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种: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
一般情况下就这三种,几乎小说里面所有的问题都是这三种问题的变化。
第一种:接下来会怎么样?
“接下来会怎么样?”这类问题,我们可以引申为:主人公能够逃脱对手的魔爪吗?主人公能够抓住坏人吗?……总之这种疑问方式就是让读者对接下来将要发生的事情进行推测,一般情况下就是现在已经发生了某件重大事情,它会引发更严重的问题,从而我们会担心接下来发生的事情。
比如主人公现在被他的对手抓住关在一个笼子里,对手准备用火烧死他。我们就很想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情,主人公能不能逃得出去。就像《西游记》里面的唐僧,每次被妖怪抓走的时候,我们都很想知道孙悟空能不能把他救出来。
或者主人公追踪一个坏人,坏人躲起来,我们也会关心主人公会不会抓到坏人。还有就是坏人已经设好陷阱,就等待着主人公跳的时候,我们也特别担心主人公会不会上当,从而继续阅读后面的内容。
第二种:为什么会这样?
这种疑问我们可以引申为:为什么他们会打架?他们是谁……这种情况就是现在发生了一件反常的事情,但是我们并不知道这件事情发生的原因。就如我们看到两个人在打架,但是我们并不知道这两个人为什么要打架。
又比如金庸小说《天龙八部》里,一开头就是无量剑派的两名弟子在相互厮杀,这里就有问题了:这两个年轻人是什么人?他们为什么要厮杀?
这一系列问题都会出现在读者的脑海里,为了得到答案,读者就只能继续阅读下去。
一般情况下,我们只要遵循先行动再解释的写作原则,这种问题就会自然而然地出现。比如我们的主人公是一个侦探,他和他的朋友走在街上,他突然一脚踢倒了路边的流浪汉,并用手铐把他铐起来。
对于读者来说,这是突如其来、莫名其妙的,他们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这就构成了一个问题,想要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读者就得往下阅读。主人公把这个流浪汉铐起来之后再告诉他的朋友,这个就是他追踪了十年的杀人凶手。
又比如主人公一行人在赶路,路上休息的时候不断地有人死去,凶手成了一个谜。那么“凶手是谁?”就成了问题。
再比如主人公走在路上,突然有个人要来杀他,这个时候也产生了悬念:到底是谁要来杀主人公?
第三种: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
这种方式相对应的是影视作品当中的特写镜头。比如画面本来是非常温馨的一家三口的场景,突然切换到了墙上挂着的一把菜刀,给了菜刀一个特写。这个时候我们就知道这个菜刀在这个剧中必定有用,但是具体有什么用我们不知道。再比如主人公摔门而去之后,特写镜头给了桌子上的一个榔头。我们知道这个榔头的镜头必有深意,但是我们并不知道会发生什么,从而构成了疑问。
尽管这种方式在小说当中很少有作者使用,但也是一种特别好的制造悬念的方法。比如我们在一个小说的开头非常详细地介绍一盒火柴、一把刀、一块石头等,这会引起读者的好奇——作者为什么这么写?也就是说这个石头、这把刀或者这盒火柴到底有什么深意?
以上这三种就是小说写作中通常会出现的问题方式。如果我们能够做到自己写的每一句话都对读者产生以上问题中的任何一种,那么小说的悬念设置也就成功了。
反过来讲,我们在小说写作当中,如果前100字以内还不能让读者产生任何疑问的话,那么我们可能就需要思考一下,自己到底有没有设置好悬念了。
当然,有的时候小说吸引人的方式不仅仅是提出悬念,也有可能是回答某个千年难题。
在小说写作中,如何提出问题和解答问题是非常重要的技巧。可以说,如果提出问题的方式比较笨拙的话,我们所设计的悬念肯定也会大打折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