫压力,觉得十分愉快。”对于他来说,换一种心态,换一种运动方式,就是最好的休闲。

你每天行色匆匆,为了生存、为了生活而奔波劳碌,时间被占得满满的。当今社会形势瞬息万变,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争时间、抢速度已成为市场经济这个大环境中的普遍现象。

据有关统计,在美国,有一半成年人的死因与压力有关;企业每年因压力遭受的损失达1500亿美元——员工缺勤及工作心不在焉而导致的效率低下。

在挪威,每年用于职业病治疗的费用达国民生产总值的10%。

在英国,每年由于压力造成8亿个劳动日的损失,企业中6‰的缺勤是由与压力相关的不适引起的。

其实,我们都有时间,并且可以试着改变自己。当你下班赶着回家做家务时,你不妨提前一站下车,花半小时慢慢步行,到公园里走走。或者什么都不做,什么也不想,就是看看身边的景色,放松一下自己的心情,肯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在一个美丽的海滩上,有一位不知从哪里来的老翁,每天坐在固定的一块礁石上垂钓。无论运气怎么样,钓多钓少,两小时的时间一到,便收起钓具,扬长而去。

老人的古怪行为引起了商人的好奇。

商人忍不住问:“当你运气好的时候,为什么不一鼓作气钓上一天?这样一来,就可以满载而归了!”

“钓更多的鱼用来干什么?”老者平淡地反问。

“可以卖钱呀!”商人觉得老者傻得可爱。

“得了钱用来干什么?”老者仍平淡地问。

“你可以买一张网,捕更多的鱼,卖更多的钱。”商人迫不及待地说。

“卖更多的钱来干什么?”老者还是那副无所谓的神态。

“买一条渔船,出海去,捕更多的鱼,再赚更多的钱。”商人认为有必要给老者订一个规划。

“赚了钱再干什么?”老者仍显出那副无所谓的样子。

“组织一支船队,赚更多的钱。”商人心里直笑老者的愚钝不化。

“赚了更多的钱再干什么?”老者已准备收竿了。

“开一家远洋公司,不光捕鱼,而且运货,浩浩****地出入世界各大港口,赚更多的钱。”商人眉飞色舞地描述道。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