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货币形式不断演变的规律 > 参考文献(第1页)

参考文献(第1页)

参考文献

[1]布莱恩·斯诺登,霍华德·R。现代宏观经济学:起源、发展和现状[M]。佘江涛,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

[2]杰瑞·穆勒。市场与大师:西方思想如何看待资本主义[M]。佘晓成,芦画泽,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6。

[3]亚当·斯密。国富论[M]。文竹,译。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9。

[4]曼昆。经济学原理[M]。梁小民,梁砾,译。7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

[5]弗雷德里克·S·米什金。货币金融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6]约翰·梅纳德·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M]。陆梦龙,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

[7]高鸿业。宏观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8]杨小凯,张永生。新兴古典发展经济学导论[J]。经济研究,1999(7)。

[9]安娜·J。施瓦茨,米尔顿·弗里德曼。美国货币史1867—1960[M]。巴曙松,王劲松,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10]约翰·肯尼斯·加尔布雷思。1929大崩盘[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

[11]马克斯·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M]。郁喆隽,译。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8。

[12]Alaein。哈耶克传[M]。姚中秋,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19。

[13]保罗·沃尔克,克里斯蒂娜·哈珀。坚定不移[M]。徐忠,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19。

[14]丹尼尔·卡尼曼。思考,快与慢[M]。胡晓姣,李爱民,何梦莹,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13。

[15]乔治·阿克洛夫,罗伯特·席勒。动物精神[M]。黄志强,徐卫宇,金岚,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09。

[16]乔治·阿克洛夫,迈克尔·斯彭斯,约瑟夫·斯蒂格利茨。阿克洛夫、斯彭斯和斯蒂格利茨论文精选[M]。谢康,乌家培,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

[17]刘垄,段端,巴曙松。现实信贷市场中抵质押品的功能探析——基于信息经济学商业银行的研究视角[J]。财经研究,2008:5。

[18]王霄,张捷。银行信贷配给与中小企业贷款[J]。经济研究,2003:7。

[19]彭磊。均衡信贷配给、信用担保与中小企业融资[J]。当代财经,2003:8。

[20]樊明太。金融结构及其对货币传导机制的影响[J]。经济研究,2004:7。

[21]方红生,张军。中国地方政府竞争、预算软约束与扩张偏向的财政行为[J]。经济研究。2009:12。

[22]封思贤。货币供应量作为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有效性分析[J]。中国软科学,2006:5。

[23]范从来:论货币政策中间目标的选择[J]。金融研究,2004:6。

[24]Berler·M,Gilchrist·S。TheFinaorinaQuantitativeBusinessCycleFramework[R]。NBERerNo。6455,1999。

[25]范从来。论货币政策中间目标的选择[J]。金融研究,2004:6。

[26]郭豫媚,郭俊杰,肖争艳。利率双轨制下中国最优货币政策研究[J]。经济学动态,2016:3。

[27]何东,王红林。利率双轨制与中国货币政策实施[J]。金融研究,2011:12。

[28]纪洋,谭语嫣,黄益平。金融双轨制与利率市场化[J]。经济研究,2016:6。

[29]李宏瑾,苏乃芳。中国隐性利率双轨制及其对市场利率的影响[J]。财经问题研究,2018:8。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