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定了重大事件以后,我们要看看人物是否讨人喜欢,这一点很重要。如果故事一开头你就切入一个让读者特别讨厌的人物,那这个人物肯定是要垮掉的。
我看到很多小说从一个卑鄙、讨人厌的人物来展开,这样很难激发读者的兴趣。这些新手作者都有一个愿望,就是展现一个人物从坏到好的戏剧性转变,然而对于一个十恶不赦的人物是没有人愿意去原谅的。
一个人强奸了别人的女儿,还能让别人原谅他吗?即便他后面做了好事,也没有人会愿意原谅这样人品的人,从他一出场就会使得所有读者立场坚定地反感他。就算这个人物后面变得多么伟大,多么无私,也没有人会有耐心等他改变。现实生活中这样的人没等他改变早就进监狱了。
所以如果我们塑造的是小说的主人公,一定要使这个人物有些让人喜欢的地方,能够吸引住读者,否则读者会弃他而去,因为没有人愿意翻三百页去看一个令人讨厌的人是如何变好的。一位讨喜的主人公是一部成功小说不可缺少的要素。
当然,就算是反面人物,如果可以,我们也要尽可能地给人物加一些让人喜欢的元素。《铁齿铜牙纪晓岚》里面的和珅是大贪官,但是同样也有很可爱的地方,很讨人喜欢。
黑帮片《教父》里面的唐·柯里昂是个恶棍、杀手,但是他同样也有很可爱的一面,非常宠爱他的孩子,充分展现了一个充满爱的父亲的形象。
所以审视一番我们正在塑造的人物,他有没有讨人喜欢的一面,他会不会被读者理解?如果我们的人物一开始就呈现得太过单一和片面,那就落入俗套了,人物的现实感就没有了。坏人也是有情感的,就像《倚天屠龙记》里面的谢逊,他之所以变坏就是因为他师傅强奸了自己的老婆,杀死了自己的父母。虽然谢逊杀人无数,可以说是个恶贯满盈的人,但他同时也是个说话算数的人,并且他特别喜欢孩子,还教张无忌武功。
真实的人是复杂的,他们有很多喜欢的和不喜欢的东西,即使是十恶不赦的人也有令他心软、心碎的人,也有让他无法拒绝的人。
只属于一种类型的人物会让人一眼看透,没有思想深度,失真的同时也让人没有继续阅读的欲望。
要让读者喜欢你的主人公,得让读者在乎他她。人类天生就会同情弱者,欣赏和钦佩遇到艰难险阻时能仍然坚持勇敢抗争的人。
大多数人天生都会同情受压迫的人,面对受压迫的人,我们都会想伸出援助之手,我们希望看到受压迫的人摆脱困境获得成功。现在这个社会,就算是那些靠不正当手段获得金钱的人,他们也会同情山里的贫困孩子,有的时候也会真心诚意做慈善。
除此之外,那些坚持自己的信仰、努力追求自己理想的人也深得人们的喜欢。还有那些受人尊敬的、有智慧的、甘于牺牲自我的、忠诚的、勇敢的、有道德感的、充满正能量的人群也备受青睐。
如果一个人故意把一个老人给绊倒,我们绝不会喜欢他,就算是一个六岁的孩子我们也不会轻易原谅他。但是你写六岁的孩子帮助老人,人们就很愿意看。
我们希望自己花时间阅读的故事中有一个值得我们景仰的人物。富有同情心、友好和宽容是我们现在的社会崇尚的美好品质。
讲到这里的时候,一个人物的信息差不多基本就讲完了,我们对自己的人物也基本上有了一个全面的了解。
最后我想讲一个很重要的内容就是人物的说话方式。
在电影当中,我们要认识一个人物很简单,给他穿上不同的衣服,化上不同的妆,只要有他的镜头,我们都知道是他。但是在小说里面不一样,一个人物的出场我们需要通过文字的描述来让读者知道。所以我们必须给人物很鲜明的标识,让读者一看这个标识就知道是他来了。
服装风格、外貌特点这些在电影当中常用的方法在小说中是行不通的,在小说中一个人物做得最多的就是说话,所以他说话的方式是标识人物最好的方式。
就如《红楼梦》里面的王熙凤,人还没到就听到她的声音;《神雕侠侣》里面的周伯通,他那幽默搞笑的性格,一出场就知道是他。
所以,要给我们作品中的每个人物设计一个说话的方式,比如用词方面、语言表达风格,甚至还可以使用方言。总之,如果我们做到通过人物的语言风格就知道他是谁,那就成功了。虽然做到这一点往往并不是那么容易,但是只要我们认真总结、多多练习,就一定会越来越熟练。
讲到这里,人物的形象塑造也就差不多讲完了,但这也还不是一个最完善的人物小传。人物小传应该还包括具体的、连续的人物所经历的事件,也就是说人物小传应该包含人物在故事当中经历的事情。