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故事 剧本创作 > 2 如何快速地构思一个故事(第2页)

2 如何快速地构思一个故事(第2页)

难题构思,是问题构思法中的第四个具体步骤——他准备怎么做?在这个流程里面,我们要比较细化地去构思具体的故事情节了。

(1)一句话概括你的故事。

要一句话讲出你的故事。

比如,《花千骨》用一句话概括就是:女徒弟和师父的虐恋。尽管整个小说中有很多人物,故事线也很复杂,但主线就是花千骨和白子画的虐恋过程。

再如,《琅琊榜》用一句话概括就是:赤焰军幸存者的复仇权谋之路。整个故事都是围绕着赤焰军幸存者梅长苏的复仇来展开。

那么,为什么要用一句话概括你的故事?其实就是让我们把我们自己故事的主线和类型提取出来,让我们时刻记得我们是在写什么故事,不要走偏。比如:你本来是写一个言情小说的,结果你写着写着就写成了悬疑小说,或写成了武侠小说,在不知不觉中把自己的作品写成四不像的作品。

很多时候新手作家会在写作过程中,忘记自己要写的是一个什么故事,什么类型的故事,硬是把一个宫斗的小说写成了军事小说,把军事小说写成了武侠小说……这样的作品绝对是失败的。

《花千骨》里故事写的是女徒弟和师父的恋爱,主线是徒弟和师父虐恋的过程,类型是“虐恋”,我们可以看到整个小说中有很多对恋人,紫萱对白子画,杀千陌对花千骨等。

除了爱情之外还有很多矛盾,但这些矛盾的根源都是因为花千骨和白子画的恋情而引起的,或者花千骨和白子画的恋情在影响着这些矛盾的升级。在故事类型方面,这些男女之间的恋爱全部都是虐恋,没有一对是有好结果的,作者时刻记得自己写的是一个虐恋的小说。

《琅琊榜》电视剧中故事主线就是赤焰军幸存者的复仇。主人公所做的种种决定都是为了复仇,甚至梅长苏和霓凰郡主的恋情也都是为了复仇而变得非常虐心,并且从故事的结构方面来讲,他们两个的恋情也是为故事主线发展服务的。

作者时刻记得这个剧本是复仇剧本,而不是言情剧本,所以言情的成分在这部剧里只起到了辅助作用。那么在类型方面,作者时刻记得这是一部权谋剧,而不是武侠剧。所以在这一部剧中,所有的对手戏都不是通过武力,不是通过军事,而是通过计谋和智慧来完成的。

一个作者想要写出一个非常好的类型小说,就一定要能够用一句非常简短的话概括出他的故事。这句话里面一定要包含故事主线和类型,并且你要时刻记得这个公式:

故事=人物+任务+结局

(2)找到你故事的结局。

为什么要找到故事的结局?因为故事的结局就是作者的目标,当故事发展到了结局的时候,作者的使命也就完成了,也就意味着他已经完成了一个完整的故事。

在电视剧《花千骨》中,最终的结局是白子画携花千骨隐居。《琅琊榜》的结局是梅长苏成功为赤焰军平反。这两部剧的作者从一开始动笔就非常清晰地知道故事的结局,所以他们的目的非常明确,作者所有设计的场景、事件,全都是为结局服务的,为人物制订的所有计划都是为了达到最终的结局。

当然,有些读者可能会问:不是说在寻找卧底的小说里,连作者都不知道卧底是谁吗?

是的,有些悬疑小说的作者在写作的时候,为了达到悬疑的作用,连作者都不知道卧底是谁。但是我们也知道,所有卧底小说的结局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最终卧底被找出来了。就算是卧底小说的作者,他在写小说的时候也早就知道卧底是会被找出来的。别说作者,就连读者、观众都知道卧底是会被找出来的。

(3)找出你故事中最主要的正派和反派。

无论是什么类型的小说,都会有两种人物:正面人物和反面人物。正面人物很容易找到,就是我们的主人公以及主人公的朋友。但是反派可能是人,也可能是天灾人祸,如地震、火灾、洪灾、雷电,还可能是猛兽、妖怪,甚至可能是主人公自己,也可能是某种制度……只要是跟主人公对立的、阻止主人公达到目的的,我们都称为反派。

在电影《国王的演讲》中,反面人物就是主人公自己,准确地来说应该是主人公“一紧张就口吃”这个毛病。他想要在士兵出征之前对全国人民进行一场演讲,然而“一紧张就口吃”的这个毛病一直在阻碍他达到这个目的。

那为什么要找出反派?前面我们已经找到了故事的结局,也就是主人公的目标。那主人公有了目标之后肯定要寻找到达成目标的路线,为达到这个目标制订一个周密的计划。

再假设,如果A要从深圳回到大凉山去,他现在在深圳,他的最终目的地是大凉山,我们要给他制订一个回家的路线计划,做这个计划的时候我是否要考虑阻止A回家的因素?比如天气的因素、金钱的因素、疫情的因素等。

比如,这些因素可能是:因为天气原因,导致航班不飞了,现在A就不能坐飞机了,他就只能乘坐火车再转车。但是火车刚进成都就因为灾害原因道路塌方也走不了了,我们就安排A坐汽车,结果汽车在路上抛锚了,我们只能让他走路……你看,我们在给他制订这个计划的时候,是根据外界给的具体阻碍而来制订的。就好比《人在囧途》,一路上各种意外导致的故障,才有了囧途这样的精彩故事。

写作也是如此,作者需要考虑他的主人公要如何战胜对手,达到目标。他要提前想到在整个过程中主人公会遇到哪些问题,这些问题该如何去解决。

比如,在《琅琊榜》里,主角的最终目的是要为赤焰军平反。为了平反,梅长苏做了几个计划:

①辅佐萧景琰登上太子之位。

②重审赤焰军案。

③赤焰军案平反,故事结束。

在有了这三个大步骤之后,作者又把计划细分。辅佐萧景琰登上太子之位的过程中,他有两个对手,一个是太子,一个是萧景桓。他需要把萧景桓和太子打败,萧景琰才有机会登上太子之位。计划是:先制订协助萧景琰打败太子的计划,再制订成功打败萧景桓的计划。当然在这些步骤里面,作者又做了更细致的划分。

所以,构思故事的时候,要找出你故事中最主要的正派和反派,为正派制订一个战胜反派的计划。

(4)为你的主角设计几个大的难题。

前面三个步骤,我们已经有了一个粗略的主角战胜反派的计划。那么现在我们要做的就是把这个计划细化,把它制订成一个天衣无缝的、能够克敌制胜的计划。我们要给主人公设计一系列的难题、障碍,于是,我们的配角也就要产生了。

比如,在《琅琊榜》里,梅长苏要平反赤焰军,他的计划是辅佐新太子,于是萧景琰这个男二号就出现了。但总不能让萧景琰一帆风顺地就当太子吧?在这个过程中必须要给他一些阻碍,于是太子和萧景桓这两个反二号就出现了。主角要打败这两个对手,也不能很容易就得手吧,那么这两个人得要有帮手,于是其他配角就出现了。同样,主角要去执行这个计划,一个人肯定不行,主角得有帮手,于是其他配角就出现了。一个故事的大概雏形和大致需要执行的任务就出现了。

所以我要告诉你的是,一个故事的构思,不是先构思人物,而是要先构思故事、构思故事的计划。等你有了故事的计划,执行计划的人和阻碍计划的人就出现了,人物也就有了。如果你不知道故事的计划,或者当你的计划太过平庸的时候,尝试给你的主人公设置难题,并且这些难题要一个比一个大,这样一来,你的主人公为了解决这一系列的难题就要去做很多事情,于是你的故事就有了,而且会越来越丰满。

以上是构思一个故事的四个步骤,是这些年来不管是我自己写作还是教学都会使用的,并且是屡试不爽的方法。如果你按照上面的四个步骤来构思一个故事,三天构思好不是一件难事。甚至只要你掌握了这种方式,你还可以批量地去生产故事。

当然,在这里我也声明一下,这种故事构思的方法比较适合近几年来很热卖的小说作品。很多人说这样写不出好作品,好作品没有办法教出来。的确,经典作品是没有办法教出来的,伟大的作家也不是某个教程能够教出来的。但是卖得好的故事有它的规律,因为人们的审美方式是有据可循的。更何况,也有伟大的小说——《西游记》符合我们上面讲的这些规律,具体可以自己按照上述方法去细细分析。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